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才和帅才

将才与帅才

摘自《辩证养心》文稿、李崇军/文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内心、品质、道德或精神等主观因素好坏,往往在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至此,一个历史故事《宽容的灯盏》讲:

春秋时的一天晚上,楚庄王携爱妃举办烛光晚会,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阵大风把蜡烛吹灭。一名武将欲乘黑调戏爱妃,被爱妃一把扯下盔上红缨,便把自己被调戏一事告诉了楚王,央求楚王即刻点灯,看看哪个家伙盔上红缨已失。然而,楚庄王没有按爱妃的意思去做,却命侍人先不要点灯,接着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摘去盔上红缨,以更加饮酒尽兴。”听了楚王这样说,大家便摘下红缨,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七年之后,楚庄王御驾亲征,讨伐郑国。在一次激战中,楚军伤亡残重,楚王被困,手下兵将四散奔逃,正在楚王命悬一发之时,忽然窜出一将拼死力战,保楚王杀出重围,捡回一条性命。二人到达安全地处,楚王激动地说:“别人都自逃性命,唯有爱卿肯舍命救驾,你叫什么?是哪部的?”该将回答说:“我就是那日烛光晚会上调戏您媳妇的人啊!你的宽宏大量之恩,我暗下决心要生死相报。”

一盏宽容的灯,掩护的是别人的尊严,拯救的是自己的生命。

该历史故事给人启发:你宽恕别人,别人感恩你,正如成语:“善有善报”、“以德报德”。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总会遇到别人让自己讨厌、生气或忿恨的矛盾问题,如何处理其矛盾问题?是惩罚还是宽恕?有的人是赏罚分明、就事论事,只要对方做错了事就该惩罚。然而,有的人是大智若愚、辩证论事,即使对方做错了事也要看事情大小、错误轻重或惩罚影响而思考给不给惩罚。前者往往是愚者或将才的作法,后者往往是智者或帅才的作法。在该故事中,楚庄王的处理矛盾问题反映出属于智者或帅才的作法。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是愚者或将才还是智者或帅才,一个根本区别不在于会不会做事或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会不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不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使人与人之间处于仇恨、对立或斗争状态,这个人即使再会做事或做了许多事,也属于愚者或将才;如果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能使人与人之间处于亲近、统一或和谐状态,这个人即使没有亲自做事或做了少量事,也属于智者或帅才。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遇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是讨厌、生气或忿恨,还是理解、原谅或宽恕,这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胸、气质、品质、性格、思维、思想或为人处世等如何,如果一个人遇到这样的矛盾问题就会讨厌、生气或忿恨,反映出这个人的心胸、气质、品质、性格、思维、思想或为人处世等一般或较差,如果一个人遇到这样的矛盾问题就能理解、原谅或宽恕,反映出这个人的心胸、气质、品质、性格、思维、思想或为人处世等较好或很好。在该故事中,楚庄王处理其矛盾问题反映出的心胸、气质、品质、性格、思维、思想或为人处世等较好或很好。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遇到这样的矛盾问题是讨厌、生气或忿恨对方,就使对方受到了精神惩罚,随之对方有可能对你报复而让你受到精神惩罚或物质惩罚,即所谓“恶有恶报”、“以怨报怨”;一个人如果遇到这样的矛盾问题是理解、原谅或宽恕对方,就使对方受到了精神奖励,随之对方有可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你而让你受到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即所谓“善有善报”、“以德报德”。

将才和帅才

2020四川洪雅生态茶,毛峰,105元一斤。13350539967李崇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帅才   以德报德   忿恨   楚王   心胸   智者   生气   讨厌   气质   矛盾   性格   思维   品质   现实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