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近些年来,不管是学校、社会还是教育部,对学生体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课间的课间操或者集体慢跑每天都少不了,体育课更是每周都有

除此之外,不仅期中期末都要体育测试,而且中考高考的体育成绩所占比例逐年加大。

面对教育部对学生的体育方面如此的看重,孩子们也都在考试的“压力”下开始运动。

虽然大家运动原因并不是单纯为了身体健康,不过也算让孩子们动起来了,国内的体育教育好歹也算是在进步中。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不过,最近却有一些声音表示希望取消体育中考,支持的声音还不小,而支持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为了给文化课的学习腾出时间。

其实“体育课为文化课让路”这种想法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因为在我印象中,学习生涯中上体育课的次数屈指可数。

被占课就是体育课本来的命运,要是上体育课前没有主科老师捧着卷子过来,我们都不习惯。

老师们一开始还费劲巴拉的找各种不一样的理由和学生们解释,让占课看上去更自然些。

但是后来可能感觉没人信了,所以干脆破罐破摔了,拿体育老师生病了这个理由一用到底。

所以,这12年的学习生涯里,体育老师的脸我都没认清过。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相信不仅是我,所有的学生们都曾经经历过被占课。

现在的学校里,“小胖墩”越来越多,初中学校的男生各个都是一米八,可引体向上平均下来连三个都没有。

前些日子,初中一男生跑一千米猝死的新闻被各个app推送。

孩子们的体能越来越差了。

即使教育部一直宣传体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也多次禁止占体育课,但这种“文化大于体育”的做法依旧存在。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体育在教育链的最底端吗?

学生本人

“体育课对学生来说不是必须的。”

同意这种说法的其实不仅有老师家长,甚至连学生自己都是默认的。

确实,要是只看高中的时候,学生们对待体育课有多热情根本就不用多说,被占了体育课之后,恨不得当场和老师来一场辩论。

但是当你把目光往后移,看一看大学生的体育生活,这光景绝对和高中不一样。

好多人都说,高中过去之后,大学体育课就随便上了,没人会占课,你想上几节上几节。

但事实却是,尽管没人占课了,但体育课依然没人上。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作为一个刚毕业不久的人,对大学的体育课真是满满都是阴影。

当时年轻,选课从来都不看学习内容是什么,选个排球课,结果每次正式上课前都要绕着操场跑好几圈。

等一开始的新鲜感被消磨殆尽,跑圈、颠球都开始偷懒了,最后干脆和老师说自己有常年的慢疾病,心里想着“还是找个阴凉地方玩手机香啊”。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除了正常课程,八百米测试同样令人心累。

初中高中的八百米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三分二十秒轻轻松松,同学对我投来羡慕的眼神,体育老师对我更是青睐有加。

到了大学跑个八百,浑身像糊了浆糊,老师在后边拿着计时的本子追着我打都才跑了个六分钟,就算这样,跑完结束还都喘的翻白眼。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同样是上课,同样是跑八百,甚至看上去高中时候要更费体力一些,结果高中精力充沛,到了大学却没了活力.

其实高中的体育课同样累人,但区别就在于高中那时候最累的是学习,和学习一比,体育课的累算个屁,只要能离化学方程式远一点,再累都是天堂。

学生们想要的并不是运动,他们也并不喜欢运动,他们只是想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光明正大不学习的理由。

说白了,只要有其他选择,运动才不是“必需品”。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老师

对于学生的主科课老师来说,他们眼中的体育课就等于没人认领的45分钟。

体育课是什么,不如把这时间用来做数学题,我的教学任务还没完成呢,体育课就算了吧。

其实说到底还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不管是小升初、中考还是高考,文化课的成绩都是最重要的一个。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当然,体育成绩也是有的,但占比很小。

就算八百米成绩没达到满分标准,多背两首古诗词,在文化成绩里就补回来了,背古诗和练八百哪个更简单更轻松就不言而喻了。

而在应试教育下影响下,不管是主科老师还是被占课的体育老师看来,把练体育的时间交给文化课,多学习对学生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家长

老师和家长作为学生的主要教育者,想法大多是同步的,对体育课的看法也是如此。

就像前文所说,老师在学校占体育课,家长在家为老师的做法鼓掌。

我妈不止一次这么和我说“体育课不就是玩吗?”

不管我怎么和她说上体育课有老师教我们专业知识的,她都坚定的觉得上体育课等于玩等于不学习。

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更是成了“文化课代替体育课”观念的催化剂。

“你看看你那成绩,还想着玩?”每次我的争辩都会让我妈补上这一句。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体育等于“健康”

电视剧《小欢喜》中,学霸丁一跳楼,学业压力和家庭压力成了罪魁祸首,无处发泄的痛苦也成了让他走上绝路的最后一根稻草。

压力在学习生涯中是最为常见的,适当的压力能让人达到最大功效的触底反弹,而过度的压力却只有害处。

当学生整天都埋在书堆中,连爬上岸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时,一直紧绷的弦很容易就会断。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体育课的存在不仅是让学生增强体质的课程,也是学生在题海中的一个小木筏。

挣扎累了,小木筏就是个休息之地,在上边养精蓄锐,为下次下海成功上岸做准备。

在我印象中的体育生,阳光,积极向上,对待挫折能更加坚定,这些品质要说和练体育没关系也是不可能的。

练体育就离不开累,流汗是常态,流血也很普遍。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每次训练之后,楼梯都成了体育生们最讨厌的地方,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像小儿麻痹症一样向楼梯尽头走去。

经过这些又苦又累的训练,学生的体质更好了,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受挫折忍耐力也随之提升,修身养性就是如此。

有了这样的品质,学习上也不会差。

学习作为一个苦差事,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适当的运动就是良好心态的来源。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让体育变成学生的“必修课”

目前,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甚至学生自己,对体育的教育并不十分重视,人们从思想观念上的改变最为重要。

现在初中的体育成绩已经和主科课同分,这样的改变无非就是让人们不得不开始重视体育。

这样长久下来,人们看到了体育对学生的好处后,学生的运动就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思想上的改变水到渠成。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除了观念的改变,身体力行最重要。

学校里,主科老师首先能做到把体育当成“必修课”。

除非体育老师真的生病了,否则还是让学生在学习之余锻炼锻炼身体,放松精神,给自己充充电。

不要再拿给孩子补课当说辞了,制定的课表就是为了在这个规定的时间,教会学生知识。

规定的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还要占用学生锻炼体能健康的时间,这是不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而对于体育老师来说,“学生学业要紧”想法和主科老师是一样的。

但作为一个更专业的老师,应该更加清楚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遇到想要占课的主科老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拒绝占课才是对学生的负责。
而对于一些不喜欢运动的同学来说,老师应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开展趣味运动会就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体育课被占是为学生好?其实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除了在学校的体育课之外,在家里的运动也不能落后。

放假的时候,孩子在家里的娱乐全靠游戏电视一类的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更是没有半点好处。

这种情况下,家长应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走出房间,营造一个阳光,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体育课   主科   教育部   学生   体能   文化课   家长   初中   压力   成绩   高中   老师   孩子   时间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