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一)

#大连理工研究生自杀身亡##江苏泰州高二学生跳河自杀##湖南师大女生校内宿舍自杀#

今年的学生自杀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屡上热搜、热议话题,这在往年是不多见的。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实验室自杀、江苏泰州高二学生跳河自杀发生在同一天10月13日的凌晨;11月2日,又有湖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宿舍自杀。都是最美好的年纪,却选择了匆匆结束自己的生命。

很多人在遗憾、惋惜的同时,也不禁发出感叹,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我也曾不止一次地陷入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教育?今天,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教育的几个理解方向。


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一)

一、狭义的、较浅层次的理解方向(物质层面)——国家层面上规定的一种系统的教育体制及其衍生出的各种活动。显然,这个方向是绝大多数人的理解方向了,个人认为比例约占95%甚至更多,我觉得大多数人平时所提到的教育,也基本都是这个方向的。

如果要问这个理解方向的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话,其实并不难回答,我先以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出结论,那就是——教育(体制内学校教育)其实最终是为政治服务的。

这个结论到底要怎么去理解呢?其实最简单通俗的理解方式就是,既然这个教育体制是国家政权制定出来的,政治的含义又是政府、政党等政权治理国家的行为,那这个教育体制肯定就要服务于政治了,因为国家制定的一切政策肯定都是为了治理国家啊。


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一)

咱们不妨再换一种方式来往深理解一下。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早期,普通老百姓都是不需要接受任何体制内教育的,只有统治者(掌握政权者)群体才需要受教育,目的是为了掌握管理国家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应该就是当代管理学专业知识的雏形吧,很显然,在这个时期“教育为政治服务”的结论就非常好理解了。

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需求也逐渐增多,为了能够胜任社会生产中更多的、更复杂的工作,人们就需要在参加社会生产之前就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而国家是社会生产的组织者,所以自然就有必要让国家出面来组织一种比较成体系的教育体制,从而让公民在参加较高水平的生产活动之前就获得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最简单的技能(高等教育之前的都可以认为是最基本的,也就是18岁以前)。


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一)

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极其短暂,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把社会中的每件事都经历一遍、把每种社会生产活动的细节都体验一遍,所以必须要由国家来组织一种教育体制,把之前的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经验和结论让我们直接得知(当然就是纸上谈兵,因为没那么多时间慢慢实践)。如果没有国家组织的这种教育体制,那么后果就是,你都年龄很大了,才自己慢慢领悟和掌握了那么一点点的社会生产知识和技能。这同时也就顺便引出了应试教育的最大意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你高效地掌握社会生产的一些基础知识,从而节约你的时间,最终相当于是节约你的生命。(总抱怨应试教育枯燥的小伙伴们,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我要说的是,应试教育,虽然很枯燥,但是很高效。

不管我们受过多少体制内的教育,最终我们都是要参加社会生产的(参加工作),而这些各种各样的社会生产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国家,国家组织这些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使政权稳定存在,国家治理的更好,人民生活得更安稳,即为政治服务。


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一)

好多小伙伴看到这里,也许会喊冤了,我们受了这么多年的体制内教育,难道最终就是为了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政治吗?是的,你没有看错,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的目的和意义,只需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按部就班、随大流地接受体制内教育就好。有多少条件、多少能力,就接受多少的体制内教育,接受完后赶紧参加工作,为社会生产活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就是事情的真相,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有点残酷,但其实并不是。从最根本上来讲,一个生命个体(一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是非常脆弱的。如果一个人以纯自然的条件和方式去活,你以为你能够活成什么样?你以为你能活几天?很多婴儿一出生就进保温箱的事情都听说过吧?如果不是有其他人的帮助,如果不是有这么好的社会医疗条件,那些婴儿是不是一出生就与世长辞了?从小到大,谁敢说自己从来没生过病?那些病如果不治的话,后果是什么?能有现在的你吗?你现在每天吃的、穿的、用的,有哪个是能靠一己之力就能获得的?你现在的高质量生活水平靠你一个人能够获得吗?例子太多了,不想再多举了。最终结论就一个,如果没有国家出面组织这么庞大的社会生产体系,没有政治的存在,你眼前的一切生活都是空谈,难道不是吗?


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一)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做一个被统治者,随大流地接受体制内教育,找个工作平平淡淡过完一生,不是也挺好吗?因为,随大流才是最轻松的,我们既然生在这个国家,就要相信国家,相信国家对社会生产的组织与安排,相信国家制定的教育体制是有道理的。

综上所述,我们一出生就享受到了前人的各种社会生产劳动成果,过上了较高质量的生活,尤其是当代人。所以我们受点体制内的“枯燥”教育,最终为国家、为政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难道不应该吗?

在下一期文章中,我将继续和大家谈谈广义上的教育理解方向又是怎样的。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补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你的收藏、转发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泰州   目的   随大流   狭义   教育体制   广义   政权   枯燥   结论   体制   方向   政治   生命   组织   社会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