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二胎家庭现如今已经十分普遍,甚至在很多家庭中三胎的计划已经摆到了桌面上 。

父母脑子里构建着几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时的场景,他们所想象的完全是一幅幸福,充实又和谐的未来。

但实际上的情况却和父母所想完全相反:

“不知道为什么,老二一出生,老大突然就像变了个人,不是特别黏人就是爱答不理,本来照顾老二就够累了,老大还来添乱,真不让人省心!”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像这样的吐槽在一些育儿网站上屡见不鲜。

在他们口中,老大就像个阴晴不定的人,没有原因,毫无征兆的就变成了让家长“不省心”的孩子。

如果小孩子能上网,应该会当场气哭吧。

我想问一句,作为一个家长,你真的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改变究竟是因为什么吗。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大让小”观念根深蒂固

我有一个表弟,在我小时候,只要一家人聚到一起,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

所以每次我的东西都会有一部分到弟弟那里。

如果弟弟是那种乖乖的讨人喜欢的小朋友,也许我还会稍微欣慰一点。但我弟弟偏偏是个熊孩子,拿到我的东西反而还要和我嘚瑟,又吐舌头又做鬼脸。

我喊:凭什么不是弟弟东西分享给我?

我爸:他小!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我一脸黑线,这句话的逻辑到底在哪?他年纪小所以要让着他,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为啥要放到一起说?真的不是为了向着他而找的借口吗?

当时年纪尚小的我一边哭哭啼啼一边脑补出一场被从孤儿院领养回来的大戏。

每一次的家庭聚会我都会大吵一次,但每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直到吃瘪次数太多了,发现没有人向着我我才死了心。

当时的我直接把自己手里的遥控车往地上一扔,喊:什么破玩具,我根本不喜欢。

从这之后每次遇到的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都会被我以不喜欢为由,扔给弟弟。

把自己不喜欢的扔给别人总要比被强迫送给别人要有面子吧。

和弟弟吵架这个事情随着我精神世界的投降才算“彻底结束”。

为什么加引号呢?因为事情本身虽然结束了,但是那种憋屈感我现在回想起来还会直冲脑门。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要是说小时候我是因为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才会感到不平衡,那现在心里的不开心就只是因为家长的偏心。

相信这种事在很多二胎家庭中都发生过,年龄越小越吃香。

前不久一部名为《我的姐姐》的电影取得佳绩,和许多观众都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就是高票房的一大原因。

片中的姐姐就因为父母的偏心,对弟弟充满了敌意。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其实仔细想想,“大让小”这话本身没有错,这本就应该是手足之间应该体现出来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

不少父母在对孩子的“分享”教育上也是深受这个故事的影响。

可这些父母却搞错了一件事情:并不是强制孩子分享就能当做孩子习得了这个美德。

只有老大本身是自愿的才能充分体现“大让小”这种美德,当这句话以“命令”的性质从家长口中说出来时,后果就不同了。

被强迫的“美德”根本就不算成功教育。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当父母“引经据典”用孔融让梨的故事直接要求老大去让着老二时,是否考虑过两个孩子的想法呢?

老大是不是真的愿意分享,而老二是否又愿意被分享呢?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老大觉得父母更喜欢老二,觉得老二抢了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和爱,而父母的做法;而老二不仅不会感激哥哥,反而会觉得哥哥就应该让着自己。

这一来二去,不仅没让孩子们懂得谦让,反而会在两个孩子关系之间留下疤痕。

老大要是因此产生逆反心理,不用说这一件事了,以后什么决定都会跟你反着来,得不偿失,老二如果一直是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在向“熊孩子”的路上前进。

父母的偏心对两个孩子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教育的基本是对孩子的尊重,如果连尊重都做不到,教育怎么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呢。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两颗糖”和“一百颗糖”

傅首尔曾在脱口秀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一个孩子手里有一百颗糖,他怎么会介意分享,但当他手里只有两颗糖,你又凭什么要求他大方。

这句话道出二胎家庭中的另一个问题——家长对老大的习惯性忽视。

现如今,二胎家庭中的老大的生活质量完全比不上独生子女。

在我姐生了二胎后,我六岁的小外甥就在短短一年之内认清现实,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以前画完一幅画还要叫姐姐过来欣赏,现在喊好几声,姐姐都只是答应,但是却腾不出手,毕竟二娃十分娇气,一动就哭。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有天运气好,二娃自己睡着了,姐姐看到自己乖乖画画的小外甥问:“这次咋没叫我呀?”

小外甥却大手一挥,无所谓的说道:算了吧,她一个人你都管不过来呢,我就不添乱了。

我姐把这件事跟我妈说了之后,我妈连声夸小外甥长大了有个当哥哥的样子了,可我看了看正在一边自己玩着拼图的外甥不免开始心疼起他来。

六岁的小朋友,幼儿园才刚毕业,本就是无法无天的年纪,现在却因为妹妹的到来而不得不变得懂事起来。

不知道在小朋友看到妈妈天天围在妹妹身边的时候,心里是不是真的像他所表现出来的一样满不在乎呢。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好在姐姐平常的时候总会用实际行动去补偿他,小外甥在这种环境下还是过的很开心的,但其他一些家庭却不是都如此。

因为大多数孩子的占有欲还是非常强烈的,对于二胎的到来更是十分敏感,再加上父母对孩子心理方面不是十分重视,在平常不免会冷落了老大。

被冷落的结果就是老大把原因都归结到了二胎身上。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老大的小心眼不懂事,反而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害怕的是什么。

把老大当做第一个家庭的成员,认真考虑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

我们应该告诉老大的是,生二胎并不是为了让弟弟分走你的爱,而是让这世界上又多一个人来爱你。

在他们有了家庭安全感归属感后,对待二胎的看法就不会敏感了。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兄友弟恭”才应该是父母的追求

但我们现在的要求都只针对于老大,只讲兄友不讲弟恭。

“你是哥哥,少吃一份没啥。”“弟弟小,你的玩具就送他吧。”像这种话,每个字都透露着对哥哥姐姐的不公平。

就像前文所说,谦让,有爱是体现长幼之爱的做法,但谦让和没有原则纵容忍让是不一样的。

《少年说》中,当小女孩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着爸爸偏心妹妹的时候,爸爸都只会说一句:她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

让很多人不解的就是这句话,为什么同样都是孩子,就因为我比他大了一点,我就要懂事而弟弟或妹妹就不用呢?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只教大的谦让,不教小的听话,长幼之间哪来的爱可言呢?

父母的这种“大的吃点亏没关系”陈旧观点早就应该改变了。

古人讲,兄友弟恭。

哥哥和弟弟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才是真正良好的关系,而这也应该是二胎家庭父母所追求的目标。

话说回来,家长也是人,也有精力有限的时候,一个孩子就已经困难重重了,更何况两个孩子呢。

家庭里的“一碗水”有那么难端平吗?

有了二胎,对老大的关注也不能减少,甚至要比原来更多的进行沟通。

毕竟有了二胎后老大面对家庭结构的改变还是有一定的心理落差的,而沟通的过程就是对老大精神上的一种安慰。

就算实在觉得辛苦,没有多余的精力来陪老大,也要和老大说明白,给他营造一个还有人在乎他想法的氛围。

这是最低标准,如果觉得自己做不到一碗水端平,那就不要做生二胎的决定,这反而是对老大的负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家庭   都会   谦让   偏心   美德   懂事   小朋友   弟弟   哥哥   姐姐   家长   父母   妹妹   东西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