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孩子的来信|“我想让更多家长看到,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想法”

两封孩子的来信|“我想让更多家长看到,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想法”

文|橙子妈妈

日常生活中,我是一位母亲。我的角色决定了我会从“妈妈”这个身份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思考问题。

运营“青春期手册”,要求我也要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痛所悟。当我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从他们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体验他们可能有的情感,我发现那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妈妈视角的新世界。

我很幸运,收获了很多爸爸妈妈以及孩子们的信任,我因此可以接收到来自他们双方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当我把自己从我的角色里抽离出来,中立地去看这些倾诉,我会对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们有更深的理解。

他们比我们想象中要理智、强大、善于思考。

两封孩子的来信|“我想让更多家长看到,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想法”

但更多时候,在一个家庭里,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表达和沟通往往处于失衡的状态。不充分,不共享,造成了相互之间的不理解。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往往是很多家长们的困惑。

我仔细思考后,决定选取两份有代表性的青春期孩子给我的留言发布出来,让我们尽量中立地、不带偏见地去读。正如其中一个孩子说的:“我也想让更多的家长看到,真正的了解我们的内心想法。”

这两份内容的使用均已获得授权。为保证内容的真实完整,除少部分标点、错别字外未做任何修改。两个孩子分别处于初二、高二学龄段,网名已做隐私处理。

非常感谢这两位孩子的无私。

两封孩子的来信|“我想让更多家长看到,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想法”

@lucky girl (初二学生)

我现在是一名初二学生。现在初二下半年,感觉发生了很多变化,学习难度增大,压力也大,虽然妈妈没有明说让我怎么怎么样,但每次我考不好的话,我妈就说为什么别人怎么就能考好,你不行呢?从她脸上总能看到失望的表情,我就也着急。我比较偏科,文科和理科相差太多,我数学,物理不好,也没有什么方法,但我很想把成绩抓上来。这次疫情期间的网课学习,一开始还好,后来就渐渐地听不进去了。这个是学习方面的困惑,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帮助我呢?

我们家一共有三个孩子,我是老大今年15,我有相差5岁的妹妹和相差10岁的弟弟,我在家里表现得就是很活泼,很开心,很外向的,但其实我不是这样的。我就总喜欢把什么都憋在心里,不愿意说出来,总是自己一个人躲起来流泪,感觉很压抑。以前觉得没什么,现在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我妹妹的学习都是我在管,我爸爸对我妹妹的要求很低,考试考30分就算多了,在我像我妹妹这么大时考不了95我爸不让进家。之前二年级我爸经常打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可能没写作业,我爸直接打我腿,第二天上课间操时,我晕倒了。老师带我去厕所的时候,看见我腿都肿了。当时给我爸打电话说:“这个孩子你不要,我要”,我现在感谢之前的那位老师。我妹妹只有一个绝招,就是哭。他一哭我妈就认为是我整的,我很喜欢我的妹妹,我不敢使劲打他,我妹妹曾经打过我,我没有还手,等我妈妈回来后,我腿上,胳膊上全是伤痕,我妈妈就说我为什么不还手,我是真的下不去手。在网课这段时间,一直都是我催她写作业,她们老师无数次找过我,我们的班主任都没有那么找过我。就是因为我总看她写作业,因此,我妹妹就恨上我了,我还要不要教她写作业呢?

两封孩子的来信|“我想让更多家长看到,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想法”

我其实很爱我的妈妈,爸爸,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我也想和他们说一说我的事情,但是我一说他们不会理解我,不会平等的对我说什么。从五年级开始,我的学习我爸妈没有管过,因为他们学历不高,只能靠我自己。我数学,物理不好时,想要和我妈妈说得到她的鼓励,可我妈妈却说我心还是飘着待着呢。我想要得到鼓励,得到妈妈的认可,因为这样我才能有动力,才能有信心。平时他们没有怎么陪伴我,我有些心事只能和朋友说,还要我考出好成绩,我现在好迷茫,有些焦虑,我到底怎么才能让我妈妈理解我呢?怎么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呢?怎样才能不掩饰自己的难过,忧伤呢?

我有时候甚至觉得长大不好,我不想长大。我一直都在读您的文章,感觉很好,有时候就会想,我的妈妈要是能够这样该多好,有的时候真的很想让妈妈看看这些文章。

我不敢去和父母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总是不信任我。我是一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总喜欢咬自己的嘴唇,尤其是睡觉的时候,但我妈妈说我是因为自控力差什么的。我有很多好朋友,我会和他们诉说我的真实想法,但我妈妈说朋友是不会长久的。在网课这段时间我的成绩也在上升中,但我并不快乐,不会像小时候那样真真正正的快乐,所以我觉得长大不是很好。

两封孩子的来信|“我想让更多家长看到,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想法”

@sunshine (高二学生)

橙子妈妈,你好!我好迷茫啊……我正读高二。我不知道为什么回想自己的过往童年到初中再到现在,觉得好不开心。

面对青春期敏感的自己,面对在我眼中比较“无知”的父母,我真的找不到一个开心的理由。我父母从小在农村成长,教育程度也很低。他们父母教育都有很多瑕疵,我也理解他们,也有他们自己不好的原生家庭。

我不祈求他们有多优秀,但他们现在总用一套固执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我相处。我知道改变他们很难,我现在绝对做不到。所以我应该对自己负责。

但靠自己努力我该怎么去完善自己的认知呢?我该怎么学会和自己情绪相处?看到有一篇文章是说千玺努力得到自己的一切所以没有叛逆。那我是不是应该把学习投入到底,高中的我又能还有什么方向的努力呢?我觉得我快不认识自己了,我不知道自己性格是活泼还是内向,但我发现渐渐长大,越怕别人的目光,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相处的时候有些真实的情绪都不敢表现出来,压抑着,应该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吧,现在我都渐渐忘了我是谁了,我都怀疑自己的感受是不是不真实的,我甚至很多时候都不再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觉得现在的自己完全地被我抛弃了。为什么越长大,反而觉得自己越不像自己,越不了解自己了。我表述这些事情的时候都觉得这是我真实发生的吗?我该怎么办。

两封孩子的来信|“我想让更多家长看到,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想法”

我觉得我开始“严重失去自我”的阶段应该是升初中那时吧。

我们这边小升初是随机分配的,然而那时我们班里只有寥寥我和两个男生被分到了一所离我们居住地比较远的学校,就是另一条村那里。而小学的朋友同学大都还在同一个学校。那时公布名单那天我觉得我第一次感觉到人生要崩塌了,我要和六年的小伙伴分开,孤独一人到那间学校上学,虽然还有两个同班男生,但是他们和我不太熟。我痛哭满面。我那时觉得我自己是不是做错什么,老天爷为什么对我那么不公平啊?我爸妈也很失望地说我运气太差了。

我觉得我那时真的接受不了,记得开学很久了每次从学校回来遇到我们村的初中同学都觉得好羞耻尴尬。那件事我没有很好的心态去处理它,和新同学我也没有融入,我只是一味抱怨。后来我觉得自己很脆弱,我逼自己要乐观面对,但其实我觉得我一直在压抑我的情绪去那上学。我把自己逼得很紧,假装每天乐嘻嘻地适应了新生活。但现在回想我和初中同学的相处我才发现,我只是骗了自己,并没有真正地面对我来到新学校的失望和无助,委屈难过的心情。

两封孩子的来信|“我想让更多家长看到,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想法”

但让我现在更自责和后悔的是,初中时我那样矛盾的心态伤害了和我交往的朋友同学。我觉得我没有和他们深入地沟通和理解彼此,相反我在戴着“自大”和“奇怪”的面具去生活。

初中我曾有过一位对我还不错的朋友,但是后来我那颗“自恋”的心,我处处和她比较,学习,工作能力,人际…因此我蒙蔽了自己,我不顾自己到底能力有没有提升,我“拼命”去掩饰自己的性格能力,装得自己也不错的样子。(我觉得那个年纪里的我有虚伪,但又觉得那时的情感应该比较纯真)

初一的时候和两位女同学玩得不错,我们还常常喜欢和异性一起玩,后来我知道跟我们玩的那个男生喜欢我的朋友,我那时觉得好嫉妒羡慕,同时我觉得那个男生也和我一起玩啊,可他为什么喜欢的不是我?是不是我不够好?是不是我比我的朋友差?我的样貌还不错,为什么他喜欢的不是我?(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喜欢那个男生,还是因为他喜欢了我朋友我觉得嫉妒才“喜欢”?)因此我失去理性,开始故意和我朋友疏远,我把她对我的关心都忘掉,因为我觉得我和她在一起,别人都会把目光放在她身上。如我愿我们后来真的不再在一起玩了,她也开始不理我,现在我们偶尔见面都很尴尬。导致现在我回想起来觉得好惭愧自责羞耻害怕。

还有一个男生和我玩得不错,但因为后来他和我表白以后我又开始怀疑自己,他是真心喜欢我吗?我好像没有和他展现真实的自己?如果他很了解我他还会喜欢?他是耍我的?那时我觉得害怕不安,我就拒绝了。并且后来和他疏远,对他很冷淡。

两封孩子的来信|“我想让更多家长看到,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想法”

初中这样的一些经历,让我觉得我以前做得很不好,伤害别人的感情。我越想越自责越矛盾,后悔但又无奈。所以初三后来我就渐渐压抑自己,不再随意地和同学交往,不大敢再那么随意地交往和表达自己。

上了高中以后我也一直回想初中的过往,想和他们道歉却不知如何下口,觉得好像自己没有故意伤害得很严重,觉得不应该打扰就是最好的抱歉。

初中的经历让我上了高中和同学相处也常常在矛盾的状态。

(上面这些事情和心理表述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主观想法,有的事情不客观,但我内心好像就是有这样的想法)

我应该怎样去解决现在这样矛盾的状态呢?我希望我剩下的高中生活里我能做自己。可过去的事时时刻刻束缚着我。我是否要去和我曾经伤害了的同学道歉?谢谢你,愿意听我倾诉这些负能量的东西。

(未获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橙子妈妈。媒体人,家有青春期男孩一枚。专注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想法   孩子   橙子   青春期   来信   矛盾   内心   情绪   家长   不好   父母   初中   妹妹   同学   妈妈   真实   喜欢   朋友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