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损失厌恶

浅谈损失厌恶

- 所谓损失厌恶,在我看来,就是面对同样的收益或损失时,因为其过程不满足得失预期,从而形成满意度落差,进而引发个人难以忍受的心理观感。而其中正向收益部分,如果不是相差太大,50和60元没有什么差别,但若负向损失部分,则是损失50和损失60的恐慌会不一样,越多越害怕。


损失厌恶是个人喜好的一种非常直接的体现,也是个人内心情感在收益和损失上的不同表现,我认为潜意识自我保护的本能。在很多时候,大家并不是真的在害怕损失,而是害怕损失所带来的负面情感。


看到知乎上有个非常好的例子来说明损失厌恶的实际应用的,个中感受大家细品。那个例子是这么举出来的:淘宝上有两个店家在卖同一款商品,其中一家是售价90元,邮费10元;另外一家售价100元,包邮。不知道大家是如何从这两个店家里做出选择的,作为买家的我,虽然理智告诉我们这其中的费用是一样的,但感性却诱惑着我包邮那家单价高质量好还包邮,最主要还在我筛选的包邮选项里。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抛硬币游戏,正面赢走150元,反面输掉100元,你会参与么?理智的人如果解读清楚了问题,一般会参与进来,并要求玩多次,因为大数法则告诉我们多次玩下来基本稳赚不赔。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会把焦点放在输掉的那100元上,那种痛苦远大于赢得了150元,所以参与的人并不多。


这两个例子都是说明个人在利益得失上损失厌恶的表现,大家普遍的会将损失的痛苦放大,并可以躲避,尽管从理智上分析,这其中不仅不会有损失,而且还可能更好,邮费10元聊一聊可能就少了甚至不用了,抛硬币多抛抛就亏不了,但短线眼光来看,感性上就是损失太大。


从我个人转换视角来看,损失厌恶更多的是情感上认为我有了,也因为已经得到了,不管是否应该,失去总会让自己感到失落,感受到内心沉重的打击。所以,我认为,损失厌恶有着非常奇妙的延伸,就好像发生在我朋友J身上的故事。J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踏入社会工作后一直期待能够得到老板的认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的情感都依托在了TA老板的身上。


有一次,J和我很激动的说,老板在会上说XX项目完成后给TA申请奖励。那之后,TA就没日没夜的扑在了项目上,各种封闭各种加班各种熬夜,连周末都交给了工作,近乎“007”,人很疲惫,但TA觉得很充实。在TA眼中,来之不易的老板奖励指日可待。


只是,虽然J很想把项目做好,但缺少一些做事方法论,最后的项目完成的非常艰难,一群人还因此累的够呛,付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辛苦。TA的老板在某次项目例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却毫不客气的数落了TA一番,奖励也没有兑现。


而在J看来,TA已经是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了,团队没有人比得上TA,而且项目也成功了,但老板却没有兑现承诺,还反过来数落TA。这让TA很伤心,在接下来的绩效评定期内,TA一直处于恐慌焦虑的状态,因为TA觉得,老板给的绩效会很差。


J的故事就是个人损失厌恶的真实案例,明明已经是自己个人成绩的东西,却因为一些小瑕疵,老板甚至因为过程的波动而否定了最后的成果。这让J很沮丧,甚至TA还萌生过想要离职的情绪,说明TA已近乎崩溃。


其实这里面损失厌恶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带有一种幻觉的色彩在里面,很多东西明明还不是你的,却想要据为己有;明明很多东西都带有大收益,却觉得损失很大;明明几种方案是一样的,却总觉得其中一种利益不均衡……有些“损失”我们的确避不开,不如学会理性判断,坦然接受,让自己看到这后面的本质。



大家好!

我是守护,我选择用不同的视角寻找不一样,我相信存在即合理,每个人都有他非凡的一面,需要去发现和学习!

我还在路上,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成长,走过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比得上   厌恶   损失   店家   邮费   硬币   得失   恐慌   收益   理智   例子   害怕   老板   项目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