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周末闲来无事看了周杰伦去的那集《锋味》。周杰伦代表着一代人的青春,他的中国风式的情歌,不一样的调调感染了很多人。以前一直觉着他才华横溢,是因为天生的音乐才能,但这集《锋味》看完才知道,不是这样的。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周杰伦爆料:“小时候,妈妈拿出所有积蓄买了钢琴,从4岁开始,限制我每天必须练够两小时”。谢霆锋问“那么小,你能坐的住吗?”杰伦笑着说:“我妈妈会拿着藤条站在旁边!”,一旁的谢霆锋感叹“现在每次看周杰伦谈琴,我就很后悔,小时候我妈妈也让我学,但我不学,为什么不像杰伦一样听妈妈的话呢?”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生活中,不乏谢霆锋这样的孩子,小时候家长让学新技能,总觉着麻烦,撒泼打滚就放弃了,等长大了,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最后也只能暗自后悔“我当年要好好学就好了!”。但这其中其实有个问题很值得思考,到底是谁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是那个每次一上兴趣班就连哭带嚎的孩子?还是那个一时心软就放弃的家长?其实只要我们理性分析一下,就知道这个“锅”孩子不能背。孩子天生就贪玩,但不是每个家长都容易妥协、放弃。有远见的家长一定不会让孩子无缘无故放弃,他们会给孩子设置合理的限制条件,就比如杰伦妈妈,她没要求小杰伦一开始就练4、5个小时,但是两小时是底线,必须坚持下来。

孩子的成长道路必定与“限制条件”共存

育儿路上,很多父母都会纠结,孩子成长到底要不要给他设置限制?设限吧,担心孩子不适应,会觉得对不起孩子;不设限由着孩子性子来,又担心她以后生活没有着落。到底要不要给孩子设置限制,这成了很多家长一直在争论的一个话题。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近日在看《孩子的大脑:智商与情商的真像》一书时,发现作者阿尔瓦罗•毕尔巴鄂以一个神经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他说:“作为一名神经心理学家,我可以向每一位父母保证,限制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来说至关重要。

原来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一块区域,专门负责设置限定条件,确保规则被有效执行,这块区域叫做前额叶皮质,它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适应遵守生活中的规矩。换句话说,一个发育正常的大脑本就有一快负责适应限制的区域,这是我们人类进化后留存的脑部区域,它的存在就已经证明了,给孩子设置限制的必要性。

医学专家也证明,前额叶皮质受损的病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会更大概率无视社会规则,做出伤害他人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给孩子设限,一切由着孩子走。比如,明明报了绘画班,孩子不爱去,父母妥协了;明明说好只看半小时电视,时间一到孩子反悔大哭大闹,父母又妥协了等等。长期以往,就很难让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得到充足发育,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会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挑战规则。

分清三种限制,灵活制定规则

其实,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要限制孩子,生活中他们也会限制。比如,小时候限制孩子吃糖、看电视,大一些还会限制孩子的交友圈、甚至恋爱对象。但问题是,很多家长的限制经常自己也无法坚持到底。比如,明明限制孩子晚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但有客人在家、节假日、家长心情好时,一小时的限制就会自动取消。这会让孩子很迷惑,到底这个限制应该什么时候生效?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行为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研究人员研究表明,事实上对孩子的“限制”可以分为不同的三种,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设限理论和坚持原则。

第一类:关系到孩子安全,这类限制绝对不能妥协。比如,限制孩子马路上不能乱跑,手指不能插进插座里,不能从过高的地方往下跳等等,这都是关系到孩子生命安全的规则,这一类限制坚决不能妥协。事实也证明这一类限制,父母往往都坚持的很好。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第二种:关系到自身利益,这类限制要做到始终执行或几乎始终执行。比如,你告诉孩子考试不能作弊,那么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坚持考试不能作弊的原则。一旦发现孩子考试作弊,就要立刻采取措施,要么和孩子深入沟通,要么对其进行必要的惩罚。再比如,你告诉孩子的原则是不能打人,但倘若有人故意挑衅,这样的限制就可以特例化,你当然可以教他打回去。总的来说这类限制,除非在极端情况下,一般需要始终执行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第三种:关系到与他人关系,这类限制可以视情况打破。比如,你平时都要求孩子10点以前必须进家门,但倘若临近假期孩子们准备去唱歌,10点之前基本不可能赶回来,第2天也没有课业压力,那不妨网开一面,让孩子适当的“放松”一下,融入朋友的社交圈。这类限制的特点是,类似于家规,不会影响孩子自身的利益(健康、生命),却是保证家庭和睦以及学会与他人相处,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必不可少的规则

懂得了这三种划分的界限,下次设限时,家长就可以进行类比,明确孩子是否可以打破规则了。当然,在制定规则时,家长还需要有个明确的态度。

给孩子制定规则,家长需要秉持的态度。

孩子很聪明,只要父母稍微表现出犹豫、妥协,孩子就会抓住机会一再试探,直到他确认无法反抗时才会放弃挑战。比如,你第一次告诉孩子不要去碰插座,他一定不会乖乖听话。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他还是会去尝试,他想用自己的感受去探究,到底为什么妈妈不让我碰插座,如果你再一次很严厉的告诉他“NO!不行”,他脑海中被制止时的回路就会被加强,数次之后,脑回路加强到孩子一碰到插座,就会想起妈妈语气严厉的跟他说“NO!不行”,这时规则也就建立了。虽然探索在孩子的成长中非常重要,但涉及到生命安全的规则必须建立,切不能挑战。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有了上面的体验,也就有了给孩子制定规则时的态度:你知道这样做对孩子有好处,很清楚事情结束会怎样,所以你必须坚持自己的态度,不退让。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曾回忆,自己有现在的技能,离不开妈妈小时候制定的1000球规则。她说:“妈妈要求每天连续打1000球,中断一次就要重头来过,小时候经常边哭边练球。”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摔跤吧,爸爸》中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面对女儿的反抗、妻子的不解,坚持让女儿练习摔跤。女儿觉得父亲太严厉,不在乎她们的感受,剥夺了她们的童年;镇上的邻居觉得这位父亲简直疯了,对女儿太残忍;甚至摔跤比赛的组织者也只是把俩姐妹的参赛当作噱头。所有的阻碍都没能打破父亲对孩子制定的规则,最后也多亏了父亲,才改变了女儿们被“贱卖”的命运。

也许福原爱的妈妈、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确实太过严厉,但他们的坚持终于让孩子过上了他们喜欢的人生。给孩子制定规则、设立限制只是为了让孩子以后能够有底气坦然面对人生。如果父母设置了合理的规则,坚持下去,现在吃的苦总有一天他们会笑着说出来

制定合理规则,哪些原则需要注意?

上面我们把“限制”分了三类,不同的限制可以指定不同的规则。也说了制定规则时,坚定执行是家长们应该秉持的态度,那家长在设置限制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首先,发生之前、立即执行

脑科学发现:避免负面的行为比纠正20次错误行为更加有效。主要是因为,负面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建立一次负面连接,让孩子纠正负面连接所需的自控力,要比建立一条新链接更多。所以,如果你第一次看到孩子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时,或是在他要做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时,尽量立刻阻止,这样就会打断但脑力神经元之间的链路连接。一旦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就会节省很多时间。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其次,保持一致、贯彻始终

就像前面我们说的,让孩子放弃一次不当行为,并不意味着他不会再犯。而让孩子谨记限制条件的唯一办法就是形成习惯,让他们的大脑里时刻都清晰的认识到,这个规则不能被打破。这就需要家长保持一致,贯彻始终。比如,说好放学后只能看1个小时电视,那么时间一到立刻关机。爷爷奶奶也必须在这个规则问题上达成一致,时间久了,孩子就会适应一小时,也会慢慢形成习惯。

周杰伦爆料:儿时练琴妈妈拿藤条站身后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设限

最后,充满爱意、冷静对待

当然给孩子的规则,也不一定都是冷冰冰的,如果我们能在限定规则时增加一些有趣、有爱的小元素,孩子会更加乐于接受。比如,规则是禁止孩子在沙发上乱涂乱画,以前你可能会这么说:“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画画不许跑到沙发上!”但如果换个说法:“沙发被你画的好脏,她很不喜欢,你去给他洗个澡吧!”然后给孩子一块垫子,让他自己去体验劳动。从而通过建立正向链接,弱化负面链接。

最后想说,很多育儿专家都倡导,对孩子要尽可能降低限制。但降低限制不代表没有限制,必要的规则还需要家长自己把握,只有从小帮助孩子建立限制,适应规则,才能引导孩子快速融入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周杰伦   额叶   父母   妈妈   藤条   插座   爆料   儿时   负面   严厉   大脑   小时候   身后   态度   家长   女儿   规则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