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父母修炼手册|这4个共性的问题你需要关注

青春期父母修炼手册|这4个共性的问题你需要关注

文|橙子妈妈

当青春期的孩子遇到问题,大部分父母非常的焦虑,这些焦虑透过远远的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想了很多的办法,寻求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帮助,专家的帮助,但仍有不少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那作为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提供最为有效的帮助呢?

1.

父母的自我修炼

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帮助,那么“我们”就是这个“帮助”最重要的资源。一个人生病了去就诊,他要找的那个医生首先必须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这个病人才不会白跑,他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帮助。

父母的自我修炼是个延续的漫长的需要坚持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具体到当下孩子遇到的问题,父母的自我修炼在此刻需要做到的是自我的心理调节。

青春期父母修炼手册|这4个共性的问题你需要关注

(1)接受问题

即便我们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接受,孩子表现出了症状,代表他在某些方面遇到了困难,如果我们还固着在心里期待的那个完美形象上,我们就会在自己与自己较劲中枉费力气。

(2)放低预期

有些父母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期待问题可以在下一个太阳升起的时候,一股脑消失得无影无踪。对孩子的期待依旧是那样的高标准,严要求,目标的预期依旧挂在那里纹丝不动。当我们心爱的车扎了一个钉子,我们就得降低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预期,原来半个小时的路程,现在需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我们要做的是找到最近的车铺把车修好,然后继续出发。

青春期父母修炼手册|这4个共性的问题你需要关注

2.

碎碎念的唠叨vs系统化的智慧

青春期孩子最反感父母的行为之一:唠叨。有一个孩子说:一听到我妈碎碎念,我就头要炸,她说什么我都听不见。

当孩子说我们唠叨的时候,我们要相信那是他的真实感受。当我们唠叨的时候,我们是什么心理呢?担心孩子没有听到?再次提醒孩子?重复表达自己的焦虑?对自己和孩子都没有信心?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没说什么啊,孩子依旧会说:不要唠叨了,你很烦。这里的“唠叨”也可能是非言语性的,是指你不时不适的“出现”。

我在和父母的沟通中,对唠叨有了更深的理解。当孩子遇到问题,我们教养的欲望在此刻变得更为强烈。短期内,我们的脑袋里都是孩子,都是孩子的问题,于是:

(1)看到任何问题,都有马上拨乱反正的欲望,跟在孩子身后,逮一个说一个;

(2)重复出现的问题,焦虑感在此刻更加严重,不段重复我们的要求,孩子的错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你没听我的所以你重复这些错误;

(3)走路在想,上班在想,时刻在反思,复盘到一点心得,一丝“忏悔”,想到一个就给孩子留言一个。

青春期父母修炼手册|这4个共性的问题你需要关注

我看过很多父母给孩子的这类留言,情真意切,但9成以上,孩子都不会有任何的反馈。避免碎碎念,我给父母的建议是:系统化、有智慧地和孩子进行沟通。

当我们在职场,需要和领导进行沟通,或者作为团队管理者需要和下属进行沟通时,我们会怎么做呢?大概率,我们不会遇到一个问题,想起一个问题就去和领导沟通,而是有整理,归类、汇总的前置工作,然后约一个明确的时间,将所有的问题充分沟通。在和孩子的沟通上,我们同样可以参考这样的方法:

(1)预约孩子的时间。设置一个截止时间,但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自我选择空间。如:这周日之前,你自己定一个可以一起交流的时间。

优点:给孩子选择权、不要求“立刻”“马上”的即时交流尊重了孩子的时间空间、约定的完整时间更便于充分地沟通。

(2)如果孩子不给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和孩子沟通,我建议首选手写的方式。

(3)不管是面对面沟通,还是书面沟通,都要珍惜沟通的机会。提前做好准备,把我们想说的尽量系统化地表达,框架化,主线突出,不纠结在细枝末节里。

青春期父母修炼手册|这4个共性的问题你需要关注

3.

治标要治本:

问题背后的原因

孩子的每个问题都有归因,每个孩子同样的问题都可能有不同的归因。

比如,同样是表现出厌学,一个孩子可能更多是因为学习能力的不足,另一个孩子可能更多是因为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还有的孩子可能因为对自己要求过高而不能达到的自我放弃。

有很多的父母在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只看到外在的症状,并为这个症状焦灼不安,寻医问药,而不去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极有可能用错方法。外部的资源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参考和借鉴,但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最终真正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还是我们自己。

每个家庭都是庞大而错综复杂的系统,没有任何一个家庭是一样的。家庭之间的关系组成,沟通方式,规则和潜规则,氛围环境,情感联系,像一根根细密的线,交织出孩子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我们伴随一路走来,我们有更好的基础去理解。

一开始,我们并不一定能准确地找到原因,但这个思考的过程,就可以帮助我们很多。我们一旦进入认真思考的轨道,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就会发生。

青春期父母修炼手册|这4个共性的问题你需要关注

4.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理解孩子,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我们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1)一个孩子哪来那么多矫情,你不学习你干嘛,你玩手机你还有理了?

(2)我理解你,但你理解我了吗,你凭什么要求我的理解。

(3)我理解你的需求,但你必须按我说的做。毕竟你阅历浅,我一个过来人的经验你要听。

这些都是对理解的误解。对于孩子来说,“理解”更多地意味着“被看见”。

青春期父母修炼手册|这4个共性的问题你需要关注

当孩子发火时,可能是对某件具象的事感到生气,也可能是对自己不满。如果我们此刻再责备他,会加重他对自己的攻击。

当孩子不愿意吃你给他准备的“美味佳肴”,就是想要吃一碗泡面,并不是他对你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他可能想在生活里做一些小小的改变,用一点小小的放纵来调节枯燥。

当孩子抱怨作业多,他并不是真的不想完成作业,而是希望你能看到他的辛苦,这是微妙的心理语言。

当孩子在游戏上多停留了一些时间,你看到了让你痛恨的“专注”和他的不履行诺言,但也许他正参加一个团体的比赛,而自己队赢了需要加赛一轮。这个时候,我们缺的还有充分的沟通。

当我们更多地“看见”,我们就能多更多理解。被“看见”的生命,会自我疗愈。


*作者:橙子妈妈。媒体人,家有13岁青春期男孩,专注学习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青春期   父母   作业   橙子   共性   碎碎   微妙   焦虑   症状   期待   自我   原因   手册   孩子   家庭   时间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