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传奇-邦国交往

玉石传奇-邦国交往

前面三篇文章,我们一直在探寻玉器如何进入人们的生活,又究竟有何寓意从而让祖先如此看重。这就好像在回答哲学问题,从哪里来、代表什么、往哪里去,而这些问题又恰恰跟考古密切相关。

近年来盗墓题材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很受欢迎,在此我们要说一下盗墓考古的区别。

据一些史籍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创业初期,因为资金紧张,在军中专门设置一个职位-摸金校尉,其职责就是盗墓取财,贴补军饷。虽然此事在历史学界尚有争论,但仍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盗墓的目的非常简单明了,就是找值钱的东西。

玉石传奇-邦国交往

影视作品图片

而考古是一种综合性科学研究,其学术研究的对象包括遗物、遗迹、遗址、文化,其研究过程细致、复杂、漫长、严谨,无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付出青春,才解开了我们心中对过往的疑惑,同时考古和史籍相互佐证,帮助我们辨别史籍的真伪,从而更客观的认识历史、学习历史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目的不同,“盗墓”是为了求财,而“考古”是为了求知。我国目前的情况大多是,得知哪个地方发生盗墓事件了,考古人员才进行抢救发掘,以免现场、文物被破坏,而已知的大多遗迹、古墓都被保护了起来,没有发掘。

接着上一期,周朝经过父子两代人的奋斗,周武王在姜子牙等人的辅佐下,号称天下三分有其二,最终与商朝军队发生牧野之战(今河南新乡牧野区北部),随后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此时为公元前1046年。

玉石传奇-邦国交往

传说用直钩钓鱼的姜子牙

周王自称天子,为天下共主,确定长子继承制,并把宗亲和功臣封为七十多个诸侯,各自拥有领土和管辖权,并将贵戚功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等级。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制度由来。

成书于周朝建立之初的《周礼》中有一句话:“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意思是将玉作为信物,来区分君臣等级和诸侯国交往时的礼节。而六瑞分别是:“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

专指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

在这个时期,玉器已经由史前时代的祭祀为主、发展为装饰佩戴为主,且代表不同的身份等级。周天子对贵戚功臣赐爵时,会给不同的人赐予不同的玉器,即赐圭仪式。《周礼》对用玉制度规定的极其详细,何等身份的人佩戴何等的玉器,是法律条文一样的严肃。

玉石传奇-邦国交往

玉兽面纹剑格和玉饰纹卧虎(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这种史籍的记载,在不断的考古发现中也得到了证实,比如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发现的虢国(假途灭虢guó这个成语典故所指的国家)邦国公墓,在贵族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精美玉器,而平民墓葬中几乎没有。在陕西、山西发现的周朝墓葬中,王公贵族随葬的玉器都出现了玉璜(huáng),而且是以玉璜为主体串联其他小玉器,制作而成组玉佩。

考古学家通过比对,发现每个墓葬的玉璜数量与青铜鼎(dǐng)数量一致,比如七鼎配七璜、五鼎配五璜,这又与周朝时期的列鼎制度相互关联。天子用九鼎,代表当时天下的九州,也代表天子拥有天下的权利。然后依次是诸侯王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建立,到公元前256年覆灭,在这近800年历史中,又以周平王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都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为节点,分为西周东周两个历史时期。

周平王东迁与历史上一个著名事件有关,即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一再用狼来了的故事愚弄诸侯国,最后游牧部族犬戎来犯,狼真的来了,烽火点燃却再也等不来救兵,西周灭亡。

玉石传奇-邦国交往

玉鹿和玉璧和玉璜(图片来自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随后众诸侯国护送周幽王的太子宜臼(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但周室从此寄人篱下、势力逐渐衰微,无法继续掌控全国局面,于是各诸侯国开始相互攻伐、抢占土地。

东周时期周天子沦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天下大乱的局势愈演愈烈,至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为分界点,后世史书又将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所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即是这两个历史时期天下纷争的一种体现。

考古学家将周朝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进行梳理,也印证了这段历史。周朝后期,组玉佩已经严重超出礼制的规定,比如在春秋五霸之一的晋穆侯墓葬中,晋穆侯夫人使用的组玉佩由45件玉璜组成,而在此之前诸侯王也只能用7璜组玉佩。

在当时,天子和诸侯都有专门的玉府,这个机构专职制作玉器给所属的君主使用。通过考古发掘,人们发现此时对玉器的质地、雕工等已要求极高,放在今天也称得上是精品,有的用透雕工艺制作的玉器,一位技艺高超的玉工终其一生也只能做寥寥几件。

玉石传奇-邦国交往

玉环和五璜组玉佩(图片来自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这些材质上乘、雕工精湛的美玉,主人生前佩戴在身上彰显着他们的地位、权势,举手投足间体现了周朝上层社会的礼仪规范。随着周室渐渐失去对全国的话语权,玉器也慢慢失去了礼玉的功效,它所代表的等级制度无法持续。

华丽繁复的组玉佩,让我们窥见这个王朝曾经的秩序和最后的崩溃,但周代倡导的礼仪规范和礼制观念却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此后社会思想的典范,影响了后世两千年的封建时代。

经历了秦朝横扫六国和二世而亡的短暂历史,儒家思想在随后的汉朝全面确立主导地位,孔子的政治理想在他去世二百多年后得以实现,而这时玉器正式被赋予了品格的特征,正如孔子所说的“君子比德于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周礼   东周   史籍   周朝   墓葬   玉佩   考古学家   公元前   玉器   诸侯   天子   玉石   等级   代表   传奇   邦国   历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