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本月初叶一茜在微博上晒了张和女儿森碟的聊天截图,并配文:和森碟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从图上来看,森碟是去看了《哪吒》,妈妈问:“哪吒好看吗?”“好看”,“感动吗?”“还行”;“哪里最好看?”“最后那里”。很多网友说,森碟从软萌小娃变成了聊天杀手,但我看来,森碟每一句ending式回答的背后,是妈妈叶一茜提问方式出现了问题。比如,哪吒好看吗?这个二分式问题,除了好看、不好看还能咋回答?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这让我想起最近热播剧《小欢喜》中季杨杨和父亲季胜利聊天的一个片段,季杨杨晚归,季父劈头盖脸地训斥:还知道回家,都几点了?这让刚准备解释的儿子,立马闭了嘴,甚至因父亲斥责自己深爱的舅舅,季杨杨爆发了和父亲的争吵。

你看,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跟我们沟通,而是我们用错了方式,让孩子不得不终止交流。提到亲子沟通方式,就不能不说被世界公认的最佳亲子沟通方法——“海沃塔(Havruta)”。

“海沃塔”是什么?

海沃塔(Havruta)最早来源于犹太家庭中,他们会用“海沃塔”进行亲子聊天。海沃塔(Havruta)意思和fellowship(伙伴关系)较为接近。简单地说,“海沃塔”就是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研究和深入学习某个问题。放在家庭教育里,其实就是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些无意义地聊天变成有意识的提问讨论,让孩子在讨论的过程中,最大程度掌握知识。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我们都知道犹太人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最聪明的名族,虽然他们在全球只占人口总数的0.2%,但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却格外耀眼。迄今为止,800名诺贝尔得奖人中,20%是犹太人;每年福布斯杂志公开的全球富豪榜中,前五十中约有十位是犹太人;犹太人虽然仅占美国公民的2%,但却掌握了美国70%以上的财富;美国教授中20%是犹太人;犹太后裔在哈佛的入学率高达30%。

他们这么聪明,难道是大脑结构和我们不一样吗?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的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针对这一现象做了研究,发表了一份长达40多页的研究报告——《海沃塔学习理论》(A Theory of Havruta Learning)。研究人员发现,犹太人之所以聪明,和他们小时候与父母的聊天方式息息相关。在大部分犹太人家里,他们的聊天不是闲话家常,而是有意识的、固定时间的头脑风暴,也就是“海沃塔”。他们发现:海沃塔式“有意识聊天”,会慢慢地改变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切入点等,从而让孩子在生活点滴中提升思辨能力。

“海沃塔”的三要素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想让孩子更聪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就要多和孩子聊天、互动。他们发现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不是词汇量,而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影像资料显示,孩子与父母交谈的频率越高,他们大脑中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动就越强。而“海沃塔”式聊天就正好利用了这一原则。犹太人随时随地和孩子海沃塔,不仅增强了大脑中语言区域的活跃度,更让孩子在思考中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当然,在进行一次高质量的海沃塔之前,就需要掌握海沃塔的三个主要因素: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

▼1,倾听和表达:这是海沃塔的基础,布兰迪斯大学的报告指出,倾听需要保持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安静;表达时提问要经过思考,要保证问题能被孩子完整的接收,用开放式问题让孩子多说一点。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比如孩子放学后告诉你:“老师说了,上课的时候不能走来走去。”一般我们听后都会说“对啊,老实说的没错,上课就应该安安静静的坐在书桌前。”这样下结论式的回答,其实是在扼杀孩子表达的可能性。

换成倾听和表达式,我们应该这么说:“那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吗?你有乖乖听老师话,还是稍微反抗了一下?”这样的启发式提问,才会让孩子产生表达的欲望。所以,倾听,是家长要关掉自己内心的声音;表达,则是鼓励孩子多说一点。

▼2,探索和聚焦:这一步决定谈话的方向,家长需要在谈话时,围绕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家长只有时刻注意探索和聚焦,才能让谈话有深度、有营养、有逻辑。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比如:孩子说:“我觉得老师说的是对的,但我想看看别的小朋友有没有乖乖坐好,所以我就跑到了最前面。”这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是为自己的好动找了个借口,但家长万不可批评孩子耍小聪明行为。

海沃塔需要家长探索更多可能性,并深入思考。所以你可以说:“哦~,这样啊,这个理由不错,老师有没有接受呢?”用肯定的语言赢得更多的可能性,从而进行探索。当然,沟通过程中,孩子肯定会顾左右而言他,这时候家长就要用和原话题相关的问题,把孩子带回来,这就是聚焦。聚焦需要家长主导聊天的方向,把孩子注意力集中到聊天主题上来。

3,支撑和挑战:这是进一步塑造、验证想法的过程。家长需要带领孩子找到支持他想法的证据,还要适时提问挑战现有的想法,看看在聊天中忽略了什么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比如:你可以说:“为什么你觉得老师会接受你的理由呢?”“我只是想看别的孩子有没有坐好,我是好孩子!”“为什么你会觉得只要自己认为是好孩子,就可以不遵守老师说的呢?况且,你跑去课堂前面老师也没有表扬你哦,如果每个小朋友都跑前面去,课堂是不是就乱成一团了?”这种不断引导、反驳其实就是挑战。在海沃塔中,反驳被认为是一种帮助,而不是吵架。

那“海沃塔”和一般的聊天有和不同,它的优势是什么?

开头提到的叶一茜和森碟的聊天方式,就是传统聊天方式中的一种——没营养的聊天。这样的聊天方式,在我们身边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比如,孩子想看小猪佩奇,会跟妈妈说:“妈妈我想看小猪佩奇。”大多数父母都会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应该看多长时间,或什么时候该看这个点上。于是会说“只能看两集哦”“等你写完作业了在看吧”,但其实这样的回应方式,都属于无意义的聊天,因为这种交谈方式,并没有有意识教孩子认知或思维方面的锻炼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海沃塔”式聊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保持好奇。同样的场景,孩子说完想看小猪佩奇后,妈妈应该注意表达的逻辑和条例,可以刻意的引导孩子加入自己的认知。比如,你可以说,“这么想看小猪佩奇,是不是因为小猪佩奇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你很喜欢呢?你最喜欢小猪佩奇什么呢?如果佩奇不是你想的那样你还会喜欢她吗?”这样就让聊天达到了更深的地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好不好看,要看多长时间等表面问题。

▼传统聊天方式还有一种:敷衍式聊天。现在的父母都很忙,一天恨不得能工作24个小时,好不容易下班回家,就想能有一个安静的空间瘫着刷刷手机。这个时候如果熊孩子跑来聊天,结果往往就一种,孩子兴高采烈地说着,爸妈“嗯嗯~”“啊~”“哦~”的敷衍着。有时也会用一两个短句搪塞孩子,这样的聊天不要说深入了,其实连交谈都算不上。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比如,你在刷手机,孩子跟你说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了。传统聊天,无非要么安慰孩子,没事,一会妈妈帮你要回来;要么,你让他玩会怎么了,玩腻了自然就给你了;再要么,他抢你的,你也抢他的啊等等。

“海沃塔”式聊天则更注重情绪的表达和探索。所以他们会这样说:“(拉着孩子坐下)哦~,如果是我,我也会很委屈的。(表达情绪)我想听听是怎们会事呢?(展开探索)”“如果你是抢玩具的孩子,对方怎样做你才会把玩具还给他呢?(头脑风暴)”

从上面对比来看,与传统聊天相比,海沃塔至少有两个关键点:1,不随意批判孩子,始终保持好奇。2,不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让孩子进行头脑风暴。其实这两点结合起来说,就是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有思想的人,平等、真诚地交流。很多家长以孩子太小为由,单方面决定孩子的事情,但这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思考、做决定的权利。孩子如果从小就不能做决定,也就意味着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那么在平常,家长要怎样才能做到“海沃塔”式聊天呢?

▼首先,选择一个固定的“海沃塔”时间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犹太家庭中每周末都是“安息日”,在这一天全家会聚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小朋友也会畅所欲言,这是属于他们的“海沃塔”时间。对我们来说,建立一个固定的“海沃塔”时间这一点可以借鉴,家长可以利用孩子放学后接孩子的时间,或晚餐时间,和孩子聊一聊孩子关心的问题。

建立固定“海沃塔”时间的一大好处是,让家长在心理上对这段时间重视起来,只有家长集中精神,亲子沟通的质量才会提高,才会有可能进行一次深入的“海沃塔”沟通。

▼其次,耐心倾听,给孩子创造表达自己的机会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倾听是“海沃塔”的第一个核心。和大人完善的表达能力相比,孩子的表达需要更多时间去思考、搜索词汇、组织语言。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孩子可能也需要10s左右去思考。所以研究人员给的建议是,亲子交流过程中,家长提出一个需要孩子反应的问题时,不妨等待5-10秒,再进行下一步;提出一个需要孩子回答的问题时,给孩子20-30秒的组织语言时间。耐心倾听,是“海沃塔”对话开启的第一步。

▼最后,跟随孩子兴趣,引导孩子聚焦,防止孩子跑题

叶一茜:森碟每句都是ending!亲子沟通不畅?学学犹太人的海沃塔

低幼龄孩子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在一件事上,但零碎的聊天又很难让孩子进行深度思考,所以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启发孩子思考,实现思维升级,就需要家长另辟蹊径。

比如,在进行“海沃塔”时引入一些道具、卡片、玩偶等,适时地用这些道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回到主题上来。

总之,“海沃塔”作为犹太精英教育的一种标志,以其高质量的陪伴方式被世界各地研究。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给你和孩子的沟通增加一种新的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犹太人   哪吒   亲子   犹太   美国   小朋友   好看   家长   父母   妈妈   语言   老师   方式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