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贿赂”过孩子?赶紧打住

你有没有“贿赂”过孩子?赶紧打住

家长在激励孩子主动学习这件事上,总是费尽心思。定计划、给承诺、用物质刺激孩子……但是效果却不一定好。

甚至有家长提出疑问:“奖励孩子和贿赂孩子有什么区别?”

今天,就和各位家长一起分享一下:怎么激励孩子学习,效果最好?

可以奖励,不要贿赂

有些家长认为,奖励能够提高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

研究者发现:如果无论孩子表现如何都给奖励,奖励就会削弱孩子的兴趣;

但如果奖励与表现好坏有关的话,会让孩子更加喜欢这个任务,因此奖励是可以提高孩子内在的兴趣的。

你有没有“贿赂”过孩子?赶紧打住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有不少家长把“贿赂”当成了“奖励”来使用。

请家长看看这个:

在商场,一个孩子和父母大吵大闹,撒泼打滚,父母看上去束手无策,急于摆脱这样的窘境的他们最终选择:“如果你不再耍赖了,我就给你买那个玩具。”这就是“贿赂”。

但是,如果你在进商场之前,和孩子说:“你在购物车上面坐得好好的,不要哭闹,不要乱踢,如果你能够做到我就会给你奖励:回家的路上我们会去逛公园。”这就是奖励。

都是父母给孩子某些东西,以改变或修正孩子的行为,贿赂和奖励似乎难以区分,但本质上贿赂和奖励绝不相同。

什么是贿赂?

你有没有“贿赂”过孩子?赶紧打住

贿赂针对的是孩子的消极行为,而奖励却是用来鼓励孩子的正面行为。

聪明的家长这样激励孩子学习

如果一定要给“奖励对孩子有没有用”这个问题一个答案,答案是肯定的。最关键的是,你通过怎样的方式给孩子奖励。

1、激励是后话,关键在于“马上就给”

有这样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家长也可以测试一下孩子:

比如今天,你告诉孩子说,今年期末考试完的时候,我会给你一个500块钱的零花钱,但是如果你愿意多等一周,我就给你550元的红包——这个时候,孩子会想,就多忍一周,还能多获得50块钱,感觉不错啊!反正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再多等一个星期也没什么关系,所以他接受了。

但是假如孩子是明天就要过生日,你再对孩子说,如果愿意多等一周,除了本来的500元还将额外给他们50,他们就不太愿意了。因为他们希望在“明天”,立刻就能获得这个满足感。

所以很多家长常常现在就开始对孩子说:“等你这次期末考试考了第一名,暑假我们就去旅游”,“如果你表现好,明年生日我就给你买游戏机”……可是这些较为长远的承诺对孩子却没有太大作用。

他们依然会忍不住先满足现在的快乐,把学习拖延着,因为反正期末考试还有半个月,不差这么一两天。

换句话说,只有把奖励放在孩子面前,提高当前学习的诱因,孩子才会优先选择当下努力。

2、考高分就给奖励!这种承诺事倍功半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实验:

把来自250所小学二年级到中学三年级的大约36000名学生分为两组,做对比研究。

第一组的孩子,获得了“产出奖励”,比如考高分、比赛获得第一名等才能得到奖励;另一组孩子,获得了“投入奖励”,比如读完一本书、按时上学、认真做题,就能得到奖励。

虽然孩子们都愿意为之努力,但是读书给予奖励的孩子在成绩上会有显著的提升;而考高分才给奖励的学生,成绩却完全没有提高。

其中的关键在于,读完一本书就给你奖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行动是非常明确的,只要你看书、只要你做题,你就能获得奖励。相反,考高分给奖励,却没有告诉孩子怎么样做的方法。虽然孩子也充满干劲,但他不知道怎样做,无从下手。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对孩子说“期末考高分就给你奖励”还不如说“读完一本书就给你奖励”。这也意味着,奖励孩子学习后的结果,不如奖励他们的投入。另外,奖励的目标参考应该是越具体越好。

3、让孩子参与奖励计划

对于孩子们来说,奖励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奖励的东西是否能满足他们。所以,父母在设立奖励计划时,不如多让孩子参与进奖励计划的制定中。

在你和孩子都很平静的时候,可以这样和他们谈一谈:“催你去写作业,让我们两个都很不高兴。我经常没有耐心,而你却要拖延,有没有一个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

用这样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的想法,比家长一味地去催促效果好得多。

然后,可以问问孩子:

"有什么办法能让你放学后立刻写作业?有什么办法能让你在期末之前好好复习?如果给你奖励,你希望是什么?”

让他们参与进奖励计划的制定,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想法的机会,会比家长单方面制定计划有效得多。

最后,帮家长们总结下奖励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达到最强效果。如果你在考试前,将这三个条件配合起来,就不用再忧心孩子没有动力学习啦!

采用具体、物质性的奖励品,而非只是给他们抽象的赞美而已;

采用孩子最喜欢、最在意的奖品,而非他可有可无的奖品;

和孩子事前订立合同,并让他们参与进来,其形式大致如下:“你如果⋯⋯我就⋯⋯”例如:“你如果写完这十道数学题,我就给你看电视一小时”;“你如果练完这三首钢琴曲各二十遍,我就送你一本漫画”。

你有没有“贿赂”过孩子?赶紧打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孩子   块钱   奖品   想法   商场   家长   父母   事情   兴趣   答案   成绩   努力   效果   东西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