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很自觉,从小很优秀,感觉学校的学习节奏效率低怎么办

摘要:一位来自二线大城市的家长说,孩子刚上初一,从小就很优秀,学习从来都很自觉,会自主制定学习计划,但是感觉学校的节奏效率太低,这该怎么处理?


前些天,有一位二线城市的粉丝家长私信我说,她的孩子今年刚上初中一年级,之前看我的作品受到启发,并没有托关系花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重点初中,而是选择了离家较近的一所普通初中。

可是感觉这刚上初一,学校的作业就已经非常地多,并且发现有好多都是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挺花时间的,孩子每天做作业都做到很晚。但孩子从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就很优秀,自主学习能力很强,会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制力也很好。总觉得跟着学校老师的学习节奏孩子没啥太大收获,有时候挺想请假让孩子在家自学的。也不知道这样做合适吗?

关于这类型孩子,虽然不占绝大多数比例,但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一些重点学校,也绝不是个例。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像这种比较优秀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家长需要知道些什么。

孩子学习很自觉,从小很优秀,感觉学校的学习节奏效率低怎么办

第一,还是想先来说说,体制内学校教育在当今这个时代的实际作用和地位。

其实我的老粉丝们都知道,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讲了,但是今天在这里还是想再简单说说。先用两句话给出我的结论:

1、教育的最终任务是要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工作的人,并且教会这个人如何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

2、体制内学校教育仅仅只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接受教育的其中一个环节,是很小的一部分,所占比例其实并不大,换句话说,从长远来看,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能且仅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地位。

我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但凡是那些告诉你上个好学校就能改变一生命运的,都还活在上个世纪。这时,可能马上会有人站出来反驳我说“那些很多知名的成功人士他们就是名校毕业的”。

孩子学习很自觉,从小很优秀,感觉学校的学习节奏效率低怎么办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其实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背后推波助澜,使那些成功人士当初考上了名校,最后才迈向成功的。这股无形的力量外人是不得而知的,名校只是一个现象和结果而已,并不是本质。是那股无形的力量改变了那些成功人士的命运,而不是名校。关于这个问题,今天在这儿我就不展开细讲了。日后找机会我再跟大家详谈。

好了,稍微扯得远了那么一点。具体到初中这个阶段,说到底这仍然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只要是义务教育,就只是个保底的公益性服务而已。对于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优秀学生来说,即使是再好的重点初中,也是教不了学生多少东西的。换句话说,那些真正优秀的人,都是在学校以外、老师以外的地方学到东西的,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以外”并不等同于校外补课。

孩子学习很自觉,从小很优秀,感觉学校的学习节奏效率低怎么办

第二,来说说很多孩子甚至家长,对学校的作业、成绩很焦虑的问题。

这里仍然主要探讨优秀学生这类群体,好多优秀学生的家长感觉,孩子每天做作业做到很晚,已经那么辛苦了,可是却感觉孩子没太大收获,尤其在考试成绩上也没啥明显的提升。于是家长很可能就开始怀疑学校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孩子,老师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有效。

事实上,初中阶段,是一个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方式过渡的重要阶段。小学的学习内容可以说抽象思维很少,即使有也是很浅显一小部分,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到了初中,好多学科的知识内容都开始变得比较抽象,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比如,语文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数学中的有理数、整式,道德与法治中的关于生命的思考,历史中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问题,生物学中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等等等。虽然说,初中阶段的抽象知识其实还没有讲得那么深,但我们必须承认,它已经开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了。

孩子学习很自觉,从小很优秀,感觉学校的学习节奏效率低怎么办

抽象思维体系的构建,本身就比形象思维体系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可以说,从小学到初中,是第一次学习生涯中思维方式培养、思维体系构建的大跃迁。高中阶段还会有第二次,这个放到以后讲。

由此可见,即使是小学很优秀的孩子,到了初中也不可能仍然轻松地保证成绩稳步提升,尤其是刚上初一的孩子们,需要有一个短暂的适应期。对于一些天资还不错的优秀孩子,小学可能付出6分努力就能考90分,那么初中还想拿到这个分数就可能至少需要8分的努力了,到了高中,还想保持每门课90分以上,那就付出10分的努力,都不见得能达到。

一个人认知水平的提升,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路直线上升的,越往高提升越难,这个在心理学领域叫做高原现象,也可以通俗理解为到达了一定的瓶颈期。所以,孩子的成绩暂时没有明显的提升,既不能说明孩子能力没有提高,也不能说明孩子没有去认真学。外在的成绩,仅仅只是可以做为参照标准之一,说明不了全部问题,作为家长的,大可不必太过于焦虑。

孩子学习很自觉,从小很优秀,感觉学校的学习节奏效率低怎么办

第三,来说说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的问题。

其实已经不止一个家长私信咨询过我,说孩子确实从小就很自觉,自制力强,知道自己安排学习,感觉学校的某些作业对孩子的提升帮助不大,可不可以有选择性地写作业?可不可以在某一阶段请假在家自学?

还是先具体到开头所提到的案例,如果是对于刚上初一的孩子来说,刚来到一个新的学校环境,老师和周围的同学,对孩子的能力了解都不够。我个人是不建议马上就搞这种特殊。但实话说,并不是永远不可以搞特殊。

如果确实是优秀的孩子,那么终归是有一些特殊之处的,这是很正常的。这种特殊主要就体现在自控能力强,很有主见,懂得自主安排学习计划,独立思考能力强,等等。

作业这个东西,说白了,仅仅只是一种手段和途径,并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老师留作业是为了督促孩子们通过写作业巩固知识,通过写好的作业检测孩子的学习行为。而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和本领,提高认知水平。

孩子学习很自觉,从小很优秀,感觉学校的学习节奏效率低怎么办

如果说孩子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达到了这个最终目的,并且明明白白地在考试成绩中体现了出来。那么,孩子在更多的时候选择自主安排学习计划,不怎么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也是情有可原的,完全能够理解的。不做笔记、不交作业甚至请假不来学校,都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虽然这种孩子不占大多数,但是在某一门学科中也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无论是我自己在学生时代,还是我当老师的时候,都是有过这种情况的。

如果能保证每次的考试成绩稳定地优秀,比如,初一7门功课满分为700分的期中、期末考试每次都能保持650分以上,孩子不做笔记、不交作业,我认为老师都不会有太大异议的。或者,某一门科目持续保持在95分以上的,这门科目选择自主学习也是没有太多问题的。

孩子学习很自觉,从小很优秀,感觉学校的学习节奏效率低怎么办

但是,我仍然建议,即使是以前再优秀的孩子,在刚进入初一时,也不要太早搞特殊化的自主学习。至少要在1~2次大考(期中、期末)之后,积累了足够有力的成绩作为证据,让老师、同学们都看到以后,再考虑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的策略,比如不做笔记、不交部分作业,甚至某个阶段请假在家自学,等等,这都是可以的,我认为大多数老师都能够理解并默许。

好了,关于这位家长的问题,就先说这么多。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留言或私信。你的收藏、点赞、转发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优秀   感觉   孩子   形象思维   目的   学校   作业   名校   抽象   节奏   自觉   效率   自主   家长   初中   阶段   成绩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