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丛林法则”走出,又走入“人间乐园”

                李崇军

无论是西方人、东方人,还是南方人、北方人都应当从“丛林法则”中走出,又走入有爱心、有善心或有良心的人间乐园。

至此须问,有爱心、有善心或有良心的人间乐园在什么地方?首先在人的心中,只要一个人对家庭、对社会或对世界心存“仁爱”之心、施行“仁政”,然后就能用自己的双手建造起“人间乐园”。一位前苏联人索尔仁尼琴渴望有这样的“人间乐园”。至此,我们看一篇网络佚名文章《儒学备受推崇的原因》,内容摘要:

儒学主张以德正心、以德修身、以德立教、以德治国,以德治天下,对道德推崇备至,可以说儒学就是道德之学。

儒学之所以如此推崇道德,是因为儒学认为人是道德的存在,道德是人的本性,人的生命意义与存在价值均存在于道德中,孟子所谓“人禽几希”就是因为人有道德而动物没有道德,如果人不按自己的道德本性生活,人就降到了动物的存在,人的生命就丧失了意义与价值。

此外,在社会生活层面,道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如果社会生活中缺乏道德,人类良好的群体生活就不可能,人类相处的规则就会变为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人类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动物社会”,也就是变成儒学经常说的“强凌弱、众暴寡、智诈愚、勇苦怯”的“无道”社会,这样的社会必定不可能长期存在,一定会崩溃,人类不可能过上稳定和睦的社会生活。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儒学非常推崇道德,把道德看作是维系人类群体生活的纽带和建构社会生活的基石。

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索尔仁尼琴被驱逐到美国,在美国住了很长时间,但他反对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冰冰的法律关系,又反对苏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险恶虚假的权力关系,他渴望的是俄罗斯东正教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温情脉脉的人伦关系。这也是儒家所渴望的人际关系。

儒学要建立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温情的社会,而不是被权力、法律、商品、金钱、科技支配的冷冰冰的没有情感的社会。

该篇文章反映了儒学的一些思想,讲述了社会生活不能没有道德的道理,提出了人类社会应当“建立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的社会,而不是被权力、法律、商品、金钱、科技支配的冷冰冰的没有情感的社会。”

该篇文章给人启示:人类社会的“人间乐园”需要用“儒学”思想来构建,构建的基本框架要打破“丛林规则”,建立起“充满仁爱温情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正心   东正教   丛林   人间   乐园   篇文章   儒学   善心   仁爱   社会生活   温情   法则   道德   人类   关系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