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男孩在电梯内撒玻璃渣,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

7 月 18 日,合肥莱茵河畔花园小区有业主反映,最近小区电梯内突然出现了很多碎玻璃渣。通过调取监控发现,碎玻璃渣竟然是一个小男孩撒的。

合肥一男孩在电梯内撒玻璃渣,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

这种问题应该叫做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

CD是指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表现出的严重反社会和攻击行为。

品行障碍经常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同时发生,并且在成年后常常导致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种疾病可以根据发病时的年龄(儿童期与青少年期),以及是否存在冷酷无情的缺乏情感的情况(移情和内疚方面的缺陷)从而进行分型。

CD的成因是复杂的,遗传和后天因素的共同、并且相互作用。

合肥一男孩在电梯内撒玻璃渣,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

一、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D)被定义为一种重复而持续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损害了他人的权利(例如,欺凌、破坏、盗窃)或违反了与年龄相适应的主要社会规范或规则(例如,欺骗、逃学、离家出走)(DSM,第五版)。

据估计,全球CD的患病率为2-2.5%,其中男孩患病率为3-4%,女孩患病率为1-2%(Fairchild,2019)。大约3%~5%的儿童期男孩和6%~8%的青春期男孩符合该疾病的标准。

合肥一男孩在电梯内撒玻璃渣,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


CD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几个原因。首先,

(a)一般来说,有CD的儿童和青少年对试图严厉管教他们的家庭、学校人员都会表现出攻击性。

(b)就像这个新闻一样,患有CD的儿童和青少年会采取攻击性行为伤害他人,为他人带来严重的身体和情感上的威胁。最后,

(c)CD算是一种精神疾病,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与违法犯罪行为——三者之间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CD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但仍旧有超过50%的CD儿童没有发展成反社会人格障碍(Copeland,2009)。

合肥一男孩在电梯内撒玻璃渣,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


品行障碍的病理性 & 环境因素

双生子研究表明,约50%的CD变异能够归因于环境影响,其中产前、产期、家庭和邻里关系等因素也会产生影响(Latimer,2012)。

01 产前:

在产前风险因素中,母亲吸烟、酗酒、吸毒和孕期压力影响最大(Ruisch,2018;MacKinnon,2018)。孕期母体应激对后代前额叶皮质发育的影响可能介导应激与CD症状的关联。此外,孕期最后三个月的母亲焦虑与儿童期行为问题有关,这些问题从儿童期一直持续到其后代的青春期(O’Connor,2002)。


02 产期:

分娩出现的并发症与早产母亲的排斥反应,与儿童早期严重的暴力倾向有关(Raine,1997)。

(a)出生并发症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功能障碍;比如,像缺氧会破坏皮质下结构和白质束,这些结构和白质束与CD的出现(Kim et al.,2015)。

(b)低智商似乎介导了出生并发症和CD之间的联系(Liu et al.,2009)。同样,营养不良可通过神经元缺失、神经递质功能改变和神经毒性的方式,导致神经认知障碍,这也可能增加CD的风险(Liu et al.,2006)。

(c)儿童时期的频繁饥饿与不良冲动、更差的自我控制以及成年期暴力行为的增加有关(Vaughn,2016)。还有早期接触重金属和CD之间也存在关联(Marcus et al.,2010)。


03 环境因素

CD与不良的养育方式相关,包括严厉、胁迫(例如体罚、喊叫、咒骂和威胁)和前后不一的管教方式。

一般来说,亲子冲突是行为问题和儿童行为障碍的可靠风险因素。还有父母的虐待,也是CD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其他环境风险因素包括同龄人的影响、贫困、暴力等等(Johnson et al.,2017)。

04 遗传因素


合肥一男孩在电梯内撒玻璃渣,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



三、如何纠正儿童和青少年的品行障碍

最好是配合专门的治疗师来配合矫正:

可以运用正强化帮助建立良好的身心状态。

再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分析其现实的思想活动,找出不良的思想基础,通过改变其不适当的思想和观念,帮助他接受积极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达到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的目的。

同时,对儿童进行解决问题技巧训练,试图帮助儿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考虑后果,最重要的是帮助儿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结合家庭功能治疗,从儿童与整个家庭的角度分析问题所在,以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直接交流和相互支持。

具体可以参考:

苏雪云,张福娟.(2002).品行障碍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中国临床康复(11),1558-1559.

赵旭东,宣煦.(1998).系统家庭治疗——1例品行障碍治疗过程的分析.上海精神医学(04),205-209.

以上。

喜欢的点个赞吧。我们公众号【心知岛】【壹念说】

reference:

Fairchild, G., Hawes, D. J., Frick, P. J., Copeland, W. E., Odgers, C. L., Franke, B., ... & De Brito, S. A. (2019). Conduct disorder.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5(1), 1-25.
Copeland, W. E., Shanahan, L., Costello, E. J. & Angold, A.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disorders as predictors of young adult disorders. Arch. Gen. Psychiatry 66, 764–772 (2009).
Latimer, K. et al. Disruptive behaviour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antenatal and early years risk factors. Child Care Health Dev. 38, 611–628 (2012).
Ruisch, I. H., Dietrich, A., Glennon, J. C., Buitelaar, J. K. & Hoekstra, P. J. Maternal substance use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conduct problems: a meta- analysis. Neurosci. Biobehav. Rev. 84, 325–336 (2018).
MacKinnon, N., Kingsbury, M., Mahedy, L., Evans, J. & Colman, I.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enatal stress and externalizing symptoms in childhood: evidence from the 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Biol. Psychiatry 83, 100–108 (2018).
O’Connor, T. G., Heron, J. & Glover, V. Antenatal anxiety predicts child behavioral/emotional problems independently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41, 1470–1477 (2002).
Raine, A., Brennan, P. & Mednick, S. A. Interaction between birth complications and early maternal rejection in predisposing inpiduals to adult violence: specificity to serious, early-onset violence. Am. J. Psychiatry 154, 1265–1271 (1997).
Kim, J. et al. Chronic fetal hypoxia affects axonal maturation in guinea pigs during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d T2
mapping study. J. Magn. Reson. Imaging 42, 658–665 (2015).
Liu, J., Raine, A., Wuerker, A., Venables, P. H. & Mednick, S. The association of birth complications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 in early adolescents: direct and mediating effects. J. Res. Adolesc. 19, 93–111 (2009).
Liu, J. & Raine, A. The effect of childhood malnutrition on externalizing behavior. Curr. Opin. Pediatr. 18, 565–570 (2006).
Marcus, D. K., Fulton, J. J. & Clarke, E. J. Lead and conduct problems: a meta-analysis. J. Clin. Child Adolesc. Psychol. 39, 234–241 (2010).
Johnson, A. M., Hawes, D. J., Eisenberg, N., Kohlhoff, J. & Dudeney, J. Emotion socialization and child conduct problem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Psychol. Rev. 54, 65–80 (201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白质   儿童期   产期   产前   合肥   孕期   品行   并发症   心理学   青少年   电梯   障碍   角度   不良   因素   男孩   风险   玻璃   思想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