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原地气愤、抱怨,孩子的"山地自行车"正等着我们赶上

当我们在原地气愤、抱怨,孩子的

文|橙子妈妈

1.

一条让我心疼的留言

在后台看到一条消息,内心五味杂陈。这应该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留下的,不知道TA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是在什么样的环境背景下,怀着怎样的心情。在众多的消息里,这一条显得有些刺眼,读到的那一刻,有被扎到的心疼。

当我们在原地气愤、抱怨,孩子的

我曾经研究过后台的粉丝构成,18岁以下的读者们占比4%。虽然占比不高,但绝对值远超我的预估。我在青春期孩子“自救”背后的10个真相(点击阅读)这篇文章里分析过青春期的孩子们关注到我的公众号的4个可能途径,每一条都不是坦途,背后是他们可能遇到的迷茫、无助、不被理解、无处倾诉。

当我们在原地气愤、抱怨,孩子的

印象非常深刻的,还有一个添加我个人号的孩子。TA的微信名字是一长串的图腾符号,正中是两个让我心疼的中文汉字。我按照留言,没有添加TA为好友,我理解TA只是需要一个渠道表达,并不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安慰。在有限的几个来回的回复里,我尽量给予TA充分倾诉的机会。一个月过去了,你现在还好吗?

当我们在原地气愤、抱怨,孩子的

2.

我们被孩子的“山地自行车”

落下了吗?

孩子的青春期,父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还没回过神来,身边的那个孩子似乎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一个“大人”。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时常恍惚他熟悉又陌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以前我们可都是自信满满的:你抬起脚,我就知道你要往哪走。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不按“套路”出牌了。我们的爱,明明也没有少,甚至都能感觉到用了更多的功夫,但是“剂量”明显不够用了。就像我们自以为给车加满了油,可只跑了一会儿,油就耗尽了。我们想一路保驾护航的心一直都没有变,却无奈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孩子在长大,而我们提供补给的“油箱”还是那么大,我们就跟不上孩子的速度。

当他们小的时候,骑着最小尺寸的平衡车锻炼腿部力量,后来换成了大一些的儿童自行车跌跌撞撞,再后来匍匐在山地自行车上风驰电掣,他们爆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当有一天,我骑着共享单车想和他并驾齐驱,他压着速度等我,还是把我甩在后面很远,我花了全身的力气不停踩,气喘吁吁两腿发抖怎么也跟不上他的节奏。

我说,你怎么能不等等我。他说,已经等你了你怎么还是那么慢。

当我们在原地气愤、抱怨,孩子的

不是谁错了,是“设备”该升级换代了。10年前的装备跟不上现在的变化,3年前用在孩子身上的方法也赶不上他现在的成长。

我们的“设备”是什么呢?我们的认知,格局,视野,我们对孩子与时俱进的理解,以及非常重要的我们“未雨绸缪”的学习和成长。

我们以为是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从另外一个视角,是不是孩子也在等着我们的成长。当我们感觉到隔阂,无力,茫然,我们试着问问自己,当孩子们不停向前走出去很远,我们是抱持着身为父母的权威与孤傲,站在原地,还是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内省和孩子一起并驾齐驱。

我们被孩子落下了吗?

当我们在原地气愤、抱怨,孩子的

3.

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

各自正确的道理

感谢各位父母的信任,我看过很多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对话信息,如QQ聊天,微信聊天。孤立看,每个字,每句话,各自都说着“正确的道理”。问题是,合起来看,发现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比如孩子呼唤着你需要理解我当下的情绪,父母说我对你付出了所有;孩子表达想买一双鞋,父母说你上次考试怎么一团糟;孩子对自己的身高表示担忧,父母说有病才去医院。

这些聊天截图显然都是父母发给我的,也显然展现着“义正言辞的我在理”。大部分父母除了茫然,大多还很委屈:你看,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他怎么就是不能理解我呢?

孩子也呼唤着理解。有一个孩子和我说:不是不想和他们交流,实在是鸡同鸭讲。

再“强悍”的孩子,在言语的充分表达上,也是占据下风的。他们并不总能准确全面地表达,尤其涉及情绪这样的主观描述。当他们尝试过一次,再一次,当需求不被理解,情感没有得到回应,他们先是失望,可能有挣扎,然后接受,然后关闭表达的渠道。

当父母们抱怨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我说心里话呢,为什么他对我们这么冷漠,我们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正是我们自己堵上了他们的嘴,锁上了他们的心。

他们想表达,想寻求理解的需求并没有因此消失,原本他们最理想的渠道是自己的父母,尝试无果后,他们可能专向其他的渠道。比如另一个可以部分替代这种情感需求的老师、同学、朋友,其他亲属,或者游戏、早恋、陌生人。

当我们在原地气愤、抱怨,孩子的

4.

父母的“有效期”

有时候,我们并不是完全做不到理解孩子,我们做不到的,是放下自己。

当我们被孩子“一针见血”的质问击中时,我们是不是愿意真诚地面对那个心底的“灰暗”;当我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们是不是愿意低下头真诚地表达我们的歉意;我们是不是会被过往的自己所笼罩,是不是有意无意把孩子变成我们自我实现的工具;我们是否真的分得清,哪些是为了孩子,哪些是为了我们自己。

我们也有可能对“父母”这个词有着误解。这个从天而降被自然赋予的身份,伴随着俯视,权威,掌控。当我们获得一个珍宝,我们万般珍惜。岁月流逝,我们就把这当成了理所当然,疏于经营。

当我们真正放下自己,把孩子当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不从属于我们,不依附于我们,他们才可能有真正成为自己的机会。

当我们在原地气愤、抱怨,孩子的

他们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把我们认为的强加于他,而是在充分认识他,了解他,理解他的基础上给予他最需要的支持。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当下我们往往无法分辨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合适的,我们很害怕一个放松,走错一步就会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我一直在思考,父母的有效期是到什么时候?只到18岁把他送离我们身边就万事大吉了吗?只要他们能独自远行了,就和我们无关了吗?所以我们才那么着急于眼下的短期的得失吗?听到越来越多大学叛逆,中年叛逆的例子,那样的我们的孩子,我们真正长大成人的孩子,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吗?因为他们是离开了我们后才有的叛逆,我们就可以撇清责任吗?

我想邀请你也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作者:橙子妈妈。媒体人,家有青春期男孩一枚。专注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山地   专向   自行车   孩子   并驾齐驱   橙子   青春期   叛逆   气愤   原地   后台   有效期   心疼   情绪   渠道   父母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