深圳,“扩容”和“扩区”都来了

作者:刘晓博

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在官网发布了“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深圳,“扩容”和“扩区”都来了


在这份数万字的重要文件里,提到了“扩容”和“扩区”,部分实现了深圳人的愿望。


当然,这些扩容、扩区都是在深圳范围内的,不涉及到深圳管辖面积的增加。因此,属于“内涵式扩容”、“内涵式扩区”。


1、深圳“都市核心区”扩容


在“形成开放弹性有机紧凑的城市发展格局”一节里,深圳十四五规划提出:


推动都市核心区扩容提质,将宝安区的新安、西乡街道,龙华区的民治、龙华街道,龙岗区的坂田、布吉、吉华、南湾街道等纳入都市核心区。


构建位于城市外围区域的多个综合性或专业化市级服务中心,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新城,形成布局相对均衡、功能差异化分工协作的多中心空间格局。


也就是说,深圳的“都市核心区”首次突破了原来的“特区管理线”,把原关外的8个街道划入了核心区。


这8个街道办包括宝安区的新安、西乡街道(下图):


深圳,“扩容”和“扩区”都来了


新安街道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宝安中心区就位于这个街道,目前房价已经算是深圳一类地区。


西乡街道面积58平方公里,未来腾讯总部“企鹅岛”就隶属于西乡街道,这里房价也已经超过罗湖区。


新安和西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尚未公布,估计常住人口在150万左右。


龙华区的民治、龙华街道(下图),这次也被划入了深圳“都市核心区”:


深圳,“扩容”和“扩区”都来了


民治街道面积近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70万,这里很早就被划定为福田区的“拓展区”,后来又成为深圳两个“特区一体化示范区”之一,规划建设了北站和北站商务区。这个片区几年前房价就飙升起来,并被戏称为“宇宙中心”。


龙华街道面积接近20平方公里,是龙华区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在50万人以上。


此次“核心区扩容”的最大赢家,是龙岗区。一下子有坂田、布吉、吉华、南湾四个西部的街道办被纳入(下图):


深圳,“扩容”和“扩区”都来了


坂田街道面积2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在70万人以上,华为的全球总部就在坂田街道辖区范围内。布吉街道面积11.64平方公里,20年前就是深圳人口密度领先的区域,目前常住人口超过60万。


吉华街道面积接近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30万;南湾街道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万左右。


上述8个街道的面积加起来223平方公里,7普的常住人口尚未公布,至少在480万人以上,很有可能超过500万。


深圳之所以扩容“都市核心区”,主要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疫情之后,国家反思了城镇化的战略,提出要降低超大城市人口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实现多中心化、郊区化发展。


8个街道纳入深圳都市核心区,跟上海发展5大新城,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深圳面积狭小,腾挪空间不大。这8个街道“晋级”之后,基础设施一定会跟上,区域内城市面貌会有显著提升,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入住,而不是千方百计挤入原特区内。


2、多个“郊区”定位将获得提升


这份最新文件,还给出了11个区的最新定位(下图):


深圳,“扩容”和“扩区”都来了

深圳,“扩容”和“扩区”都来了

深圳,“扩容”和“扩区”都来了


可以看出,福田区被定位为深圳行政、文化、金融、商务和国际交往中心,总部经济核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还一口气给出了“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力区”三大头衔。并划定了重点发展的三个片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


所以,福田区作为深圳老大的定位,不会动摇。


宝安区、光明区、龙岗区、坪山区、龙华区、大鹏新区等,都获得了各种中心的头衔,显示出深圳未来多中心化发展的态势。


此外,从“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的表述,也能看出来深圳未来发展的更大空间在东部、北部。南边跟香港,只能“联”;西边跟珠江口西岸,也只能“协”,因为深圳都市圈的空间都在东边、北面。


这次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新区的定位提升,非常值得关注。当然,还有深汕合作区,这也是拉动深圳东进的重要力量。看看深圳未来2年大基建的方向,就知道了。


3、前海、自贸区“双扩区”


在深圳十四五规划里,再次提到了前海、深圳自贸区的“双扩区”,具体表述如下:


建设更加开放的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扩区,探索全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推动前海合作区扩区,实施新一轮前海总体发展规划,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双扩区的力度到底有多大?会不会把深圳西部沿海的区域都划入其中,目前尚未有确切说法。


深圳,“扩容”和“扩区”都来了


有一点是肯定的,双扩区将是深圳西进的最高潮,也是“见顶之初”。


广东省乃至国家,给深圳划定的“深圳都市圈”主要在东部。深圳虽然会跟珠江口西岸城市密切合作,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在东部。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未来的政绩考核会跟深圳都市圈的“一亩三分地”更多挂钩。


4、基础设施“东进”已经开始了


在“十四五规划”里,深圳国际航空枢纽的表述,也非常值得关注。文件说:


加快提升宝安机场集疏运能力,加强与惠州机场合作,迁建南头直升机场,规划建设深汕通用机场,打造“2+2”机场规划布局体系。


看懂了吗?深圳未来是4个机场,其中深圳机场原地扩建,将有3个跑道和多个候机厅,还会在深圳机场东规划建设新的高铁站。


但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第二机场毫无疑义是惠州平潭机场了。此外,深圳南通的直升飞机场,即将搬迁到龙华区樟坑径,基本靠着龙岗的边界,很显然是东进了。


此外,深圳还将在深汕合作区建设一个新的通用机场,形成“2+2”的机场格局,未来3个机场都在东面。


5、深圳未来的软扩容——深圳都市圈的构建


深圳面积狭小,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不到哈尔滨的25分之一。所以一直有建议深圳扩容的声音。


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扩容,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实现,但都市圈的“软扩容”已经开始,广东省把深圳、东莞、惠州,以及汕尾、河源的都市区都划入了深圳都市圈。


在十四五规划中,深圳提出:


规划建设深圳都市圈。制定实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深莞惠大都市区为主中心,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都市区、河源都市区为副中心,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统筹推进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与周边城市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创新都市圈发展体制机制。按照深圳牵头、统分结合的原则,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协同东莞、惠州优化临深片区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布局,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民生服务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政策衔接。


上面的第一段话,给出了深圳都市圈的主中心区和副中心区,其中深圳的全部、东莞的全部、惠州的全部,都成为了“主中心”。


此前,深圳还曾提出要“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规划建设1000公里地铁、1000公里轻轨和城际铁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如果这个计划落实,对深圳都市圈的发展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上面的第二段话,透露出未来深圳都市圈将按照“深圳牵头、统分结合的原则,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这意味着将给深圳扩权。但会扩权到什么程度,尚有待观察。


总之,深圳十四五规划内容非常丰富,本文挂一漏万,只侧重讲了扩容、扩区和东进的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本文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查看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深圳   汕尾   西乡   新安   福田   惠州   核心区   下图   常住人口   街道   机场   面积   未来   财经   都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