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一周之前,各个学校已经正式开学了,学生们也都在一周的学校生活中步入学习的正轨。

但是,前两天一个小学老师却说出了这样一件事。

这名老师是教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在开学第一天,老师把学生安排的井井有条。

晚上放学时,老师在班级里说明了每周的值日安排,老师尽量在一周里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班级的卫生和秩序的管理。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就放了学,谁知当天晚上就有家长取得了老师的联系方式要提意见。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家长说,千万不要让自家孩子做卫生,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爷爷奶奶要是听到孩子在学校干活一定会生气的。

老师和家长解释孩子在学校的值日是学校的集体活动,不参加说不过去。

但是家长再一次语出惊人,说,如果一定要做值日就打电话给家长,家长下了班就会替孩子做值日。

这还没结束,之后两天里,孩子的爸爸姑姑都和老师谈话了,主题都是一个,那就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值日。

看完这个事情的我满头问号,实在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后代,连做个值日都会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如此上心。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虽然最后老师还是耐着性子为家长们解释,家长最终也同意孩子参加学校的值日,但是我突然觉得老师好难,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家长。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不只是小学,在其他学校也都发生过。

家长用各种理由要求老师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任何受累的机会,在他们的眼中,孩子去学校只要学习就好了,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重要。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只要老师坚持说孩子必须要参加这种活动,家长就会以老师的做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为由,和老师大吵大闹。

在我看来,这样的家长除了不讲道理之外,手确实也伸的有点长。

孩子是你的,这没有错,可是也没必要连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也要插一手吧,老师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要是家长总是把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管上一管,那么孩子的校园生活,包括以后步入社会都有不少的影响。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蜜罐里的孩子

其实在不少家长的眼中,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就是学习,也只能是学习,任何其他事情的出现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学习。

不仅如此,一些家长还觉得学校的一些活动太累了,学习是脑力劳动,更轻松一些,参加其他活动根本就没有必要。

所以总得来说,家长不想让学生做学习之外的事情的原因有两个:

1、家长认为这些事情影响孩子的学习。

2、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确实,现在的教育机制属于应试教育,除了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对考试没有一丁点的好处。

在这些家长的眼中,不管是日常活动做值日、社会实践、运动会,还是学校的课程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只要是和学习无关的都应该取消。

在他们看来,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花时间培养他们的素质就是落后在了起跑线。

但现在家长应该清楚,素质教育如果只靠社会的宣传和学校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家长自身不改变思想,素质教育举步维艰。

家长应试教育的思想十分牢固,再加上社会上有很多其他原因,想要立刻改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还是不太现实,靠时间来过渡才会有效果。

所以,家长怕学校活动影响学习的想法也只能靠家长们自身的应试思维慢慢改变才能消失了。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而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成了家长们最大的问题。

这些家长把孩子当成小皇帝,不仅在家惯上天,在外也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和规矩,只想着孩子还小,受累吃苦什么的根本不需要。

就拿前文的家长举个例子,孩子已经上了小学,按理来说孩子应该早就可以自理。

但是家长连值日都不让孩子做的要求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孩子到底有没有自理能力,又能不能在学校独立生活学习。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当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吃苦而要求老师对其进行特别对待时,孩子之后无非就会有两种可能:

一种孩子不擅长交流,在知道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后并不会多说什么,会按照家长所说继续学习。

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今后都不会参加任何有体力劳动的活动。

只会学习,不会其他,自理能力差是一定的。

不仅如此,像这种需要在学校进行体力劳动的活动一般都是和同学一起的,这种活动不仅仅是只有自己的付出,更多的是会从其中获得集体荣誉感。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但是如果一直听从家长的话而放弃这类“没用又辛苦”的活动,学生就会缺乏集体归属感,和同学间的相处就有了些隔阂。

试想,当其他同学都在为班级的卫生流动红旗而努力打扫卫生,又或者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得荣誉,只有你的孩子在场下看着,想必同学和孩子自己都会不舒服。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孩子本身是一个非常要强爱面子的人,当家长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和老师提出这种要求。

在孩子看来,家长这种做法让他在同学面前成了要被特殊照顾的一员,这就是不尊重他的表现。

有些孩子是愿意参加这种集体活动,但是在家长的做法之下却成了班里同学眼中的“大少爷”,被同学异样眼光看待。

当孩子们自己没做什么,却也因为家长的做法要受到不同眼光的审视,心理自然会不舒服,面对家长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很多不满,导致叛逆心变强。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但是不管怎么说,不管孩子是会变得叛逆还是自理能力变差没有集体荣誉感,最后影响的都是孩子。

家长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影响着孩子正常的生活,这样真的好吗?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家长放手,孩子才能飞得高

其实不只是在学校,孩子在各种地方都会受到家长过分的“爱”。

我小的时候就因为有一次自己独自骑车外出,回家就被爸爸揍了一顿,原因是车那么多万一被撞到了呢?

还有在不少孩子在家主动刷个碗都会被父母拦下来,抢过去自己刷。

那条路我都走了好几年,我都没发现几辆汽车,为什么我一骑车出去爸爸就认为我要被车撞了呢?

孩子们在家刷个碗是能多累,家长为什么连这种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做呢?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其实说到底,家长太把孩子当回事也太不把孩子当回事了。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能力,也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有些家长心疼孩子,不想让孩子吃苦。

所以导致现在的一些孩子尽管有能力,却不被认可,这不让做那不让做,有能力也等于没能力。

而另一些孩子本身没有能力,家长还舍不得孩子锻炼、吃苦,孩子自然就得不到发展。

孩子做自己的事在家长的眼中就成了没有必要的事情。

前两天开学,网上爆火了一张图片,图上是十几个家长以各种奇怪的姿势扒着栏杆,看着刚刚进入学校的孩子。

姿势各异,但眼神全都透着不放心和舍不得。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不仅如此,一个晚上放学接孩子的视频也在这几天火起来。

视频里接孩子的家长堵住了一整条马路,整整过了40分钟,道路才疏散开。

而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来接学生的不止一个人,不少孩子的全家都出动了。

孩子第一天的上下学,家长不放心是人之常情,但是上面家长的做法也有些过头。

当孩子独自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替他做事,这样情况下的孩子又该如何成长?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岳云鹏讲过他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他问妈妈为什么自己家一直吃菜,而邻居家总有肉香。

妈妈没有回答,而是带他去了自己打工的工地,两个人搬了一整天的砖。

晚上,妈妈用岳云鹏挣到的50元钱买了一块肉。

吃上肉的岳云鹏突然就懂了,邻居家每天吃到的不是肉,而是苦,只有吃了苦的人才有资格吃肉。

家长管太多,不如让孩子自己飞

不吃苦,根本就没办法变得更好,只靠父母家人的帮助,成功只是一时。

一旦父母离开,所有成功的幻想就会消散。

关心爱护孩子没问题,但是关爱过度反而会适得其反,把孩子放在蜜罐里保护,而被罩在罐子里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走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家长   都会   不仅如此   班级   眼中   做法   爸爸   集体   事情   能力   同学   老师   孩子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