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娶妻要看娘,嫁人先看爹”,看似迷信实则在理,可以借鉴

文 | 蜜芽妈(高级母婴护理师,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婚姻关系着一个人的一生,一旦选择失误,就会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加上当前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导致大部分的人在结婚的时候都会十分谨慎,这也是为什么当前晚婚人士增多的原因之一,甚至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不婚。

老人言“娶妻要看娘,嫁人先看爹”,看似迷信实则在理,可以借鉴

文中图片均源网络,图文无关

表姐今年三十岁了,相亲几十次,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另一半,双方相处得也不错,基本上彼此都一次默认了。然而当大姨也就是表姐的妈妈了解了男方家的情况之后,却忽然喝令他们分开。

大家都觉得很困惑,特别是表姐,之前不结婚一直催,这下好不容易在同事的介绍下找到适合的另一半,他们又不同意算怎么回事,于是和家里闹了矛盾。

后来大姨解释道:因为了解到男方的父亲平时非常不靠谱,不仅没什么正经职业,还有一些不良习惯,不愿意一是害怕儿子会遗传这方面的一些基因,随着年龄增加逐渐暴露出来,二是害怕表姐过去之后需要承担太多的压力,想来男方父亲不靠谱,家里大多数都是由母亲做主,婆媳关系更容易出现问题。

老人言“娶妻要看娘,嫁人先看爹”,看似迷信实则在理,可以借鉴

虽然表姐仍然认为老一辈的事情不能算在年轻人身上,但是听完大姨的话也觉得比较有道理,所以答应会多进行了解之后在结婚,不会着急立刻结婚,大姨这才放下心来。

老人常说“娶妻要看娘,嫁人先看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主要就是对其家庭的一种考察,也是更了解彼此的一种方式。

娶妻要看娘

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在孩子的教育中,母亲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大部分时候,教育部分都是由她们来承担的,在丧偶式育儿的模式下更是如此。

所以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女孩,很多时候就像是复刻品,很多人可能认为自己和母亲并没有太相似的地方,但是等到逐渐长大,就会更加相似。

老人言“娶妻要看娘,嫁人先看爹”,看似迷信实则在理,可以借鉴

因此,很多时候,男性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其母亲的秉性等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如果母亲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那么在这种教育之下,女儿自然也不会差;如果母亲本身存在较大的缺点,那么女儿受到这种行为影响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会想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嫁人先看爹

同样如此,女性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也会考虑其父,虽然在婚姻中,婆媳关系才是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但是很多时候男性受影响最多的部分还是父亲这一方面。

通常父亲靠谱的男性也会比较靠谱,反之亦然。同时除了丈夫可以作为婆媳关系的调和剂,公公同样是,很多时候男方父亲不靠谱带来的问题远远大于婆媳问题本身,所以女孩子会考虑这一方面也是情理之中。

老人言“娶妻要看娘,嫁人先看爹”,看似迷信实则在理,可以借鉴

婚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挑选到对的人能够免去婚姻中的很多麻烦,都说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所以在选择另一半我们会对对方的家庭进行考量,“娶妻要看娘,嫁人先看爹”这种说法同样是基于这一因素。除了这一点我们还需要考虑这样几点——

① 性格是否合适

两个人相处,彼此的习性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被很多人否定的性格可能有的人就很喜欢,相处起来也会感到舒服。比如很多人比较内向,有的人觉得没趣,有的人却喜欢这份恬静,这就是一种舒适的状态。

老人言“娶妻要看娘,嫁人先看爹”,看似迷信实则在理,可以借鉴

② 长相是否合心意

都说看脸的感情太浅薄,我却不这么认为。看脸也并不一定就是肤浅,这种看脸是指长相在自己看来是舒适和可接受的,即使不那么美丽、帅气,这种长相也是合适的。

③ 是否“门当户对”

这种情况看起来似乎有些现实的意味,但是却有比较实际的价值,当然这种门当户对并不是说经济方面的实力,而是两个人的综合实力。比如经济上某一方比较强,那么另一方也应该有比较强势的地方,这种互相平衡的存在,才更有利于维护感情。

老人言“娶妻要看娘,嫁人先看爹”,看似迷信实则在理,可以借鉴

当然,感情刚开始的时候总是美好的,没有柴米油盐,只有浪漫优雅,但是时间一长,人的本性总是容易暴露出来,所以无论是怎样的感情,都应该要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再做选择,不要冲动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大姨   这一点   门当户对   在理   婆媳   男方   表姐   迷信   长相   父亲   男性   母亲   事情   感情   婚姻   关系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