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努力+事业成功,为啥就是教育不好孩子呢?

摘要:努力地工作,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却发现教育孩子是这世间最难的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魏老师来告诉你答案。


“我们两口子工作都很努力,事业也算成功,可为什么总是感觉教育不了这个孩子呢?”

各位70后、80后的家长们,以上这种想法,是不是也曾经在你们的脑海中出现过呢?确实,在前几天和一个老同学的聚会谈话中,他跟我再次提到了这个困惑。那么今天在这儿呢,我就跟大家聊聊我的一些看法,你们看我说的对不对。

首先,咱们先来说说前半句话,工作很努力,事业很成功,我就想问一句,你看到的这种现象,它就一定是事情的真相吗?

肯定马上有人不服气了,那不事实在这儿摆着么,我就是很努力啊,我也赚到钱了啊,这还能有假吗?

工作努力+事业成功,为啥就是教育不好孩子呢?

先别着急,我给大家讲一个我身边的真实例子,大家来听听。其他行业的日常工作细节咱没见过,不能信口乱说,咱就说说自己的教育行业。以前我在一所私立学校工作时,同年级、同学科有一位老师,在同事和领导眼中,那绝对是工作很努力的代表。

早晨学生跑操要求6点10 分班主任到岗,他至少提前5~10分钟准时站到操场上;晚上即使不轮他值班,也都要等到学生全放学以后才走,从来不早退;学校教务处检查教研笔记、教案,他从来都是早早就交上来了;学生作业每天都阅,检查得非常频繁,有时候甚至一天两阅。

在工作上和他没有交集之前,我也觉得这位老师真是太敬业了,确实很努力工作。可直到使用了他设计的课堂学案之后,我才发现事情并不是看到的那么简单。学校要求,课堂上学生人手一份学案,是配合教学当堂使用的,学案上必须有学习目标、学习提纲、练习题这么几块基本内容。学科组长要求我们按照章节轮流设计学案,然后所有班级共用,比如第一章由张老师设计,第二章由李老师设计,以此类推。

工作努力+事业成功,为啥就是教育不好孩子呢?

然后我在使用他设计的学案讲课时就发现问题了,学案上出现了明显的超范围的练习题,既超越了当前所讲章节的内容,也超越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并且不是个别的一两个,至少占到半数以上,也就是说10道练习题就有5道学生根本没法做。我只能告诉学生先别做了,或者利用多媒体PPT临时加几道题。

所以,显而易见,这个学案设计的是很失败的,空有校领导要求的形式,却没有多少对教学的实际辅助价值。就别提什么素质教育的高度了,这连最基本的应试教育要求都很难达到。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在以后找机会慢慢跟大家展开来讲,今天在这儿就先不细说了。

看完这个例子,明眼人都应该看明白了,一个人是否真的努力工作,从一些很表面的行动上是无法准确去衡量的。咱就别说什么创造性工作的高要求了,就是领导交给的很具体的基本工作,很多人都不一定认真去做了,连最基本的工作目的都不见得能达到。但如果你只大致观察他的行为,会觉得此人很努力在工作。是这样吗?你们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对不对?

工作努力+事业成功,为啥就是教育不好孩子呢?

其次,咱再来说说事业很成功这件事。

我想说,事业很成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但事业的成功一定是你自己努力工作的结果吗?一定是你个人的能力强带来的结果吗?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永远不要忘记,人是有社会属性的,社会的财富其实是由社会这个大体系中的所有人共同创造的,只不过,社会把一部分财富的组织和分配权交给了其中一少部分人,这其实就是机遇和平台,很多人赶上了时代的机遇、站在了好的平台上,不用很努力、不需要很高的能力,都是有机会成功的。

工作努力+事业成功,为啥就是教育不好孩子呢?

但这种成功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功劳,是时代的成功、国家的成功、某一个社会平台的成功,你,只不过是恰好碰到了这个好机会而已,并不能代表你很努力,更不能说明你能力很强。所以,不要错把机遇和平台当成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抓住好项目,很容易就成为了万元户;本世纪初期投资开网吧的第一批老板,也很轻松就赚到了钱;大约在10年前,二线城市第一批加盟线上外卖连锁品牌的小商家,也成功淘到了一桶金。

因此,很多事实都可以证明,抓住了好的机遇、站在了好的平台,事业上的成功也并不是太难的事。

工作努力+事业成功,为啥就是教育不好孩子呢?

最后,讲到这里,其实答案已经就不难看出了,表面上的工作努力、事业成功,既不能证明你认真工作提升了技能水平,也无法说明你成功是因为你个人的综合能力很强。

当然,这里只是不完全肯定,而不是全盘否定。当你的努力在岗位上做出了创造性的工作时,或者在创业时通过自身的综合能力将行业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时,一样能说明你的努力工作是更有价值的,你的综合能力是更强的。

而在新时代的这个大背景下,教育后代,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极高综合能力的一件事。因为现在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他们大多数从小成长在物质条件富足的时代,生活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他们见多识广,想象力丰富,生活多元化,行为多样化,思维体系复杂化,如果没有更广的知识面、更全的思维体系、更高的综合能力,家长如何能引导教育好孩子?

即使家长真的去努力工作了,也确实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也尚且只能够证明你在你工作的这个领域能力还行,并不代表你就拥有其他领域的能力,如二次元、游戏、音乐、服饰造型等方面。所以,就更别提那些主要依靠机遇和平台获得事业成功的家长了。

工作努力+事业成功,为啥就是教育不好孩子呢?

总之,如果你的孩子也许都拥有了“一桶水”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才仅仅只有“一杯水”,那么,你又能给孩子什么呢?物质上的供给,仅仅只是养育孩子最基础的要求,而精神财富上的给予,才是教育孩子的最终需求。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你的收藏、点赞、转发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努力   事业   孩子   工作   练习题   机遇   确实   事实   不好   家长   现象   能力   社会   时代   学生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