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增加的科学知识隐藏在学生发明中,才是创新教育发展的方向

科学发现是增加科学知识的手段,是知识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科学发现,科技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科学发现从哪里来?从科学研究中来。
中国有句谚语,叫做“德不配位”。“德”就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位”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配”就是相配、符合、相当、般配、匹配。德不配位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的德行及福报要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会受到报应即所谓的“反作用力”。

让更多增加的科学知识隐藏在学生发明中,才是创新教育发展的方向

纵观我们的创新教育,有很多学校都不给稳定的课时或资金,让科技老师在课堂上开展思维反应速度、说幽默笑话、创新思维、创新品格训练,把中小学生的思维调整到发明创新状态,而直接让科技老师在课堂上给中小学学生讲创新方法,现炒现卖,让学生写出创意方案,然后从学生创意方案中挑选出优秀创意方案,进行深化提炼,做成发明作品,参加创新类比赛或申请国家专利。这种课课堂效果看似非常好,一堂课可以收到3、400份创意,令人十分羡慕,假如按概率计算,总有部份优秀创意能够达到做成发明作品参加创新类比赛获奖或申请国家专利的要求。可是事实不然,据我们了解,这种创意方案十有八九达不到参加创新类比赛获奖和申请国家专利的要求。这就顺应了“德不配位”的谚语。我们创新教育的基础工作没有做好,其做法没有与我们想要的收获学生创意方案做成发明作品参加创新类比赛获奖或申请国家专利相匹配,所以达不到收获学生创意方案做成发明作品参加创新类比赛获奖或申请国家专利的愿望,也叫“欲速不达”。

让更多增加的科学知识隐藏在学生发明中,才是创新教育发展的方向

前不久看到一则笑话,说是一位民工大便不通去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给此人开了一个药方,民工到取药处一看是一卷手纸,感到很困惑,医生说:以后不要再用水泥袋擦屁股了!这则笑话听起来虽然有点粗鲁或粗俗,给人的感觉不好。但是,如果把这则笑话中民工到取药处一看是一卷手纸,打破了“治病”都是“药”的思维定势;“生病”有很多种原因,但是你绝对想不到是“水泥袋擦屁股”引起的比喻成“增加的科学知识”,那么我们在创新教育中利用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写出创意方案,然后从学生创意方案中挑选出优秀创意方案,进行深化提炼,做成发明作品,参加创新类比赛或申请国家专利,其中一点“增加的科学知识”都没有,索然无味,哪能达到参加创新类比赛获奖或申请国家专利的要求呢?

让更多增加的科学知识隐藏在学生发明中,才是创新教育发展的方向

因此,创新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放下那些利用创新成果,教学生学习掌握其原理、技术和结构,与创新教育毫无关系的东西,做好创新教育的基础工作,做好与我们想要的收获学生创意方案做成发明作品参加创新类比赛获奖或申请国家专利相匹配的工作,让更多的“增加的科学知识”隐藏在中小学生发明作品当中,这样才能参加创新类比赛获奖或达到申请国家专利的要求,这才是适宜创新教育发展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擦屁股   学生   手纸   自然规律   创意   谚语   国家专利   德行   民工   思维   方向   优秀   发现   方案   笑话   更多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