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神圣的王权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位于古代中原王朝的西北边陲,一座被历代诗人反复咏叹过的关隘。

凉州是西汉设立的十三州之一,统指河西走廊(大致为今甘肃省范围),西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从东往西依次是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而玉门关比敦煌更靠西,紧邻新疆。

中国玉文化-神圣的王权

建都于殷(今安阳)的商王朝时期距今三千多年,当时商朝疆域西至今甘肃一带,而统治新疆地区的是一个叫鬼方的部落。

甲骨文记载商王朝跟鬼方打了3年仗,在三千多年前,补给线如此遥远的战争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商朝倾尽国力、劳师远征呢?

在商代甲骨文的记载中,专家找到了关于商王朝征讨玉石的文字。有甲骨上记载着“取玉”、“征玉”的内容。

至商朝时期,经历了史前上千年的巫玉时代,玉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已经十分神圣。双方为了争夺玉石控制权,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历经三年的战争结果是,鬼方部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条延绵数千公里的东西通道就此打开。

这,从昆仑山上开采下来的玉料通过这条特殊的玉石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它奠定了此后数千年中国玉文化最根本的物质前提。

玉料的充足供应,也使商王朝的玉文化走向了兴盛。

本文开始提到的玉门关,是新疆和田玉料进入中原地区的第一道关口,汉代的时候,朝廷派兵驻守,并正式定名玉门关。

古代玉石经过玉门关后,还要两次东渡黄河,最后经雁门关进入关中,这条延绵数千公里的玉石之路的终点,则是商王朝的都城。

中国玉文化-神圣的王权

一个创立了辉煌青铜文明的古老王朝,在它统治的数百年时间里,同时也创造出了当时最辉煌的玉器文明。

这是古老中国从史前文明进入王权社会后,中国玉文化的又一个巅峰。

在那个由王统治的时代里,古老的玉器虽然依旧散发着神秘的光芒,但它已经不再是原始部落神秘巫术的象征,它的主人也不再是当年的部落首领和巫师,王的权威让这些古代玉器承载了最为神圣的含义——至高无上的王权。

当时的玉只限于在王公贵族阶层使用,普通百姓不能拥有,所以这个时代又被称为“王玉时代”。

从1928年殷墟的正式考古发掘开始,那些王权专有的玉器便不断出土,但它们最为惊人的一次面世,是在1976年。

1976年的春天,殷墟考古队在做日常的地面清理的时候,不经意间的发现却改变了他们的计划,而这也意味着一部古代玉器的文明史也因此而改变了。

在此之前,虽然在殷墟的历年考古发掘中都有不少的玉器出土,但在人们看来,商王朝只是一个青铜文明的王朝,史前辉煌的玉器文明像“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发展到商代,似乎有渐渐消隐的趋势,但是,这一切的猜想都因为一座墓葬的发现而完全改变了。

这是一个奇迹——人们遇到了殷墟第一座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宝库。不过,看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很壮观的墓葬,深约8米,总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但当人们在挖掘墓葬的填土时,琳琅满目的遗物就不断地出现。

考古现场的地上全是东西,无处下脚。清理完6层遗物,很快就进入了墓主人的棺室,这里是一个玉器和铜器的世界,由于数量太多,人们不得不用水桶和竹筐装了往上送。

中国玉文化-神圣的王权

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代玉器的宝库,在这个总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的墓葬中,一共出土了755件精美的玉器。有主人生前使用的化妆用品,身上的佩饰,还有玉礼器,它们不单是精美的装饰,更重要的是神圣王权的象征。

大型的玉簋是当年最贵重的一种玉礼器,在神圣的祭祀仪式中,它们会被摆放在显要的位置,而长达半米的玉戈,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军事统帅权,即便是精巧细小的配饰,也同样是王权的代表。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平民不能拥有玉器,这些玉器的主人只有一个,那便是商王朝的王室贵族。

今天,当我们面对这些王室的专属品,它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玉器本身,它留给我们的是弥足珍贵的历史信息,而专家们的读解也总有新的发现。

妇好墓中出土的小玉人,在专家看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让后人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祖先的模样。

把一个人都雕刻出来了,头饰、发式、衣饰、腰带,这都是很重要的资料,因为在文献上这些是找不到的。

出土的十几个玉人,每个人的造型都不相同,穿着和发式也各具特色。每件玉人的姿势给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这些玉人大多双膝跪在地上,臀部依靠着脚后跟,这种坐姿古人称为“跽坐”。

它是在椅子凳子之类的高型坐具出现之前,古人最通行的一种坐姿,直到今天,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和韩国,还沿袭着中国古人的起居习俗。

古人的发式和着装也非常独特,当年,电视剧组为了拍摄《封神演义》的故事,专门审核了演员的服装和发式,而其中的依据就是商代的这些小玉人。

当年沈从文先生为了撰写《中国古代服饰史》,也专程到考古所研究这些小玉人。

中国玉文化-神圣的王权

仅仅从玉人反映出的形象上看,商代的先人就有多种不同的发式。针对不同的发型,古人还佩戴不同的头冠,它们的作用既为了束发,同时可能也有某种象征意义。

玉人的着装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是交领长袖,腰上还围着一道衣带。玉人不同的发式和着装,可能和玉人不同的年龄和性别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反映当年不同的社会阶层。

有件玉人头戴头冠,神情倨傲,身上穿着纹饰复杂的衣服,腰上还有一个宽柄的佩饰,她可能是当年的贵族,也可能就是墓主人晚年的形象。

同样在商代,在江西的另一座大墓中,还出土了另一种形象的玉人:玉人侧身蹲坐,有宽大的耳朵和鹰勾似的鼻子,下身遍布羽毛状的花纹。

有专家认为,这是鸟和人的结合体,因此又被称为“羽人”,也有的推测源于少数民族的形象。

最奇特的是,玉人的脑后有三个套环,这是一种非常高难度的工艺,玉雕艺人称为“掏雕”。它的套环不能是一个一个套上去的,环都是连着的,好像没有一个缺口可以套进去,它是用整块玉料雕出来的,工艺非常复杂。

这在当时是一个技术上的革命,这件玉人的出土,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商代高度发达的玉雕工艺。

在后世的玉雕工艺中,有一种独具匠心的手法叫“俏色”,这是玉工凭借自己独到的艺术眼光,利用天然玉石上的不同色彩,通过巧妙的设计,把天然美与艺术美融于一体的高超技艺。

让人惊讶的是,早在商代,玉工就已经创作出了浑然天成的俏色作品。在当年,要在一块完整的玉料中,充分考虑颜色的分布和乌龟的造型,需要极其复杂而精确的设计,堪称开俏色玉器先河的珍品。

中国玉文化-神圣的王权

在殷墟出土的玉器中,动物型的玉雕极为常见,总数将近400件,动物品种多达30多种。这些玉雕作品有的极为写实,有的神秘而夸张。

专家分析,在3000多年前的殷墟地区,当时遍布着大量的原始森林,这里气候温暖而潮湿,是古代动物理想的栖息地,而考古发掘也出土了大量动物的骨骼,有老虎、大象、犀牛等,而这些动物大多也能在玉雕作品中找到相对应的形象。

有趣的猜测是针对一只玉象的,这是一只幼年的小象,它体态憨厚,还没有长出成年大象的象牙。古籍记载说,商代的先人已经学会了捕象和养象的技艺,他们用象来耕地,还组织象阵来作战。

这头幼年小象的玉雕正从一个侧面说明,商代的捕象、养象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活动了。而河南省的简称“豫”便是一个和象有关的古文字,它代表的是古人手持兵器征服野象的含义。

在殷墟妇好墓发掘10年之后,就在商王朝的周边区域,相继迎来了商代玉器考古的两次重大发现。

1986年,在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发现了两座大型的祭祀坑,在坑中清理出了多达600多件玉器。

1989年,江西新干市发现了一座商代大墓,墓中出土了100多件精美的玉器。

中国玉文化-神圣的王权

这两次同属于80年代的考古发现,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于商代玉器文明的认识,它们的面世,证实了在中原商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在今天的四川盆地和南方地区同样拥有杰出的玉器文化,它们共同传承了史前玉器文明的衣钵,并把这种文明带到了一个全新的王权时代。

商代末年,又一场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被后世的学者称为“武王伐纣”,这是周王朝取代商王朝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战争就发生在商王朝的腹地,它的结束却是以一段与玉器有关的文字被记载下来,史籍上说,商纣王兵败之后决定自焚,他命随从把宫中的玉器层层叠叠堆砌在自己的四周,然后点燃了火把。

周王朝的军队进入商王都城后,缴获了数以百万计的精美玉器,商王朝精美的玉器被传承到了下一代的君王手中。

今天的考古发现,为这段史籍记载提供了佐证:在周代诸侯王墓中发现了一支玉戈,在玉戈的手柄处刻有一行文字,表明是商代一位帝王的遗物,在商王朝灭亡之后,它成了周代帝王的战利品。

当历史走到了下一个王朝,中国的玉文化在继承前代智慧的基础上,又有了全新的含义,君王佩戴长达一米多的玉佩,它的长度直到人体的膝盖部位。

即使是普通的贵族,也时时刻刻都要佩戴玉器,他们的举止因为玉器的束缚而更为端庄和持重,而玉器最重大的一个变化是源于这个年代的一种学说。

一位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了第一个关于玉文化的学说,他说品质高洁的君子要像玉器一样,具有上天赋予的十种品德。

中国玉文化-神圣的王权

这个学说完全改变了玉文化的内涵,这个关于玉器与君子的论述给后世带来了长达数千年的影响,而这也意味着,一个更为森严的礼制化的用玉时代到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王权   玉门关   中国   殷墟   王朝   商代   发式   文化   墓葬   玉雕   史前   玉器   玉石   古人   神圣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