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怕脑子一热买错保险?记住这三点,才能不盲目买错保险!

每到年终大促就是一波电商的恶战,各大品牌争相斗艳,企图抢占C位。

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要纠结钱包里有没有货真价实的筹码,还要绞尽脑汁搞明白复杂的双十一打折攻略,看到那种什么又要付定金,又要0点开抢还得准备好优惠券的商品,即使给我打骨折了我也不想加入购物车啊……

双十一除了电商狂热之外,各大保险平台也闲不住纷纷拿出了打骨折的决心,本来就有购买需求的用户,这个时候也免不了头脑一热买错了保险。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各位容易头脑一热的朋友们浇浇凉水,搞明白这三点,你才能不盲目买啊!

双十一怕脑子一热买错保险?记住这三点,才能不盲目买错保险!

一、有需求,也不能盲目

1.不问需求只管产品

在日常的咨询中,经常会有粉丝来问我们:“这个产品怎么样?”,“这两个产品有什么区别,买哪个好?

双十一怕脑子一热买错保险?记住这三点,才能不盲目买错保险!

或许大家也会经常收到一些保险销售人员的推荐信息,如“我们公司又出了个新产品,保障、教育、养老都有,您要不要了解一下”,“这是我们最近推出的一款全能型产品/特供产品”。

像这种没有事先了解自己的需求而直接挑选保险产品的情况,可以说是我们在做保险规划的时候碰到的最典型,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误区。

产品是针对需求的,保险产品一般都是围绕生老病死残来展开的,然后对应产生了医疗、伤残、死亡、教育、养老等保险产品。

正确的做法是先了解自己有哪些需求,再根据这些需求去挑选合适的产品。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是想解决治病的医疗费用问题,那么就需要去关注医疗类的保险产品,如果是要解决教育养老类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去关注年金类的产品;当你把产品选择完了后,再去根据你的家庭情况确定合适保额,然后按照预算确定最终的产品。

2.买了保险什么都赔

“为什么我买了保险出险后却不赔?保险就是骗人的!”

在我们日常的理赔中经常会有客户抱怨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核心还是对需求没有梳理好,然后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没有仔细核对产品责任,最好造成了误解。保险产品基本都是按照合同约定来的,只要是符合责任的理赔,一般是不会有问题的。

在保险的产品分类中,大概可以分为医疗类产品,重疾类产品,寿险产品(年金/分红/万能)、意外类产品。这里我大概给大家讲下这几类产品需要注意的点:

医疗类产品:一般是报销住院费用,部分产品可以报销门诊费用;比如小雨伞保险安心的护小保是有门诊责任的,万元护就没有门诊责任;

另外,一般意外导致的医疗和住院导致的医疗责任是分开设置的,极少数医疗险是在一起的;在费用上,自费药和社保药,起付线以下和封顶线以上的部分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买了保险什么都可以报;

所以,我们买保险时,应了解清楚投保条件,保障内容、报销范围以及赔付条件等内容,这样才不会出现买了保险出险后却赔不到的情况。本质上其实不是赔不到,大部分都是买的不对,对责任有误解。

3.什么都给孩子先买

“再苦不能苦孩子,什么都要给孩子最好的”, 这是我们家长长期的以来的思维,买什么东西都优先给孩子先买。

其实保险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保险的核心是保障,保障首先要是对冲风险,所以一般来说保障要优先给最需要保障的关键人物。

双十一怕脑子一热买错保险?记住这三点,才能不盲目买错保险!

而在一个家庭中,最核心的一般都是家长自己,只有在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障得到满足后,再去规划子女的保障。否则,一旦家庭支柱出现风险,孩子的保障费用可能都没人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年金   类产品   门诊   支柱   误解   盲目   保险产品   脑子   费用   核心   需求   情况   孩子   医疗   家庭   责任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