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的难,只难在这一点,你我都有答案

养育的难,只难在这一点,你我都有答案

文|橙子妈妈。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养育这件事,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很难。

简单在于,身为父母的本能,在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应该如何“照顾”好他们,我们心底里是有答案的。


难在于,我们在养育中牵扯进了太多与养育本身不直接相关的因素,比如过度的情绪、错位的情感、外在评价、面子文化、自身未竞解决的问题等,这阻碍我们去看到那个答案。


这些干扰了我们的判断能力,让我们忘记了本能,让我们觉得很难。


01


养育的难,只难在这一点,你我都有答案

“孩子上初中以后,到底应不应该让他自己骑车上学呢?还是我们接送呢?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一个妈妈纠缠在这个问题里,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她的一个朋友说,孩子这么大了,应该独立,肯定要自己上学放学啊,父母必须不能送。


另一个朋友说,还是要注意安全的,这么大的孩子,要经过几个主干道,你们能放心?


听着都有道理,妈妈在心里翻来覆去:


“别人家孩子都不要父母送,我家孩子还要送,是不是显得很没面子啊?”


“是该独立了,怎么这么大了还能不独立呢?”


“安全也确实重要,不知道他能不能自己搞定,万一路上出了事怎么办?”


于是就纠结了,到底该怎么办呢?问你,问他,没问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养育的难,只难在这一点,你我都有答案

回到养育的本能,结合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最接近心底的那个答案,是什么?当下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如果对孩子一个人骑车上路的担心占比更大,就先满足这个“需要”,暂时把独立,尤其是别人眼里的是否独立放到一边。想一想,当我们这样做时,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独自行动,保证自身安全的能力。能力提升了,下一步独立的条件也就能满足了。


如果相信孩子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那就让他去独自行动,和他沟通、明确最大化保证自己的安全,他可以做点什么,突发情况可以怎么应对。


回到本能,“问题”就透明了很多。


回到本能,就是相信直觉,相信自己


02


“当孩子被其他校的学生打了,还被拍了小视频,应该怎么办呢?”


本能告诉我们——


孩子遇到了暴力伤害,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另一个声音说——


事情闹大了,会不会很没面子啊;也许只是个偶然事件呢,下次他们就放过孩子了,这事就过去了;如果闹开了,孩子遭到打击报复怎么办?


于是,那个答案变得模糊了。想得周全,是必要的,是一种理智、成熟。但太纠结于“周全”,也让我们失去了坚定的立场。


养育的难,只难在这一点,你我都有答案


回到养育的本能,想一想,当下,最最重要的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就算施暴者停止伤害,不再找孩子的麻烦, 我们也不能让这件事“轻描淡写”的过去。在孩子的心理层面,这件事必须要被认真地对待,它不能未被面对和消化而藏到某个记忆的角落里,这就像埋下一颗“雷”。在这件事上,父母的果断、 直面、“应战”、勇敢,显得更为重要。让孩子感受到有坚定的力量为自己“撑腰”,是把伤害降低到更低点的保护策略。别因父母的犹豫、闪躲,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养育的难,只难在这一点,你我都有答案

担心打击报复不是我们不主动迎战的理由。为了避免打击报复, 我们应该花精力去做各种预案。这是两个维度的问题,不能混淆、裹挟在一起。即,站起来,维护孩子,这是我们必须传递出来的坚定立场,这一点上大可以“冲动”一点。至于路径,作为成人年的思考,可以,也需要综合、全面、理智一些。


什么时候,在哪些事上果断出击,是教养的本能,相信自己的判断。


03


当孩子在学业上遇到了问题,本能告诉我们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此刻,孩子是遇到困难了,他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刻。


但是,在通往“目的地”的途中,我们容易被各种因素蒙蔽了眼睛,干扰了判断。


比如:



养育的难,只难在这一点,你我都有答案


“帮助孩子”这个纯粹的目的,在这么多心理语言面前变得复杂。就像一个被缠线包裹得一层又一层的球,最中心是我们要抵达的地方,但我们被自己定义的问题绕在了外面。


回到本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当下最重要需要做的是什么?回到父母的角色,我们此刻最应该给予孩子的是什么?哪些涌现上来的情绪在被察觉,被接纳后可以暂时放下?哪些是我们自己需要去跨越的障碍?哪些可以被翻篇?曾经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做?


养育的难,只难在这一点,你我都有答案


相信养育的直觉,回到养育的本能,这让我们在困惑时可以拨开云雾。


这更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本能里,有我们对孩子最原始的护佑。


我们因而坚定,答案不在外面,就在我们心里。


孩子也因此可以感受到父母——是柔和的,也是有棱角的,有立场的,有性格的。


这比“揉成一团”,没有形状的父母存在,带给孩子更大的力量。


⊙作者:橙子妈妈。“青春期手册”平台创始人,资深媒体人,家有青春期男孩一枚。专注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答案   打击报复   橙子   青春期   果断   骑车   本能   坚定   情绪   立场   父母   独立   能力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