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这两天刷网页,无意中看到了一位父亲的求助信: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从这位父亲的言辞中,能感受到他的慌乱。看到配图时非常能理解他,工作间隙打开摄像头,竟然看到儿子和女生抱在一起,这种冲击足矣让一位老父亲慌了神。但从这位父亲的惊慌失措中,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些隐含信息:至少在这个家庭里早恋是不被允许的,是可耻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早恋甚至做出不雅举动,就有了合理解释。因为调查发现在一个打压早恋的家庭里,孩子会更容易早恋。心理学上有个“潘多拉效应”,是指禁止反而会激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越禁止越泛滥,就像潘多拉因为好奇打开了那个盒子,结果所有的 灾难、瘟疫与祸害都飞了出来,让人类饱受折磨。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图片来自网络 侵权联系删

孩子“早恋”也是这样,如果家长打压的态度越坚决,孩子就会越好奇、越想去尝试。再加上青春期的他们在激素的作用下,急于在异性面前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家长一味打压,会刺激他们表达“大无畏”精神,以示自己在“真爱”面前的勇敢,这反而会让事情更棘手。所以面对孩子早恋,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粗暴的打压,而是了解孩子早恋背后的心理,积极引导。

越来越多的青春期孩子开始“早恋”,早恋开始低龄化

生活中我们总会把“早恋”和青春期叛逆联系起来,因为大多数孩子早恋都发生在青春期。但近几年,“早恋”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小,就像开头提到的11岁的小男孩,才上小学就开始谈恋爱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进行分析: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首先,从生理上来看。

和十几年前的我们相比,现在孩子青春期来的格外早,他们格外早熟,这正是导致早恋现象愈发低龄化的主要原因。

脑科学研究发现,现在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外界刺激越来越多。这些刺激会直接作用于孩子们的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又会作用到下丘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垂体。进而刺激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在孩子的生殖器官。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的女孩子大约9岁左右就会初潮到来,同时出现明显的第二性特征。男孩稍微晚两年,11岁左右第二性特征也开始发育。这个阶段,男孩个子迅速长高,肩膀变宽,肌肉变得结实,整个人都显得强壮很多;女孩髋部、大腿、肩膀变得圆润,乳房开始发育。

这一系列变化让他们越来越接近于成人,所以他们就会更加刻意的去模仿成人世界的相处规则,比如,谈恋爱。

其次,从心理来看。

这个时期,孩子们身体的巨大变化,会影响他们略微滞后的心理发育。他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主观世界,孩子们开始思考“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导致孩子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越(第一次是在2岁左右)。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会明显感觉到他们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我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这种变化会让孩子们误以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所以他们会和父母展开一系列控制权的争夺,他们会要求提高家庭地位,会要求父母尊重自己的隐私,会要求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自己等等。但现实是,他们的心理发展相对缓慢,跟不上身体的快速变化,所以这种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实际半成人的状态,会让孩子很矛盾,让孩子们的情感状态很不稳定。

同时这个阶段身体的变化,会让他们格外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他们会特别注意自己的相貌、体态、和服饰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尤其是给异性留下的印象。一旦有异性对他表现出好感,就会让孩子的自信心极度膨胀,会让他们误以为这是对自己的极大肯定。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通过早恋,来满足自己急需肯定的心理需要。

对“早恋”到底该持什么态度?

看到这里肯定有父母会问,既然早恋是生理和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孩子早恋到底要不要管?

今年年初时,陈奕迅14岁的女儿被拍到和一个小男生十指紧扣互动亲密,当时媒体采访了陈奕迅和夫人徐濠萦,问他们怎么看待女儿谈恋爱。夫妻二人回答:这个年纪就是该恋爱,我们会给女儿留够私人空间。这种处理方式获得了一大票网友的点赞。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但其实,我并不是很赞同这种态度。孩子由于年龄、见识等有限的经历,他们的是非观并没有那么健全,尤其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情绪不稳,所以很容易陷入纠结,如果父母不提供适当的帮助,孩子们很容易在这个阶段出现行为偏差。

所以,对“早恋”该不该管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要管,但只管大方向!

在解释这个答案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8个社会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演变,主要包含:4个童年阶段,1个青春期阶段,3个成人阶段:

0~1岁,基本的信任和基本不信任

2~3岁,自主对羞愧、怀疑的冲突

4~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6~12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13~18岁,角色认同和角色混淆的冲突

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在八个阶段中,13~18岁的青春期尤为重要,它是连接儿童阶段和成人阶段的过度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人生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孩子成人后的几十年。而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角色认同和角色混淆的矛盾,孩子会一次次的寻找角色认同,也会一次次推翻重来。通过“早恋”获取异性角色认同就成了一种重要手段。所以,我们会建议,面对孩子“早恋”父母当然要管,但只管大方向。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什么是大方向?大方向不是让你选择禁不禁止孩子早恋,事实上早恋这个事家长也禁止不了。而且我们也说了孩子可以通过“早恋”获取角色认同,所以家长也没必要强制禁止。我们所说的大方向是,孩子们要学会处理异性关系,女孩要学会在一段感情中如何保护自己,男孩要学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伤害。

“管教”不是“禁止”也不是“惩罚”,而是把重点放在孩子的感受上,并告诉孩子,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关注你。

接着,我们还要关注哪些孩子容易早恋?

第一,家中性别缺失的孩子。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调查发现,家中没有父亲的女孩、家中没有母亲的男孩,都更容易早恋。还有一种,虽然父母都在,但其中一方由于某种原因经常不在家,这样的孩子也容易早恋。

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和父亲关系好的女孩,对异性的认同感,会在父亲身上得到充分的满足,自然会降低对其他男性的要求。同时如果女孩有一位非常出色的父亲,她看男孩的眼光就会非常高。男孩也是一样,如果他的母亲非常出色,会帮助孩子提升审视异性的眼光。

第二,有朋友早恋的孩子,更容易早恋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你发现没,“早恋”有个特点,它会扎堆出现。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果有一个孩子早恋,玩的好的那几个就会陆续都早恋。这其实和孩子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有关,孩子们很难分辨是非对错,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感官去判断。

好朋友谈恋爱了,看起来很幸福,这会让他们对恋爱产生错觉。“身边人认可”的模式很容易渗入孩子们的价值观,所以更容易影响孩子们的态度。

第三,好奇心强烈的孩子。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现在的传媒过分的将“爱情”美化,打开电视不是青春偶像剧,就是青春校园剧,里面或多或少将异性间的感情都引向了爱情,这也是影响孩子早恋的一大原因。《康熙来了》里有一集采访曲家瑞老师,她说在她小时候听电台、广播所描绘的爱情,就很想亲自试试。你看,这对好奇心强的孩子,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那么,如果发现孩子“早恋”,家长要如何引导。

第一,与其堵,不如疏。

黄磊接受采访时曾说过一段话:“早恋这个词其实很混账。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是人之本能,家长要做的不是遏制,而是正确地引导。”深以为然,与其一味地无效反对,不如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他们,“孩子,你谈恋爱可以,我不反对,但你一定要有原则,要有底线!”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李玫瑾老师曾提过一个很好的方法,当发现孩子早恋时,不要采取过激的方法,尝试用文字和孩子沟通,效果会好很多。

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写一份书信,首先恭喜孩子终于长大了,有人爱了。其次,告诉孩子这个阶段的爱情很美好,但也很危险,爱情不等于婚姻,一定要学会在这段感情中学会保护自己。再次,告诉孩子会永远和他站在一起,告诉孩子自己的价值观,比如,爸爸可以告诉儿子,我当时是看重了你妈妈哪一点。妈妈也可以告诉女儿,爸爸的哪些优点让她觉得可以托付终身。

第二,对孩子进行两性教育

著名情感专家张怡筠曾说:“当孩子谈恋爱的时候,传达的信息就是,父母该给孩子进行两性教育了。”和国外的孩子相比,我们国内的孩子在两性教育这一块非常缺失。如今“早恋”越来越普遍,孩子们从网络获取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对两性知识的接触也越来越低龄化。如果家长还选择避而不谈,孩子只好以别的途径获取相关知识,这反而会让事情变的不可控。

11岁男孩带女孩回家 不雅举动被发现 关于早恋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很多父母会说,两性教育对孩子实在说不出口。其实,我们可以借助类似“动物世界”,绘本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相关知识。李玫瑾老师就曾讲过一次她对女儿的性教育。家里的狗开始发情,女儿没见过,竟打电话给宠物医院:“我家狗下面长了个棍”,李玫瑾教授没有对此避而不谈,反而抓住这次事件,给女儿来了一次两性教育。

总之,如果你发现孩子已经开始“早恋”,千万不要贸然出手,强制分开。你可以试试,先恭喜孩子长大有人喜欢了。然后和孩子谈谈爱和责任,再和孩子说说恋爱与婚姻,当然也可以把你失败的恋爱经历告诉孩子,先让孩子卸下心防,再引导孩子保护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早恋   家长   男孩   大方向   青春期   举动   异性   成人   冲突   父亲   角色   女儿   父母   阶段   发现   孩子   女孩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