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胜与战略理念

李崇军


在军事上,决定胜败有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战略战术。在此,我们看一个历史故事《调停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韩、赵两国发生战争,双方都派使者到魏国借兵,但魏文侯一口拒绝了。两国使者没有完成任务,怏怏而归。当他们回国后,才知道魏文侯已分别派使者前来调停。韩、赵两国国君感激魏文侯化干戈为玉帛的情谊,向魏文侯致谢。

韩、赵两国力量相仿,都不可能单独打败对方,都想借助强国魏国的力量。在这种情形下,魏国的行动关系到韩、赵之战的胜负。魏文侯没有介入两国之争,而是以第三者公平的立场加以调停,战争变成了和平,从而使魏国取得三国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当双方相争时,第三者越是不介入,其地位越是重要。当他以置身事外的态度进行仲裁时,更能显示其权威性。一个高层管理者,很多时候也需要一种置身事外的艺术。

该历史故事给人启示:在战争中、军事上取得胜利,并非一定要付诸武力,审时度势,注重战略战术,能以和平的方式、不战而胜。

在军事上,不战而胜是善者之为,古代兵书《孙子兵法·谋攻篇》讲:“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其意:在军事上,即使百战百胜,并非是最好战法以及最好指挥官;只有不战而胜,才是最好战法以及最好指挥官。因此,作为指挥官不但要考虑战术战胜敌人,更要考虑战略不战而胜。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经济、文化、领导、管理、教育、监督或其他,都要尽量做到不战而胜,应当树立的战略理念:只要能用和平方式取胜就不用战争方式取胜,只要能用合作方式取胜就不用竞争方式取胜,只要能用协商方式取胜就不用对抗方式取胜,只要能用讲理方式取胜就不要用强迫方式取胜,只要能用奖励方式取胜就不用惩罚方式取胜,只要能用退让方式取胜就不用争抢方式取胜,只要能用巧妙方式取胜就不要用愚笨方式取胜,只要能用柔软方式取胜就不用强硬方式取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不战而胜   魏国   国君   孙子兵法   战略战术   百战百胜   战法   置身事外   指挥官   能用   使者   和平   理念   战争   战略   方式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