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心口不一,怎么回事?

孩子经常心口不一,怎么回事?

孩子经常心口不一。问他吃不吃饭,嘴上说不吃,可是真不管他了又闹,特别不高兴,眼神里能看出想吃。和朋友吵架了,明明想要和好,却总是嘴硬,说我才不要跟他做朋友。怎么回事?

——陈年旧事

孩子经常心口不一,怎么回事?

心,是一个人的内在,所思、所想、所感。口,是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所至,一眼能见。不光是孩子,很多成人也常常的心口不一,内在和外在不协调。就像天平,内外两端不协调,自然就会出问题,于是我们就很容易在情绪上、行为方式上、人际互动上等等方面,感觉出孩子的不良状况,甚至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是不是出了问题。


事实上,心口不一,源于我们成长历程中,自我安全感的构建。说到安全,安全让我们安心,不安全让我们担心害怕。当我们害怕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想要逃避什么。当我们害怕内心的那部分,被看到,我们就会用口表达相反的;当我们害怕内心所想,不被回应,或者是被看轻、被否决,我们就会用口,表达出与内心不一致的一面。


这就是心口不一的由来。


心理学上对安全感的相关研究认为,儿童早期依恋策略,对其行为和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依恋,主要来自于儿童早期与母亲、或者最主要的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当孩子内心确定,自己和母亲或主要照顾者之间,是相互关爱,不会被伤害或者抛弃时,孩子就获得了充足的安全感。


然而有些孩子,在年幼无知时,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了对主要照顾者的不信任,或者对自身安全性的一种质疑,比如主要照顾者总是在更换,让孩子无法确信有一个人是始终爱自己的;再比如母亲一边满足孩子想吃的需求,另一边却不断的责骂孩子,当初就不该把你生下来,让孩子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存在的意义……这些,都可能让这个孩子,内在感受不安全,并慢慢发展为后期的不良行为。


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策略的儿童,较容易接受他人建议,积极乐观的面对人、事、物,即便产生各类偏差行为,也很容易去改正,且这类孩子,较容易自我反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少逃避,多勇敢面对。而不安全型依恋策略的儿童,其行为导向则更容易有偏差和极端。当他们出现各类问题时,较容易走极端,不听劝,要求往东偏往西,这样的孩子容易把错误做到极致,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孩子经常心口不一,怎么回事?


如果孩子,或者某个成人,在成长历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矛盾的不安全依恋策略时,他们面对外部世界的应对,就容易出现心口不一。因为他们内心的声音在悄悄的说:别说实话,那样你很可能会受伤。


真的会受伤吗?其实不一定。但因为害怕他们不敢说出来。所以,作为父母,既然已经看出来孩子真正想要的,就要鼓励他说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害怕,孩子不敢说,鼓起勇气不容易,如果有一天,他终于敢于说出与内心一致的话语时,最需要的就是积极回应,让他更加坚定信心,自己是可以说实话的。


要特别留心,当孩子大声说我想吃饭,父母却嗤之以鼻:你也好意思吃饭?你想吃就能吃啊?这样,会将孩子再一次逼进死胡同,想让他再次重新建立勇气,就难上加难了。


还有一点,要留意孩子说“不吃”,这个心口不一,到底是在吃饭本身,还是情绪和心理上的。比如有些孩子说不吃,是在置气,他心里明明想要的是,我生气了,你们来哄哄我,却用吃饭的事情来侧面的表达情绪。这时候,父母不是要鼓励孩子说吃饭,而是鼓励他明确说出自己生气的情绪,正面表达情绪


[来看我]我是Ada,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催眠师。关注我的头条号,看更多家庭教育和心理类原创文章。有问题,欢迎留言提问哦[微笑]

孩子经常心口不一,怎么回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心口   孩子   偏差   家庭教育   外在   所想   不协调   安全感   害怕   内心   情绪   母亲   父母   策略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