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周末,公司的酒会上,阿萨姐作为员工代表在台上做了半小时的演讲。

阿萨姐长相平凡,工作中兢兢业业,深知自己外貌不突出的她在个人能力的提升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别的员工为了加班费耗在公司的时候,她按时按点下班,下班健身加学习。

这些我都是从别人的口中听说的,如今看着阿萨姐在台上淡定从容演讲的模样,内心更是多了几分认同。

台上的阿萨姐神情严肃认真,语言时而严肃时而幽默,不仅很好好地总结了公司这段时间的成就与不足,还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公司的美好期望。字字句句,有理有据,又不乏风趣幽默,一度点燃酒会气氛。

环视周围,不难看到来自男同事认真听取的目光,和女同事的窃窃私语与艳羡。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站在台上的人大抵都是风光的,站在台上演讲的人也大都是自信的,哪怕没有倾城容颜或帅气的面庞,语言的魅力也为他们收拢了一大波目光。

在我们羡慕阿萨姐脱稿演讲也能自然从容的时候,反观自身就容易产生落败感,为什么别人就能那么优秀?而我们却平平庸庸原地踏步,是我们不够聪明还是不够勤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

丘吉尔也直言:“一个人可以面对多少人,就代表他有多大成就。”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力量与成就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同样的,阿萨姐脱稿演讲的能力也不是老天赐予的,一切的成就在于你是否为此付出过相对应的心血,如果没有,就去努力;如果付出了努力依旧原地踏步,不妨审视一下自身,看看是不是哪一步做错了,哪里做错了,我们又该怎么修正自己的努力方向与努力方式?

一、你为什么不敢脱稿?

说话是一门艺术,演讲是艺术中的一个分支,学会说话不难,学好说话不简单。而演讲,就是一个对于个人说话能力的考验。脱稿演讲对于一个人的考验是多方面的,影响我们脱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自信心的缺失

当我们需要进行演讲,需要离开书面文件进行事情或者思想的阐述,我们就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语调放慢,声音便小。听这类演讲等同于探究人类的听力能达到何种程度,不仅难为了自己,也难为了台上辛苦说话的演讲者;(2)紧张得语无伦次。一个人面对另一个人不容易紧张,一个人面对一群人就会特别紧张,来自人数上的压倒性气势会让很多人在台上转瞬间“漏气”;(3)说话没有重点,内容逐渐偏离中心。不管你是背下了稿件还是没有,人一旦紧张就容易飘飘然,虽身处台上,却像不受束缚的鸟儿,大脑停止了思考,全然一张嘴张张合合,却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人在紧张的情况下手部动作特别多,比如抓住衣角,整理领口,摸摸鼻子。当我们要上台演讲的时候,我们就没办法做那么多的动作,那这个时候,手上就必须要拿点东西,而这个让我们“减压”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演讲稿。

为了缓和紧张而带上演讲稿,带上演讲稿又难以做到脱稿演讲,做不到脱稿演讲就容易让整场演讲变得呆板而规矩,演讲效果烦闷漫长。不仅让“上台演讲”这件事变得尴尬无比,也让自己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大众的目光下在,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2)个人能力不足

脱稿演讲的重点在于我们在没有任何书面提示的基础上依旧能言之有物,而许多人之所以做不到“脱稿”,就是因为自身的知识储备达不到脱稿的要求,一旦离开既定的台词与字句,就容易出现说话卡壳,或者言之无物的情况。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为了不缺失演讲的实际意义,许多人就会选择带稿演讲,但是带稿演讲容易变成照本宣科,不仅不利于锻炼个人能力,也让演讲这项活动缺失了其本真的意义。

演讲实际上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输出若想有内容,能让受众吸取到知识,能让演讲变得生动有色,就需要演讲者本身具备一定的知识输入能力与内化能力。个人能力不足会影响我们的内容输出,就更别提我们的脱稿演讲了。

(3)缺乏长时间的练习

说话是一件日常发生的事情,可演讲却是日常说话中的升华。我们都会开口说话,但是我们未必会好好说话。没有经过刻意练习,我们说话容易飘忽,很容易就跟着脑袋的思绪乱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演讲之前都需要写好演讲稿,因为我们需要对即将演讲的内容进行一次乃至多次的思考,我们需要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使自己的言语形成一个既定的说话逻辑与方式。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缺乏长期练习的人没办法如约完成一场演讲,没有用心刻意练习的人更没有办法完成一场脱稿演讲。脱稿考验的不仅仅是人的记忆能力,还有人持续练习的能力,和大脑思维逻辑的培养与训练,是涉及人多方面的一种能力。

如果缺乏勤奋练习这一点,我们在台上的演讲哪怕被动性脱稿,也很难达到我们所预想的美好结局。

二、脱稿演讲可以靠后天形成

我们夸一个人聪明,很少会说一个人天生聪明。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因为聪明是个形容词,是可以根据不同人、不同情况以及不同技能所进行使用和转移的。一个聪明的人、一个好的情况、一项好的技能,很大程度上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同样,脱稿演讲也是可以靠后天形成。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众所周知,美国的总统林肯在上任之前是处于社会底层人家的孩子,他做过雇工、石匠、店员、伐木工等,可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他都没有一刻停止过口才训练。十七岁的他就常常徒步到镇上听律师辩护。听传教士布道,还有听一些政界人士激昂的演讲。一番观赏过后,他都会私下找时间进行回忆,然后不断模样别人演讲的方式与套路,久而久之,林肯的口才逐渐上了轨道。

而他的口才训练也为他后面的竞选总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他连续两届做总统,成为著名演说家也离不开他当初在口才训练方面下的苦力。

除此之外,崔永元、白岩松身边的朋友也曾爆料过,在他们成名以前就有一个统一的特点,爱说话,经常说话,不停地说话,有机会就讲话,有合适的场合也会大胆发言。而这些无惧别人目光的大胆与习惯,也是造就他们如今侃侃而谈,从容应对各种演讲与谈话的关键所在。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我们常常羡慕俞洪敏和马云,羡慕人家的赚钱能力与日入抖金,殊不知人家在个人能力提升方面也从不懈怠。

认真思索后我们会发现,一个老板带出一个团队并不容易,他们需要会说话,让人信服,才能让人家义无反顾地跟着他们;外出融资谈合作的时候,他们也同样需要运用谈话技巧,去推广自己的策划案,去说服金主进行融资与帮助;面对媒体的穷追不舍时,他们也需要对答如流,而这一切,有些可以临时打草稿,有些则需要你有一定的实力,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看似容易的成功背后,其实暗藏着你想像得到甚至想象不到的努力与汗水。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脱稿演讲,往大的方面来说,就是你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往小了说,则是自信+个人能力+勤奋。

自古勤奋出天才,与其坐在家里艳羡别人的成功与光芒,不如起身去为了自己所追求的成就付出自己的一份甚至多份努力。

三、如何提高我们的脱稿能力?

(一)自信心是脱稿的基础

有信心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于自信心其实会更清醒我们的头脑,让我们能有勇气去做某些事情。演讲这件事需要上台,需要面对一群人。如果你在上台初期就失去了自信心,那么又如何能继续接下来的演讲?

世界上靠口才成功的人物有很多,但最经典的人物非卡耐基莫属。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据了解,卡耐基的一生中有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讲话”这件事上面,练习如何“讲话”,怎么“讲话”俨然成为他这一生为止奋斗的重要目标。可是,在我们不为熟知的日子里,谁能想到卡耐基也曾是那个讲话时会紧张,与人对话缺乏勇气的人呢?

这似乎是许多人的通病,很少有人天生便会说、能说,很多口若悬河的人不过是勇于突破自卑害羞这层关切,勇敢地去表达,从而往更好地表达这一方向努力。而卡耐基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人物,当卡耐基意识到脱稿演讲的重要性,感受到脱稿演讲背后的魅力,他便努力地克服了自己不敢说话的缺点,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与学习,最终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口才大师,为我们所知。

萧伯纳曾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脱稿演讲其实不是一件伟大到让人望而生畏的事情,它终究不过是人类潜能里所能触发的能力之一。建立你的自信心,给即将掌握脱稿演讲能力的自己多点心理暗示,成功指日可待。

(二)增加个人的知识储备

脱稿演讲不仅仅考验我们的背稿能力,还会考验我们的逻辑思维与临场应对的能力。脱稿的难度不在于背下一篇演讲稿,而在于我们是否能理清整篇演讲稿的逻辑路线,是否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演讲的中心。

当你吃透一篇演讲稿,且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哪怕台上出现了突发情况,哪怕思维突然卡壳,你也能在丰富知识的带领下临时改变自己的演讲内容。也许现在听起来有些困难,但是如果你愿为此付出努力,再难的事情都会有一个成功的可能。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当你在读书看报的时候,当你有感而发的时候,你不妨用笔记下来,或者用手机打下来,我用手机便签记录灵感已经好几年了,每次回顾的时候都会有新的一番见识。当我们习惯给自己建立知识储备库,习惯去思索书上的知识,我们本身的知识储备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同时,思考会更有利于开发我们的脑细胞,促进细胞的活跃与新陈代谢。

也许每次的学习都只是凤毛菱角,但是我们要相信日积月累带来的积极性作用。在脱稿演讲的时候,我们可能遇到不同的突发情况,需要临时修改自己的讲稿,那么,你要用哪些新的知识进行填充?或者,你脑海里有没有新的知识可以填充?

简单来说,知识就是我们进行脱稿演讲的必要条件,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即便真的达到了“脱稿”的目的,也容易错失“演讲”的意义。

(三)持续锻炼你输入与输出的能力。

学习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而演讲则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我们需要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再进行知识的输出。

演讲是知识输出的一个方式,好的知识输出会让一场演讲获得连堂掌声。同样的,当你言之无物,即便你完成了“脱稿演讲”这件事,也无法让自己或者他人从中受益。

所以,我们要注重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并且有意识地持续锻炼自身的这种能力,让你的输入真的有所吸收,让你的知识能在输出的过程中逐渐内化成自己本身成长的养分。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不论是台上声情并茂的阿萨姐,还是台下依旧努力的卡耐基和林肯等伟人,没有谁是依靠短暂的成功走上如今的光明大道。那些惹人艳羡的脱稿演讲能力,那些让人目瞪口呆的伟人实力,都无不在诠释着一个道理:“你得努力,你得持续努力,才能真真正正地提高你自己的实力。”

俗话说“三年的胳膊,五年的腿,十年练成一张嘴。”我们要持续性锻炼输入与输出的能力,就像前面提到的林肯总统、白岩松那样。一口可以吃撑一个人,但是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凡事循序渐进,一步步来,努力且坚持,才能更好地到达目标的彼岸。

看到别人脱稿演讲就羡慕?找对门道,你也能实现脱稿

诚然,演讲是一件事情,是我们价值输出与个人能力提升的一个方式。

我们追求脱稿演讲不是为了显摆,也不是为了说服大众去一定要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只是没有禁锢住自己表达的欲望,只是为了给自己的思想一个宣泄出口,只是为了借助语言的魅力,去发散自身的魅力。

讲真的,一条正确的道路上难免存在着拦路虎,我们没必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的全部。

你能走到多高的台阶,你能成为怎样的人,你又将会成为怎样的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你决定的。依旧是那句话:“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想成为更好的人,就去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林肯   都会   门道   口才   自信心   台上   羡慕   聪明   紧张   成就   说话   事情   讲话   努力   能力   情况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