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不掉的“老板”,被问题埋葬的金光闪闪,孩子有多难

炒不掉的“老板”,被问题埋葬的金光闪闪,孩子有多难

文|橙子妈妈

1.

炒不掉的“老板”

孩子有多难

在职场,如果我们遇到一个吹毛求疵、蛮横无礼的老板,有很大的可能性,我们会炒了老板的鱿鱼。如果我们阶段性业绩不好,我们会沮丧,但只要我们还有激情和动力,我们也一定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重整旗鼓,重拾辉煌。

在职场的成年人,和在学业中的孩子,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孩子对于感受的体验也和成年人完全一样,当他们痛苦时,他们的痛苦体验不比我们少一点,当他们绝望、委屈,程度也不比我们低一点。

当他的“老板”是父母时,如果我们无视他的努力,不理解他在最难的困境里也有积极改善的意愿,不共情他的感受,他可能会因为“不被看见”而受到伤害,产生逃离的想法,做出对抗的举动。和职场不同,我们和老板之间除了雇佣关系,一般都没有更深的情感链接。当我们离职了,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人和我们也不再有任何关系。但是孩子不同,不管他有多想“开掉”我们,也改变不了我们是他的父母,他们是我们的孩子这样的事实。在某一个阶段,想挣脱却又必须链接或者被链接,这让他们感觉到矛盾、撕扯,他们也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表达不出来,也给自己设立了防御的屏障。这时候的他们可能会对内攻,否定自己,价值感不堪一击,也会向外攻击,愤怒,暴躁,暴力倾向,这也是造成青春期亲子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炒不掉的“老板”,被问题埋葬的金光闪闪,孩子有多难

同样,当他们的业绩(成绩)不好时,他们也会沮丧,即使有些孩子看起来漫不经心,我们以为他毫不在意。起初他是在意的,是我们的责备、挖苦、冷嘲热讽让他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既然你觉得我笨、学不好、能力差,那我干脆就不学好了。这是一个完美的两难处境,如果我们不能读懂他的心理语言,我们就会陷入越着急他越差越着急的恶性循环里。

面前的境况有多么艰难,孩子比我们更清楚,这一点不需要怀疑。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复述他的“恶行”,不是强势的施压和责备,而是持续的支持。这个支持包含两个方面:

1.情感上的支持。理解他的感受,站在他的角度去体会他的困惑和需求,这将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成人视角的自说自话,给予他更多的精神力量。他从中感受到原来自己不是孤独的,黑暗中的一线光明有可能会将他们更早的带出困境。

2.针对具体项目的行动上的支持。和他一起,回到问题本身,是哪里出现了障碍,是不是方向错了,还是方法不对,有没有可以分解的目标。从小事做起,放低预期,摒弃完美,脚踏实地,慢慢积累自信,力量也会重新回来。

这不是一个激进和速成的过程,耐心和等待是我们必备的修养。青春期阶段,很多家长的焦虑是过多地放大了当下的困难,以为眼下就是孩子的一生,过早地贴上标签,不再相信改变和时间的力量。这种无限的焦虑并不能让情况变好,反而会让孩子也深处恐慌里,将眼下定义为自己人生的全部。他被压力的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不会帮助他们的成长,反而是让他们负重前行:我是如此不堪,我怎么还值得有好的未来?

炒不掉的“老板”,被问题埋葬的金光闪闪,孩子有多难

2.

眼里都是问题

怎能看见孩子的金光闪闪

当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们的双眼充满了好奇。他们在婴幼儿时期,疯狂地汲取这个世界带给他们的新鲜,他们抱有极大的热情去探索,求知。但随着他们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好,认知越来越强,为什么反而失去了这样的动力呢?

有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有这样的困惑,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就像被一股神奇的力量夺走了灵魂,那个曾经金光熠熠的孩子去了哪里呢?

厌学、网瘾,表面上看是厌恶学习,沉迷诱惑,本质上是失去了在真实的生活里获取灵感和快乐的能力,失去了现实的动力,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在责备他的不思进取,虚度光阴之前,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作为父母,我们是给了孩子动力呢,还是以爱之名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阻碍,我们的养育方式有没有束缚孩子继续向前呢?

很多前来交流的父母都有一个共性,除了极强的倾诉欲望,焦虑,无助,还有满眼都是孩子的问题。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孩子,在手机上花费很长时间的情况下,年级排名基本可以稳定保持在前1/4。在沙龙活动上妈妈哭诉,痛恨,列举了孩子的种种问题,我问她,你发现孩子身上有什么优点吗,她愣了一下,没有答案。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有条件更冷静、理智、客观地看到更多。当这位妈妈因为孩子沉迷游戏非常痛苦且执着于这个角度的时候,她就再也看不到孩子的能力。

炒不掉的“老板”,被问题埋葬的金光闪闪,孩子有多难

现实是:沉迷手机,排名稳定在前列。

1.如果被情绪牵引,我们可能会说:如果你不玩手机,你可以更好。重心强调在玩手机上,因为玩手机,你才被拖了后腿。手机是罪魁祸首,你的不自律是帮凶。我们应该这样说了很多次,有用吗。他是因为不懂这样的道理吗,还是深谙这样的道理,依旧愿意牺牲。或者,干脆挑衅玩得更凶。

2.如果我们可以冷静就事论事地看待问题,我们可能会看到另外一个角度:在游戏占据了孩子很多时间的情况下,他依旧可以在年级前列,是不是说明他在学习时效率很高,他有高效的学习方法,他具备很强的学习潜力。

优秀的排名当然不能成为纵容孩子使用手机的理由,沉迷手机也不能成为否定孩子优点的理由。沉迷游戏和学习效率高,学习方法好,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互相关联,但如果我们刻板地将他们混为一谈,就会丧失客观的判断。

我们可以质疑他在游戏上的时间管理,但是对于他学习的效率,从他的学习结果来反馈,我们依旧要给予正面的鼓励。一分为二,可以拨开迷雾。就事论事,可以最大化的保护孩子的价值感。

不要让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被缺点埋葬。不能因为他们的某个缺点就迁怒否定整个人。

炒不掉的“老板”,被问题埋葬的金光闪闪,孩子有多难

3.

孩子的成熟之路:

与不完美共存,在挫败里依旧相信价值

没有完美的孩子,他们的成熟过程就是与不完美共存的过程。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个不完美的他才是真实的,他有缺点,有优点,可以客观的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珍视自己。当他们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劣势面前不自责不自卑,他们就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路径。当他们足够成熟的时候,就不会再偏执于全面的平庸,而是有能力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在经历挫败时,也依旧相信自己的价值。

孩子还没有全面客观判断自我的能力,当我们的关注点都是他的缺点,不断强化他的不堪,他们也从我们的话里复刻出标签,并给自己贴上:我很笨,我不思进取的人,我懒惰,我没有价值,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他需要用多大的能量,才能搬开这些大山。心里感觉累总是在前,算了,那就这样吧。

不要让咒语成真,我们可以做的是就事论事,在狂风暴雨的日子,也留一盏灯给他 ,那是他自己的力量,我们不要熄灭它。

炒不掉的“老板”,被问题埋葬的金光闪闪,孩子有多难

*作者:橙子妈妈。媒体人,家有13岁青春期男孩,专注学习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老板   孩子   可能会   金光闪闪   就事论事   青春期   焦虑   缺点   父母   力量   能力   妈妈   价值   动力   手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