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的"谎言",让校长深信不疑,孩子们变成了老师期望的模样

图/文:百变爸妈


常听岳母说:孩子都是捋着话长大的。意思是说,小孩会长成父母口中描述的样子。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给出了答案:孩子终将变成你期望的模样!

博士的

来自博士的谎言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的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博士的

罗森塔尔实验的启示

这看上去好像是太神奇了,一个"谎言"就能让孩子们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其实,道理很简单!

当老师们被通知班里有"最有发展前途者"的时候,老师们的心里是又高兴,又惧怕的。高兴的是,班里有这样的好学生,自己的教学成果能够轻松得以实现,谁不喜欢好学生呢?惧怕的是,如果孩子们没有获得好成绩,责任就需要由老师来承担了,毕竟他们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学生啊!此时,在老师的心里,这些孩子已经被打上了好学生的标签。

博士的

在日常课堂的互动中,老师会加大对于这些孩子的期望。如:提问时,老师可能会更多倾向这些孩子来回答,尤其是相对困难的问题。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老师也会认为孩子可能是没听清或者是暂时还没有学会,这是老师对于孩子的正向期待。

对于孩子们来说,老师的做法,让他们自己感觉到老师的期待:"老师好像很喜欢我,这么难的问题居然叫我来回答。虽然这次我没答出来,以后一定要回答出来。"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们加大了和老师的互动,从而和老师形成了双向的良性互动。这就不难理解,罗森塔尔效应为什么能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了!

博士的

父母应该怎么做

1、 合理期待

父母经常认为孩子是应该这样的,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是否适合孩子当下的发展节奏。

举个例子:你希望孩子能乖乖写作业,这是合理期待。如果你希望孩子现在能学习好,热爱运动,还要有一两项文艺特长,这就属于不合理期待了。虽然,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另外,父母在孩子达到这样的高期待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也是关键。

博士的

2、 期待不只是存在心中

我知道,你看到这里或许兴奋,或许怀疑,这都没关系!你可能在想:是不是我每天想着我的孩子要学习好、要省心、要懂事、要……他就可以做到了?

NO!NO!NO!答案是否定的,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期待不能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中!还记得上面的实验吗?要把这种期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并坚信孩子可以做到,如果做不到,一定是你自己的表述方式,或引导方式有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期待中还要和孩子保持良好互动,让孩子能从情感、语言、肢体上感受到你对他的期待。

博士的

3、 积极与孩子互动

积极和消极相对应,这是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平时,父母亲习惯了从消极角度出发看待,孩子长期得不到肯定,也就谈不上积极互动了。罗森塔尔效应的核心思想就是积极期待,并与孩子积极互动。

举个例子:当孩子的考试卷发下来,一般来说,父母亲都会直接看孩子的错题部分。常用评价是:"这道题不应该错啊!""这是基础知识。""字怎么还能写错呢?"恐怕很少有父母会看到试卷上正确的题,并给出积极评价。

当然,这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说,不能帮孩子找问题,提搞成绩。希望你能明白,任何事情都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积极或消极,两方面来看待。当你眼中看到的多是孩子优秀的一面,在你心中,他自然是优秀的;当你眼中看到的多是孩子的缺点,在你心中,他是需要不断提高的,意味着当下是不好的。

博士的

写在最后

名震美国的高中教师卡兰特,硬是凭着自己对于学生的热情期待和创造性的教学技法,把400多名"混混"学生送进了美国名校。他曾这样说:"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具备学习能力的,只要想学就一定可以学好。"我想这是对罗森塔尔效应最好的诠释。


关注我,持续获得心理向育儿知识

@百变爸妈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养育孩子是父母亲的自我修行之路,在养育过程中,你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延伸阅读:为什么孩子越大父母越不快乐?平衡不断升级的欲望,消除不良焦虑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参考引用:百度百科《罗森塔尔效应》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谎言   老师   发展前途   深信不疑   父母亲   美国   心理学家   班里   消极   效应   校长   模样   博士   父母   期待   名单   评价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