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理解“标”和“本”

李崇军  摘自《辩证养心》文稿 每日一文

(1)树根是“本”树干是“标”、树干是“本”树枝是“标”、树枝是“本”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标”、果实是“本”树苗是“标”。

(2)源头是“本”源尾是“标”、原因是“本”结果是“标”、内容是“本”形式是“标”、内涵是“本”外延是“标”、内在是“本”外在是“标”、内部是“本”外部是“标”、本质是“本”现象是“标”、特性是“本”特点是“标”、基础是“本”上端是“标”、基层是“本”上层是“标”、大局是“本”局部是“标”、整体是“本”细节是“标”、主要是“本”次要是“标”、必然是“本”偶然是“标”。

(3)客观是“本”主观是“标”、主观是“本”心理是“标”、心理是“本”思维“标”、思维是“本”思想是“标”、思想是“本”观念是“标”、心态是“本”态度是标、想法是“本”方法是“标”、方法是“本”言行是“标”、言行是“本”成败是“标”、成败是“本”祸福是“标”、祸福是“本”命运“标”。

(4)历史是“本”现实是“标”、生存是“本”消亡是“标”、固定是“本”灵活是“标”、献出是“本”索取是“标”、创造是“本”回报是“标”、守旧是“本”创新是“标”、创新是“本”发展是“标”、深厚是“本”浅薄是“标”、隐秘是“本”现显是“标”、作用力“本”反作用力是“标”。

(5)道是“本”德是“标”、德是“本”品质是“标”、品质是“本”言行是“标”、言行是“本”得失是“标”,得失是“本”苦乐是“标”。

(6)教育是“本”人才是“标”、人才是“本”管理是“标”、管理是“本”监督是“标”、监督是“本”质量是“标”、质量是“本”服务是“标”、服务是“本”信誉是“标”、信誉是“本”。

(7)人心是“本”领导是“标”、领导是“本”管理是“标”、管理是“本”秩序是“标”、秩序是“本”成败是“标”、成败是“本”存亡是“标”。

(8)生命是“本”健康是“标”、健康是“本”名利是“标”、名利是“本”祸福是“标”、祸福是“本”人生是“标”。

(9)条件是“本”爱情是“标”、爱情是“本”夫妻是“标”、夫妻是“本”婚姻是“标”、婚姻是“本”孩子“标”、孩子是“本”家庭是“标”、家庭是“本”悲欢是“标”。

  (10)病源是“本”病人是“标”、病人是“本”病症是“标”、病症是“本”病态是“标”、病态是“本”医生是“标”、医生是“本”诊断是“标”、诊断是“本”医疗是“标”、医疗是“本”疗效是“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祸福   树干   病症   病态   言行   名利   得失   树枝   成败   果实   主观   秩序   信誉   思维   品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