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治”和“治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李崇军/文  摘自《辩证养心》文稿

一、“人治”和“治人”的共同点。

1、“人治”和“治人”都有一个“人”字,由此,人们需要理解、把握或解决好“人”的问题,如有人性、人心、人思、人智、人格、人品、人德、人情、人才、人和、人际、人需、人财、人气或人祸等问题。

2、“人治”和“治人”都有一个“治”字,由此,人们需要理解、把握或解决好“治”的问题,如有治山、治水、治天、治家、治国、治世、治理、治安、治疗、治标、治本、统治、整治、惩治、处治或政治等问题。

二、“人治”和“治人”的不同点。

1、“人治”和“治人”的广度不同。(1)“人治”的广度,其一,人们在与大自然斗争中,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都是“人治”的体现。其二,一个人在家庭中,与配偶、亲人或亲戚如何把关系搞好、把房屋建好、把饭菜整好或把孩子管好等问题,都是“人治”的体现。其三,一个人每做一件事、每解决一个矛盾问题或每做出一定成绩等,都是“人治”的体现;(2)“治人”的广度,其一,“治人”是对人民、友人、敌人、恶人、坏人、犯人、小人、病人、固执人、错误人、暴躁人或变态人等的统治、政治、惩治、德治、法治、整治、治疗、治服或治理等。其二,“治人”是对人对己的养心、养德、养生、领导、管理、监督、教育、关爱、尊重、理解、帮助、支持、合作、服务、敌视、打击、报复、暴政或仁政等。

2、“人治”和“治人”的深度不同。(1)“人治”的深度,其一,“人治”的源头较深,凡是“人治”都源于人的心理、思维或思想活动。其二,“人治”的内涵较深,凡是“人治”都有一定的商情、德商或智商等内涵。其三,“人治”的矛盾问题较深,凡是“人治”都有客观和主观、外在和内在、历史和现在、积极和消极、主动和被动、创新和守旧、有理和无理或有效和无效等矛盾问题;(2)“治人”的深度,其一,“治人”的信服度,让人“不服”、“口服心不服”或“心服口服”。其二,“治人”的标本度,起到了“治标”、“治本”或“标本兼治”作用。其三,“治人”的执行度,一个人做事反映出“执行力较弱”、“执行力较强”或“执行力非常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不同点   仁政   德治   人祸   标本兼治   暴政   养心   守旧   人心   心服口服   广度   共同点   内涵   深度   矛盾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