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将裁掉三种人,职场中的我们,多读书才能避免成为被裁的人

这两天京东被爆出要裁掉三种人,将京东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个消息,来源于一篇名为《京东内部发文:坚决裁掉因家庭和身体原因不拼命的员工》的文章。文章中指出,京东将裁掉三种人。第一种是不能拼搏的人,第二种是不能干的人,第三种是性价比低的人。

京东将裁掉三种人,职场中的我们,多读书才能避免成为被裁的人

除了京东有裁员消息之外,入冬以来,多家互联网公司都相继出现裁员的消息。知乎裁员20%,裁掉400人左右。滴滴裁员15%,人数将近1500人。

这些被裁的人员中,既有兢兢业业工作了十多年的员工,也有初入职场的新人。

公司与员工都是同路旅行的旅者,当我们相处时,作为员工的我们,需要汲取精华,开拓格局。为防止被裁,终身学习是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取。

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自己还未摸索到适合自己职场的道路。那就需要我们改变认知,从阅读中找到我们的答案。

日本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的《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书中,虽然讲的是读书方法,但也同样适用我们职场人士,要通过阅读改变思维方式。

京东将裁掉三种人,职场中的我们,多读书才能避免成为被裁的人

茂木健一郎是日本有名的脑科学家,乍一听他的专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但是他擅长将脑科学知识,转化成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体验,深受大家喜爱。

在《如何用读书改造大脑》这本书中,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读书利用大脑,改造大脑,让读的书服务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读书丰富职场人士的高度与广度

当今社会的信息,高速发展,所有信息一秒钟可以绕地球9圈。而我们自身所了解的信息,无疑只是冰山一角。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只要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就能搜索到我们所需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与在自己亲身积累的知识,有着很大的区别。毕竟,我们大脑获取知识并不是简单的粘贴复制。并且,知识积累在脑中是持续发酵和成长的,知识与每个人的经历结合,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他是通过读书,站到了巨人的肩上。

我们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书的广度和高度;阅读一百本书,就是一百本书的广度和高度。而当广度和高度越高时,他看到的视野就会越远。知识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

京东将裁掉三种人,职场中的我们,多读书才能避免成为被裁的人

读书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同时也会让我们的大脑得到锻炼。有人会问:大脑在成年之后还能得到发展吗?答案是:不论在什么时候,大脑都会得到锻炼。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大脑的发展是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之上的。

每当我们遇到快乐的事情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如果我们完成一件让大脑分泌多巴胺的事情时,大脑就会得到锻炼。为了能让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就需要完成自己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当我们苦尽甘来,最终有所收获的时候,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是最多的。

大家上学时候有很多这种情景,如果能够解决一个自己认为很难的问题,我们是兴奋的、快乐的。

如果自己不喜欢读书,但能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相信自己也是快乐的。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从而让自己喜欢上读书。

读书会让我们不再只停留在网络上的只言片语,而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书提高职场人士的共鸣能力

最近奔驰女车主,控诉4S店不解决问题的事情持续发酵。她从4S店花66万买了一辆车,但还没开出去一公里,发动机漏油。而4S店一直是推诿的状态,从答应3天解决到最终15天都还没将问题解决掉。

但我们看到女车主在与4S店的人据理力争时,逻辑清晰,表达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广大网友都觉得她说的有理、有礼、有节。大家对她的控诉都表示支持,让广大网友产生了共鸣。

后来才知道,这位小姐姐是一位硕士,读书读了20年。

那些经历过时间检验的书籍,通常在文章表达方面堪称巅峰水准。我们阅读微博上的文章,与阅读一本书籍,是两种不同的体验。书籍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解释清楚。

阅读书籍,也是一种体能锻炼。这让我们从书籍中,打磨和锻炼语言能力。如何将自己的需求或者是思路表达出来,是职场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而直击事物本质,语言精练,是我们在职场中提高共鸣的关键。

京东将裁掉三种人,职场中的我们,多读书才能避免成为被裁的人

如果一个人熟悉了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就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我们可以了解自己,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我们从不同的书籍中,可以体会不同人物、不同事物的情绪。这就会提高我们与他人的共鸣能力,会让我们可以更加好地体会他人的情绪。

越是能理解他人的人,越能够受到他人的喜爱,朋友也会越多。也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公司等集体内部业绩的好坏,也与共鸣能力有关。

阅读是让我们提高共鸣能力的有效途径。

读书要掌握这个关键点

多读书可以锻炼我们的大脑,但该如何读书呢?有人会说,职场的我们,除了上班之外的时间,即使有时间读书,但仍然无法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这需要我们掌握这个读书的关键点:我们的大脑更喜欢杂食,也就是我们要不分领域地阅读。很多人都只看自己领域的书籍,认为这样才能让自己更专业,其实不然。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有个叫木村秋则的果农,想要培育出不需要农药的苹果。他最初只是关心叶子和树干上的病虫害问题,想尽办法,但仍结不出果实。

当他即将放弃的时候,突然想到,他从来都未关心过土壤!从此他开始培育起野草茂盛的松软土壤。而现在的果树,也确实能够结出果子了。他这一事迹,被编写成书,成为了一本畅销书,并被拍成了电影。

其实读书也是类似,我们无法预知哪个知识点,会对我们的工作有帮助。但大量读书,会让我们的知识土壤更加丰富,发酵成为优质土壤。

京东将裁掉三种人,职场中的我们,多读书才能避免成为被裁的人

作者茂木健一郎自己,就是杂食阅读的践行者。他从小就喜欢关于UFO的书籍,也喜欢描写灵异照片的书籍。稍微长大一点,他开始喜欢阅读纯科学的书籍。

而正是基于此,他开始选择什么是自己更感兴趣的。他选择了科学,现在成为了脑科学家。但他仍然会阅读关于灵异照片的书,这让他对这一领域仍保持着热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知道哪个方面,会对我们的工作有更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阅读不同领域的书。

除此之外,即使同一领域,我们在阅读时,也需要找到不同的书。因为不同作者写作的角度不同,而我们需要了解各个角度。从不同角度,摸索出自己所要寻找的答案,培育出新知识。

职场中的我们,需要与时俱进。要与公司共同进步,更需要与行业共同进步。而能够让我们不被淘汰的方法,也只能是不断学习。而学习的方法,是读书。

无论是阅读书籍,还是阅读领域相关的论文,无疑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能力。只有我们的能力不被淘汰时,才能让我们成为不被时代抛弃的人,成为对公司、对行业有价值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脑科学   多巴胺   广度   土壤   共鸣   大脑   高度   事情   员工   领域   能力   书籍   知识   公司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