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作品表面,更要深入课程内部,实现创收

评审中小学生发明作品的导向不能以结果为导向,应该转变为以创新教育的过程为导向,因为单纯追求以评审发明作品的结果为导向,不以创新教育的过程为导向,从评审发明作品的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标准或从查新的角度来讲,发明作品获奖的难度大,很容易让科技辅导老师为了单纯追求发明作品的质量,为了获奖而产生很大的思想包袱和精神压力,不利于科技辅导老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有再多的老师进行探索或为此“牺牲”,最终也只是两个字:“失败”。创新教育只能落得个“不好”,是个“伪命题”的名声。

创新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作品表面,更要深入课程内部,实现创收

可能这里面有很多科技辅导老师感到委屈,认为我们对基层科技辅导老师不理解。科技辅导老师在学校不爱重视,学校不给课时,不给生源、不给经费,工作任务和绩效都无法落实,怎么去做创新教育的过程?都是偷偷摸摸牺牲个人时间、精力,经费去搞小发明来参赛,参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奖,然后好回原单位进行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好领工资和奖金。如果不能获奖,整个一年的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都落不到实,工资和奖金都无法保障。

创新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作品表面,更要深入课程内部,实现创收

事实上,这种做法,即使获得了奖,回到原单位也不会受到重视而只会被轻视。与其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经费去做发明作品参加比赛和做学校领导的工作花费的时间、精力、经费差不多。如果能做通学校领导的工作,在学校开展创新教育,重视创新教育的过程,在创新教育中重视发明作品,在创新教育教学上藐视发明作品,把创新教育的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原有的课程之中,取得的收获即创新成果,远远会高于直接做发明作品去参加比赛获得的成果痕迹深刻,自然也会受到重视。

创新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作品表面,更要深入课程内部,实现创收

单纯追求以评审发明作品的结果为导向,一件发明作品质量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学校创新教育工作做的好坏,也不能证明学生的终身成就,因为真正的发明创造还是要回归课堂,回归教学,从真正的实践教学当中寻找规律,真正把考试与学习结合在一起,大胆的用考试的经验方法去创造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无法延长课程的长度,但是可以增加课程的宽度,如此而已,想必科技教师与学生也能够相得益彰,最终换来恰到好处的结合,当然这其中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可复制,往往时势造英雄,但英雄更要拥有真正的胆识和谋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课程   作品   工作任务   经费   绩效考核   导向   奖金   学校领导   原单位   精力   表面   重视   过程   老师   时间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