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反应思维慢?不能仅靠成绩区分学生,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

学校成绩是一种没有原则的制度。用一种正确的制度和一种错误的制度去开展教学工作,毫无疑问用正确的制度去开展教学工作的人会取胜;用错误的制度去开展教学工作的人会失误。大家还记得田忌赛马的故事吗,改变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赢得赛马的胜利。在教育竞争以“北清率”为考核指标日益激烈的今天,虽然我们不能保证那些第二批、第三批录取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高中学校在竞争中长期获胜,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保证让那些第二批、第三批录取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高中学校在一段时期以内,在竞争中获胜并成为创新教育的开拓者。

学生反应思维慢?不能仅靠成绩区分学生,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采用的“学校成绩”概念是“表示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与创造力传统测量法的“学校成绩”概念是全同关系。
遵循创新“隔行不隔理”的共同规律,利用移植创新法,我们把“速度×时间=路程”这个公式移植到学校成绩这个问题上来,“思维反应速度(即:学习效率)×学习时间=学校成绩(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在模拟考试中,学校成绩和学习时间(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用去的时间)是已知条件,只有学习效率(思维反应速度)是未知条件。所以,“思维反应速度=学校成绩÷学习时间”,这就是测量或评估创新潜质的方法。

学生反应思维慢?不能仅靠成绩区分学生,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

检验这个方法是否正确,方法是:径赛用“时间”来计算比赛成绩,但是在径赛中所有参赛选手所跑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过去的“学校成绩”不准确的地方在于缺少了“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用去的时间相等”这个“条件”,而以“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计算学校成绩。由于放弃了“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用去的时间相等”这个“条件”,等于是放弃了选拔评价人才的原则。一种没有原则的制度,是一种无效制度。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的创造力测量始终不准确和我们的教育改革始终不到位的原因。

学生反应思维慢?不能仅靠成绩区分学生,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

由于“用学校成绩除学习时间计算思维反应速度”的人工操作比较麻烦,要想准确计算过去的“学校成绩”,即:保持用“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的方法来计算“学校成绩”,必须保证、坚持“学生在考卷上所答对的分数用去的时间相等”的原则。所以,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出大量的题,让上、中、差三个等级的学生在统一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都答不完,没有时间坐在凳子上仔细检查,然后再用“分数”计算学校成绩。这个“分数”已经不是“题海战术”的“分数”,而是计算的不同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即;学习效率,与过去的“分数”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学生反应思维慢?不能仅靠成绩区分学生,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

“用学校成绩除学习时间计算思维反应速度”的机械操作是:无纸化考试已经在驾考、人事制度改革中广泛运用,将“思维反应速度等于学校成绩除学习时间”输入电脑,按“思维反应速度和学校成绩相等并列计算思维反应速度,思维反应速度和学校成绩不相等以思维反应速度快计算思维反应速度,思维反应速度相等学校成绩不相等(不及格以下者)以学校成绩高者计算思维反应速度”的原则筛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就可以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建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对象大数据系统》,便于发现人才。

学生反应思维慢?不能仅靠成绩区分学生,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

以思维反应速度计算学校成绩并作为创新潜质评价标准的目的,一是为了从小培养青少年雷厉风行,不拖拉磨蹭的习惯。让青少年在任何挑战面前,都能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然后把事情完成的既圆满又漂亮。二是把思维反应速度慢慢地调整到发明创新的状态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径赛   思维   成绩   拔尖   教学工作   测量   分数   反应速度   原则   条件   高中   制度   时间   方法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