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二)

#教育感悟##教育微谈##教育#

上一期文章中,我们谈到了教育的狭义理解方向。这一期,我们继续来谈谈,广义上的教育,又该怎样理解呢?

二、广义的、较深层次的理解方向(精神层面)——提升自身综合认知水平、获取真知、获得终极智慧的一种行为。如果说前面第1点探讨的都是物质层面的教育,那么这第2点探讨的就是精神领域的教育了。因为前面第1点说了那么多,体制内的应试教育可以有各种看得见的标准考量(分数、等级、成绩、学位、学历等等),而接受完体制内的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最终是为了社会的物质生产,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属于物质层面的(看得见、摸得着或听得到的都属于物质)。


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二)

广义上的教育,往浅了说,就是所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如果要往深了说,其实教育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思考过程,是一种提升认知水平的过程,而这些过程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的。也就是说,广义上的教育,其实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每个人自身内在的一些思考活动,一些思想体系形成的过程。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位妈妈耐心地教孩子如何整理自己的一大堆玩具,罗列了几点常见的注意事项,孩子认真地听并且事后仔细地经过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心理学概念,可以简单类比电脑的一套程序),并且以后慢慢地会自己整理玩具了,这时候孩子才算真正受到了教育;再举个反例,一个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玩游戏,他的爸爸走过来提醒他“自己房间里的垃圾要及时扔掉,养成好习惯”,可是孩子无暇分心并且根本没有听进去,也就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所以这时这个孩子并没有受到教育,仅仅只是他的爸爸执行了外在的教育行为而已。


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二)

前面第1点说了体制内教育主要由国家组织,而真正意义上广义的教育是不需要借助任何团体和个人来组织的,更不需要依附于具体的学校,这是因为,真正的教育在时时、处处都可以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刻、每一处都有机会去实现。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早就提出过“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例如,我们在听别人交谈时可以有机会受到教育,在做一些事情失败后可以受到教育,在看到眼前发生的一些现象时可以受到教育,甚至在玩游戏时也一样能受到教育,等等。所以最终会发现,其实只要不断地观察、分析、思考、总结,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那么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有机会受到教育,当你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时,这时教育就真正实现了。


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二)

看到这里,其实你会发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己给自己的,外界条件起不了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生活中各种外在的人或事仅仅只是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并不会最终导致教育的形成。这样便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同样家庭环境下、接受一样学校教育的不同孩子能力高低各异,又为什么处在相同企业、相同工作岗位的不同职场人进步速度不同。

能力强的人为什么强?优秀的人为什么优秀?这一定是他们自己在生活中观察的更多、反思的更多、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多、受到来自于自己的教育更多的缘故。


浅谈教育的狭义与广义(二)

综上所述,体制内的学校教育,其实仅仅只是教育中的一个局部而已,而且是很小的一块,事实上在整个人的一生中绝对是占较少的比例。而更为广泛的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发生在我们身边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每一处地方、每一次思考中。

在下一期文章中,我将继续和大家谈谈广义上的教育最终目的和意义何在。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补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你的收藏、转发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广义   目的   狭义   外在   认知   层面   体制   物质   爸爸   方向   过程   结构   精神   孩子   学校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