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奇葩说》第六季开杠了,节目一开始就全场高能,开播不到一周,热搜频繁被奇葩们占据。和场上唇枪舌战的队员相比,那个坐在台上笑里藏刀的马东,光环好像弱了许多。但身为节目创始人的马东,不仅将这些奇葩从天南海北聚在了一起,还时不时在辩论场中戏谑一下选手,看似无心实则次次戳心,有意无意的激发辩手的潜能。这个笑里藏刀的胖大叔,其实才是那个赛场上的控场人。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于是好奇,是什么样环境培养出马东这样的性格,明明在聚光灯下却一次次将焦点推给别人,明明很博学,却每次都以搞笑的方式让观众以为他就是来调节气氛的。翻遍了马东接受过采访的资料,发现这和他的父亲:马季先生的教育方式有关。

马东出生于1968年12月25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出生前,父亲马季已经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被下放到黑龙江的一个农场劳动。1971年马季回到北京,3岁的马东看着陌生的父亲喊了句“叔叔~”,马季的眼泪“唰~”的就下来了。回到北京的马季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相声创作中,忙碌的工作让他对马东无暇顾及,那段时间的马东顽皮的如个猴子。童年的马东虽然是相声大师的儿子,却和相声没有半点关系。因为马季会把儿子撵到房间里,让他去写作业,不许儿子听他们谈论相声。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在《奇葩说》中马东曾爆料,小时候有次放学回家,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说:“来,给我们说段相声,说了就让你走!”,但马东低着头说不会,相声大师的儿子竟然不会说相声,这差点让这几个学生笑掉大牙。马东说,“那段时间我很排斥‘马季的儿子’这5个字”。也是从那次以后,马东悄悄找来了父亲收藏的相声集,花了几个月记了上百个段子。有次碰到父亲考验徒弟,说着说着,有个段子里一个包袱漏掉了,马东在房间里脱口而出就给补上了,大家都很惊讶。马东也以为父亲会表扬他,可是父亲连看他一眼都没看。

正是这样的父子相处模式,让儿时的马东多少有些叛逆。以至于长大后,这种影响还在继续,这也就为他在2012年事业巅峰之际离开央视埋下了伏笔

他曾说:“我的人生好多次归零,26岁从澳洲回到中国,归零;从湖南台回到北京,归零;2004年我开始做《挑战主持人》制片人,2006年我做大赛,后来不做了,在综艺这块归零;然后离开中央台,我又归零。我喜欢这种感觉,我觉得这么活着才有意义。”

仔细看马东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现,他的每一次归零,其实都是为了重新出发,并且一次做的比一次好。究其原因,这和父亲在马东叛逆时对待他的态度息息相关。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高度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对年幼的马东而言,马季绝对算的上一位严父。马东想学相声,父亲跟他说“你死了这条心吧,我一句也不会教你,你不是这块材料!”,马东不懂父亲不想让儿子受当年他所受之苦,只是觉得父亲狠心,所以年幼的他对“马季的儿子”一事一直耿耿于怀。

稍大点,父亲慢慢开始让马东自己做选择。为了逃离父母,18岁的他怀揣梦想,漂洋过海去澳大利亚学计算机。出国那天,父亲没留过多的话,只是默默地给他收拾了四个大箱子,超重了30多公斤。

等马东再大些,父亲开始完全尊重他的选择。学成归来,本可以找一份很不错的互联网工作,但马东突然意识到,平平淡淡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于是他选择去电影学院攻读第二学位,父亲知道后,对他说:“你这点像我。我以前在新华书店工作,也算端着铁饭碗,但是我对相声入了迷,说相声时才会有满足感、幸福感。你也应该去为自己的理想做事情。”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有网友说,这对父子的相处模式有点像《西游记》里孙悟空和如来佛祖的关系。3岁之前马东没见过父亲,后来父亲回来忙于工作又无暇顾及马东,这让马东的童年就像在花果山的孙悟空般,没有约束、无忧无虑。等他稍大点想学相声时,父亲的形象出现了,一切开始不一样了。孙悟空不也是这样?无拘无束的生活让他开始目中无人,为了寻求刺激,他跑去挑衅玉皇大帝“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于是大闹天空,没想到引来如来佛祖。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如来佛祖的父亲形象也是在这里第一次出现,面对犯了错的孩子,他说服教育无果后,便搬出了家长权威,用武力镇压,赐你一座五指山好好去反省。那时想学相声,被父亲无情拒绝的马东,像极了被压在山下的孙悟空,空有抱负却被家长权威无情压制。取经初期的悟空像极了儿时叛逆的马东,马东想学相声所以去偷学段子;悟空想回花果山所以总在伺机而逃。好在通过引导,他们最终都走上了正确的路。

回过头来再看马东那些带点叛逆的归零行为,背后正是来自于年幼时父亲的包容。他知道,不管怎样父母一定是他坚实的后盾,这是一次次敢于归零勇气所在。

孩子敢于打破常规,源自在“叛逆期”父母的心态

在心理学上,孩子一般会经历两个叛逆期分别是:3岁左右和11、12岁左右。而这两个时期,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会对孩子一生的性格带来直接影响。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比如3岁左右的逆反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开始有了我的概念,于是他们会把“我不要……”“我要……”挂在嘴边。但这时父母往往会陷入焦虑中,因为孩子一下子开始不听话了,不管你说什么,他都要反着来。以前那个说东不往西的乖宝宝。突然不见了,于是家长抑郁了。

但在积极心理学来看,孩子三岁左右出现各种不听话的行为纯属正常,这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边界感,他们开始区分我的、你的、他的。同时这还说明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拒绝别人。如果这段时间,家长一直打压孩子,则会让孩子出现逃避(偷东西)、退行(咬手指、扣指甲)、甚至武力反抗等行为。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再来说说,11、12岁左右的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叛逆其实是孩子内心世界急剧膨胀,导致他们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获取各类知识,这会让他们的自信心急剧增加,加之年纪偏小,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有限,导致内心膨胀和外在自我不匹配。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时常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谁要反对他们说的话,就是跟他们故意过不去。

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不懂得顺势而为,还采用对待小孩子的方法,一味的进行打压。这会对孩子青春期叛逆埋下伏笔,严重点可能父子反目成仇。在积极心理学来看,孩子内心极度膨胀,其实是在学怎样与外界处理自身关系。他们必须有这么一个过程,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自己在这个社会所在的位置。所以家长在叛逆时期,正确的做法不是打压或放纵,而是积极引导。

那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引导孩子平稳度过叛逆期呢?

▼首先,家长需要转变思路,所谓的叛逆期,其实就是孩子快速发展期。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向西游记学育儿》的作者韦志中老师曾说,“给孩子的两个发展时期起名为“叛逆期”的人,一定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作怪,他们拿出父母权威那一套,认为孩子不听自己的就是叛逆,其实从积极心理学来看,那不过就是孩子成长的两个必经阶段。为什么要叫“叛逆期”,而不叫“机遇期”呢?”

深以为然,不管孩子3岁,亦或是11、12岁,这都是孩子独立人格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前者独立人格刚刚开始形成,后者孩子的独立人格开始和周围对抗、寻求平衡。只有父母改变自己的思想,坚信这个时期不过是成长路上两个正常的人生阶段,放平心态才能改变面对孩子的态度。

马东曾说“我父亲希望我是一个普通人 ”,哪怕是在他最叛逆的那几年,父亲也没和他反目,这种平和的态度让马东终身受益。

▼其次,孩子处于叛逆期,引导要有收有放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当孩子经历叛逆期时,家长不能一味的打压,由于叛逆期孩子的各项人格都在逐步健全,过分的打压不仅不会让孩子顺从父母,反而可能招来抗压反弹,导致一场“大闹天宫”。

身为父母能做的是,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在进行引导。叛逆期最大的特点是会变得很轴,脾气说上来就上来,这时候千万不能摆出家长权威那一套,而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如果双方都很激动,可以先冷处理,离开现场,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了,问问孩子当时的想法,“是妈妈刚才那就话,让你不舒服了吗?”,再和孩子一起就事论事的讨论。

▼最后,孩子成长路上,家长角色要做到“三位一体”

所谓的“三位一体”实际是指,家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要:时而在前引领,时而在左右陪伴,时而在后面跟随。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陪伴策略。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孩子很小时没有自我意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在前引领,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告诉孩子什么是原则,什么是底线;慢慢地,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选择,这时候家长就需要退一步,陪伴孩子左右,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自己做选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后来,孩子逐渐长大,家长就需要再退一步,退到孩子身后,让孩子承担起自己该有的责任,必要时给孩子建议,但要自知父母的建议已经不能左右孩子的思维了,孩子的生活需要他自己去面对。这就是真正的“三位一体”式陪伴。

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最初需要用紧箍咒督促他才会去打妖怪,到中期已经能主动去找妖怪了,这其实就类似于孩子心智成熟的一个过程

《奇葩说》开杠频上热搜,看了叛逆大叔马东的家庭教育,不火才怪

马东曾说,“父亲的一生没有遗憾,他一生都奉献给了相声,最后戛然而止,虽然带给我们极大的痛苦,但他的一生没留遗憾",没有遗憾,应该是马东对父亲最深的祝福。他给父亲整理自传书稿《一生守候》,在写儿子的那一章里,见到了这样的字句:“马东是我最大的骄傲和自豪!”。这是我所能想到的身为儿子最大的安慰,这对父子的相处模式,真的值得身为父母的我们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奇葩   叛逆   家庭教育   大叔   悟空   父子   相声   人格   时期   父亲   态度   儿子   家长   父母   阶段   两个   孩子   马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