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我妈!”你用情绪操控孩子有多狠,他对你的恨就有多深

图/文:百变爸妈

提到母亲,几乎所有人都会联想起温暖、慈爱等词语,都说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世界上也有太多关于赞美母亲的文学作品。母亲,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幸福与痛苦,只有母亲才懂!一般来说,由于天然的联系,孩子和母亲的感情较好,可我也见过对于母亲“无情”的恨。

“我恨我妈!”你用情绪操控孩子有多狠,他对你的恨就有多深

大燕子的故事

记不得林燕玲是哪一年到公司了,165cm的个头,体态略胖,爱吃,像一只要过冬的松鼠,柜子里总是有各种小零食。做人大方,从不自己吃“独食”,掏出什么来都要和大家分享。性格乐观,嘻嘻哈哈,好像有讲不完的段子。没事的时候公司里的人,都喜欢听她“白话”一会儿。

每天以“小仙女”自居,幻想着有一天能找一个让她小鸟依人的男人,把她娶走。公司里有人逗她:“你得找一个能让你这个“胖鸟”靠得住的树,要不然,你得把树给靠折了!”她听到也不生气,跟着大家一起笑。不知道是谁,嫌叫名字麻烦,因为胖,起个外号叫“大燕子”,慢慢地也就在公司里叫开了。

这样一个开朗、乐观的姑娘,被妈妈威胁式的逼婚了。大燕子的妈妈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总是念叨自己家姑娘:“你都快30了,长得还胖,妈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你结婚生孩子。”开始不以为意,经过一年多“唐僧式的”念叨,大燕子妥协了。令人惊奇的是,居然找了个二婚男人,她自己倒也是看得开:“以前是以前,我跟他过的是以后,反正对我挺好,人也挺老实。”

“我恨我妈!”你用情绪操控孩子有多狠,他对你的恨就有多深

婚后,很快有了宝宝,本该是享受初为人母的幸福,可家庭生活却过成了一团乱麻。原来,大燕子的老公,经常不上班,被单位开除了,又懒得出去找工作,一家人的生活立刻陷入了困境。大燕子,又急又气,自己也病了,最令人可气的是,婆婆家不愿意花钱看病。无奈之下,大燕子只能回到娘家向自己的父母亲求助。至此,两人开始了分居生活。

前几天,在电话里聊起现状,她有点丧:“我觉得我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像个累赘还在吃药,医生说,我的病癌变的可能很大。我现在有点恨我妈!”

我听到这句话,心里一惊!我知道,原来那个开朗的、自信的、爱吃零食的、每天自称小仙女的姑娘已经走远了。

“我恨我妈!”你用情绪操控孩子有多狠,他对你的恨就有多深

被情绪操控的她

妈妈关心女儿的婚姻本没有错,但是越界了,并且不断地用自己的情绪操控女儿。如:我身体不好,可能看不到你结婚;我最大的愿望是看到你结婚生子……这些话背后是妈妈想要表达的逻辑:我现在不太好,但是我希望能看到你结婚生子,如果看不到,是你的错,你应该满足我。这是建立在妈妈的意愿之上,而并不是女儿的意愿,或者说,是妈妈把自己的愿望用情绪强加给了女儿。

原来一个开朗、乐观的姑娘,在妈妈不断地洗脑式的说服下,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缺点”:胖、奔三、未婚,这些意味着在婚恋市场是不受欢迎的。而妈妈的身体状况又不乐观,为了满足妈妈的希望,也为了自己的将来,她彻底妥协了。

老公不上班,没有经济来源,孩子各项开销都需要用钱,自己生病婆家也不管。即使是这样,妈妈还是不同意离婚:“你都有孩子了,能不离就不离,将就过吧。”作为前同事,我能做的也只剩下默默祝福。

“我恨我妈!”你用情绪操控孩子有多狠,他对你的恨就有多深

情绪控制孩子有多狠,他未来恨你就有多深

“不行!走不走?不走就不要你了!”

“你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

类似用情绪控制孩子的场景在养孩子的日常中,太常见了!你认为的理所应当,和大燕子妈妈一样,只是建立在自己的意愿之上。被情绪操控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是情感上的乞丐。在人际关系中,因为害怕失去,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情绪操控。

作为父母是不是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呢?当然是可以的,但是要合理表达,并尊重孩子的选择。

举个例子:周五放学回家,你希望孩子赶快把作业做完,孩子希望周五做一点,周六再做剩下的。如果周六没有特殊安排,可以允许孩子自由安排时间。如果周六有特殊安排,应该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要今天完成,而非简单粗暴的命令,甚至用情绪控制。

“我恨我妈!”你用情绪操控孩子有多狠,他对你的恨就有多深

合理表达公式:描述事件+当下感受+你的期待

举个例子:下班回家,你感觉很累了,躺在床上不想动,只想安静的休息一会儿。奶奶已经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了,孩子一天没看到你,很兴奋,在你身上爬来爬去。

你可以这样说:“宝宝,今天妈妈工作很忙,也很累,妈妈想休息一会儿,你可以自己玩玩具、看书(可以具体到某一种玩具、书)或者跟奶奶玩一会。吃过晚饭后,妈妈再陪你玩。”这比你简单的说:“妈妈很累”,“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之类的话,要管用的多。

如果孩子,还是坚持在你身上爬来爬去,或者,自己玩了几分钟就又回来继续折腾你怎么办?你需要想想:孩子是不是明白你说的“累”是什么意思?他是否理解了你想表达的意思?

“我恨我妈!”你用情绪操控孩子有多狠,他对你的恨就有多深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作为父母不能把情绪强加给孩子,甚至用情绪影响、控制孩子的行为。人生像一个巨大的棋局,所有人都愿意做棋手,没人愿意做听人指挥的傀儡。


关注我,持续获得心理向育儿知识

@百变爸妈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养育孩子是父母亲的自我修行之路,在养育过程中,你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延伸阅读:妻子的好情绪,孩子一生的大宝藏!婚姻和谐是关键!(转给宝爸)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为保护当事人,文中使用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家姑   情绪   孩子   父母亲   会儿   燕子   意愿   开朗   乐观   姑娘   母亲   女儿   身体   妈妈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