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暗恋、撒谎等17个常见青春期话题,我有这些思考想和你分享

独处、暗恋、撒谎等17个常见青春期话题,我有这些思考想和你分享

文|橙子妈妈

一些关于青春期教育的思考,都是有感而发,即刻记录下来的。今天把过去一个月内的记录整理出来,有些是为了给自己借鉴,有些是抒发情绪的一种方式,有些并没有答案,但这些点滴陪伴我渡过了又一个30天。当重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可以感受每一个字在曾经的意义。

我建议,每一位父母,都可以有这样的小记录。你在孩子教育上的思考、困惑、领悟、焦虑、喜悦,什么都可以,不论长短。写给自己看,说给自己的听,试试看,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动笔,也可以和我联系。

独处、暗恋、撒谎等17个常见青春期话题,我有这些思考想和你分享

01

相信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时间把控能力,不猜测,不臆断,不妄加评判。

这似乎很难,你也许会对此质疑。不管他他就完全失去控制了哎,作业到很晚都不做,到很晚才睡觉啊。

有一个矛盾的命题是,是我们的不当管理方法导致了孩子的恶性循环,还是他首先管理不了自己,我们再用了不当的教育方法?鸡和蛋,谁先谁后?如果回到白纸那个起初,你会想有所改进还是继续重复这样的循环?

没有如果。过去也回不去。再怎么不愿意,也要选择“相信”。试着给自己和孩子一点时间,2天,或者1周,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少一些干涉,看看会是什么样,不被外界破坏的环境,他在其中会有些什么收获。

不要害怕一周的时间就会对孩子失去控制,孩子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问题不是一周就形成的,而是经过了很多个一周的积累。急诊解决不了慢性病。

孩子的很多自省都是在和自己的相处中领悟的。

02

真的需要关注“优秀”孩子的心理建设,最近一段时间和家长们沟通更是让我重视这一点。

这类孩子因为其自身的优秀表现,心理问题极容易被忽略。越优秀也可能承受着越大的压力。在他们迈入高龄学段,一路辉煌是他们的战衣,也是他们的束缚。

对自己少一些苛求,作为父母也要为他们提供更多元、包容、开放的环境。

03

晚10:30,突然发现英语作业做错了,不同单元之间要做的项目做颠倒了。如果把正确的作业项重新做一遍,需要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我建议孩子明天白天如果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就充分利用把作业补起来。如果来不及(99%肯定来不及),上课老师讲的时候,自己开动脑筋集中注意力顺着做一遍,不要为了完成而抄答案。

大约11点,我听到他房间有悄悄移动椅子的声音。按照我对他的了解,应该是想了想又爬起来决定把作业完成。我在他几点睡觉这件事上一直很关注,宁可少写点作业也得早点睡觉。他知道我的“关注”,知道也许我会因为他晚睡生气,所以等我离开后偷偷进行。我很心疼,但没有去打扰他,“揭穿”他,让他“安心”地完成。

我突然想,为什么孩子很多时候会背着我们去做一些事,甚至最后发展到失控的地步。原因在于我们对待那些事情的态度,问题的根本或许在我们身上。当孩子选择撒谎,隐瞒,偷偷行动的时候,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就可能逃过那些批评和指责。那如果没有那些不假思索的批判,情况会是什么样呢?

独处、暗恋、撒谎等17个常见青春期话题,我有这些思考想和你分享

04

洗手间总是满员,三三两两排队等待的人,刷着手机,或者发着呆。

如果上一层楼,或者下一层,那里基本都是空的。但是大部分人宁愿等待不知道多久,也不愿意去走那43级台阶。

我们总是看中眼前已知的,拒绝未知的。但那些未知,可能就是绝好的机会。

05

相比于社会交往能力,如何和自己相处是更难也更重要的课题。

有两类青春期的孩子,一类是受不了自己一个人呆着,只要空下来就浑身难受,一定要找朋友玩,或者投身到虚拟的游戏里。另一种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和任何人交流。致力于寻找喧嚣来打发自己的时间,是对那个真实自己的漠视。当我忙起来,我就不用想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闭关自己也并不是真的知道该如何与自己相处,他们可能封闭,偏执,也触及不到真实自己的本质。

学会和自己相处,是可以经历繁华,也可以忍受寂寞。在最喧嚣里也能看清自己,而不被纷繁迷惑。他们可以真实地和自己对话,听见自己。

独处、暗恋、撒谎等17个常见青春期话题,我有这些思考想和你分享

06

慢一拍,慢一步,是我们面对青春期孩子反馈出来的症状时可以用到的办法。

一个等待的时间,可能给孩子自我发现自我调整的空间。等待也给自己按下一个暂停键,我们可以更充分地观察,思考,或者等待问题自我消化(极有可能哦)。

一个短暂的暂停,不会让问题变得更糟。青春期孩子的问题不是急性病,而是长期的积累。急诊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只会增加自己的焦虑。

07

如果亲子关系遇到了磕绊,哪怕只嗅到一丝丝信号,也要立刻在意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用行动来表达爱意,并且始终和孩子面对面坦诚交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我们的亲子关系想必一定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

08

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界限,可以表现在适当和孩子保持一点距离。

他可能会对你无时不刻的出现表现出厌烦,对你对他的好认为是理所当然。恰当的时机,适当的距离,让他有机会感受,他是否需要你,他在哪方面需要你。这将很好地帮助他自我发现,也是亲子关系张弛有度的有效工具。

独处、暗恋、撒谎等17个常见青春期话题,我有这些思考想和你分享

09

低龄段的孩子,如初一、高一,不要把节奏排得太满,要留一些留白的时间,如出门散步的时间,聊天的时间,啥事都不做放空的时间。

一方面,这是源于孩子的学习节奏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这些时间是为未来强节奏做的预留,当随着高龄学段的来临,有更多的新科目加进来,他会有更多腾挪的空间。

另外,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我们将散步、放空也列为“刚需”的话,我们也就无形中推动了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更短的时间里更专注地做某事,这是他们重要的需要修炼的品质。

10

收到一个求助,妈妈无意间发现孩子的一个小纸条,判断孩子可能是在暗恋某个男生。她特别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办,要不要找孩子谈,怎么谈?如果谈的不好的话,是不是会激怒她?装若无其事是不是又会助长她的进一步行动?

如何看待孩子在青春期萌生的情感,是个重要的课题。我不想将此称为“早恋”。14、15岁的年纪,对异性有好感,有吸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也都经历过青春期,回顾那段懵懂,青涩,可能有的对某位同学的默默的喜欢,是多么的纯真和美好。那是最纯粹的情感,是剥开所有花外衣的最直击要害的欣赏。

自由开放,链接良好的家庭,这个话题应该不是难题。首先是父母,以什么样的姿态看待孩子的“喜欢”。你内心里本身就排斥,你再怎么伪装也装不出开明。你内心里开放接纳,你就有更自由灵活的姿态和孩子对话。每个孩子对这个话题的接纳程度是不一样的,他是否愿意和你共享,是否愿意听听你的意见,怎么样沟通才能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这完全是家庭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你对青春期“恋爱”的态度,早已经在生活的点滴里渗透给孩子。所以,我的方法只适合我最了解的我的孩子,对于其他孩子,这些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合理的方法,只能用来参考。

如果是我的孩子处在默默喜欢另一个人但他不想让我知道的阶段:

1、保持积极地观察,他的状态,学习生活等多方面;

2、散步,闲聊的时候,找机会输出我对于青春期情感的理解,可以以身边某个我们共同认识的人,或者我们自己的故事的形式;

3、喜欢一个人,说明你追求积极美好的东西;被人喜欢,说明你身上有值得被欣赏的品质。这些都是好事。可以思考一下,这些积极和被欣赏的美好,可以提炼哪些关键词?

4、有深入沟通的基础,我不会给他如何行动提出具体的要求,保持观察即可。

独处、暗恋、撒谎等17个常见青春期话题,我有这些思考想和你分享

11

一直在思考,除了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我们对青春期孩子的帮助还可以有什么?两个独立的人,两个都要求平等的人,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两个依旧存在依附关系的人,可以怎样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不感觉到牺牲不感觉到压迫?即便每天都会思考,我也依旧只有一些模糊的答案。

怎么点燃他,怎样让他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人,怎样成为那盏精神的灯,都是知易行难的旅程。

12

我有很深的感触,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很多青春期遇到问题的家庭,首先需要调整的是父母的心理状态。

有些父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焦虑,紧张,和孩子对话之前要做很多的思想工作,一句话要反复斟酌很多遍,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要说。还有一些父母,有强烈的心理暗示,觉得孩子可能就会因此毁了,担心,害怕。

父母的战战兢兢和负面暗示,营造了一个消极的场域,初心是想帮助孩子,结果是无形中又给孩子增添了很多负担。

13

大部分的家长,并不缺对教养孩子道理的理解,但就是知易行难。为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家长自己的情绪处理能力。

当孩子犯了错误,我们知道要冷静,要好好说话,要坚定而柔和,要让他自我反省自我发现,但是那一刻,我们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愤怒,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倾泻而出,不计后果。有些悲剧,也就发生在这样的口无遮拦之后。所以,家长的自我修炼,情绪管理,压力管理是第一位的,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在愤怒时可以冷静下来的方式,不要被我们的情绪脑裹挟绑架。

独处、暗恋、撒谎等17个常见青春期话题,我有这些思考想和你分享

14

孩子在朋友面前提及父母的状态和次数,可以作为“父母”这个角色扮演优劣的一个参考维度。你的孩子羞于谈你,还是引以为豪,你有留意过这个方面吗?

15

今天和朋友聊到孩子的动力。我们思考孩子的动力从何而来?狭隘一点光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个孩子学业成绩优秀,漂亮的分数,别人赞赏的眼神,都可能成为激励他持续往前走的动力。那如果一个成绩糟糕的孩子呢?我们在旁边大喊,你不要放弃啊,你要努力啊,如果他就是在相对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正向的反馈呢?

每天处在“恶劣”的环境里,孩子也是挺不容易的。你可能会说,坚持啊,坚持才能看见,有多少成年人在坚持的途中就放弃了,何况孩子呢?都知道熬过去,就可能看到光明,但很多人就是熬不过去。怎么给予这类的孩子支持呢?哪些可能成为这类孩子的动力?

1、找他的优势,给发挥这类优势留出空间,不管是不是学习方面的;

2、支持他的自我调节,比如他花了一点时间听歌、买了一个你不想他吃的垃圾食品、甚至打了一会游戏;

3、行动,甚至有一些糟糕的行动,都比死水一潭来得有意义,不要苛求;

4、给他的生活创造一点点小惊喜,比如一顿美好的晚餐,一个自己喜欢的礼物;

5、一切可以给他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的东西。如果他恋爱了,也可能这是在绝望时的自救,这个阶段他的状态可能会好很多,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他会做一些努力,也可能会表现在学习上。但是要谨慎分手后失去支撑,保持密切的关注和引导。

独处、暗恋、撒谎等17个常见青春期话题,我有这些思考想和你分享

16

在和很多家长交流后,在和青春期孩子相处方面,我有两点深刻的体会:

1、理解孩子。不是嘴巴上说说的理解,或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伪装的理解,是真真切切地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处境、心情,支持他的理想、追求,给他最大的空间,等待和尝试。
2、维护和经营好亲子关系。关系大于教育,关系把孩子“拉拢”在身边,又可以借助这种力量把他“送出去”更远。好的关系不仅能抵御狂风暴雨,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自我发现,点燃心里的小火苗。

17

约人谈事晚出门,回床上又躺了一会。儿子走进来:还不起床啊,几点了啊,快起床啊,我只叫你这一遍啊,我不再叫了啊,你自己看着办啊。

听着好熟悉,就像是我叫他起床时说的。就是我叫他时说的!我们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他们从我们身上学习,如果我们看到他的问题,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


*作者:橙子妈妈。媒体人,家有青春期男孩一枚。专注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青春期   知易行难   作业   暗恋   节奏   情绪   身上   家长   父母   美好   状态   常见   自我   话题   发现   孩子   时间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