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认字瞎读是坏毛病?这是阅读能力提升契机,早把握早受益

孩子上小学后,为了培养阅读兴趣,不少家长都会按照名师推荐、小学必读书目等书单,给孩子备一些书。对于此,不少孩子兴致满满,虽然有的字不认识,但也能靠瞎读顺过去,仍然读的不亦乐乎。

看着孩子成了“白字先生”,不少家长心生焦虑:有拼音不看,这样瞎读,记得都是错的以后怎么办?

可进行提醒的家长也在挠头,刚一提醒读错了、要注意看拼音,孩子不耐烦了,不是用瞎读抵抗,就是扔下书走人。

为什么想帮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这么难?

孩子不认字瞎读是坏毛病?这是阅读能力提升契机,早把握早受益

孩子为何喜欢瞎读?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研究原因:孩子为何喜欢瞎读呢?

1、真的认为那样读

“亟”待改进中,亟读jí,但很多人会把它读chéng,因为“亟和"丞"非常相似,读的人记混了。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

当他看到一个字很熟悉的时候,就是大脑进行记忆检索的时候。如果这个字记忆的清楚,那么就能准确的检索到对应的读音。但如果记得清晰,或者是原本没记录过,但大脑以为记录过(其实是另一个字),那么孩子就自然会读错。

汉字读不对,就和孩子走路开始会摔跤、吃饭会撒在外面一样,是学习时的必然经历,并非孩子态度上不认真或者对着干。

孩子不认字瞎读是坏毛病?这是阅读能力提升契机,早把握早受益

2、不希望被生字打断

读书,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和其他交流方式一样,需要保持一定的连贯性。

比如我们谈话时不愿被打断、看电视时不想总因为各种事情离开,都是因为需要持续的接收信息,才能更好的融入其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当一些阻断持续的情况发生时,我们会选择克服或者反抗的形式,尽量减少干扰阻断我们的信息交流。

孩子读书碰到生字,也是如此。

因为孩子开始读的书有图画,并多为情节性,所以,当遇到生字时,会首选顺过去,这时就出现了“瞎读”。

而当我们因为瞎读去阻止孩子时,其实是陷入了更严重的阻断,因此孩子会充耳不闻或者干脆放弃。

孩子不认字瞎读是坏毛病?这是阅读能力提升契机,早把握早受益

3、有能力推测,不需要停下来

有的家长会说,我家孩子读的都是纯文字书籍了,还在瞎读,是不是问题严重了?

如果孩子对于纯文字书籍瞎读,还能津津乐道,那您更不必担心,反而要庆祝——这是您孩子阅读能力高的体现。

其实孩子读汉语书,就像咱们上学读英语阅读理解一样,生词占有一定的比例。考试时阅读理解得分高,并不是靠谁的单词背得多,而是谁根据上下文推测理解生词的能力强。

孩子读书遇到生字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让孩子读书,目的是靠阅读学习,而不是靠阅读认字。所以,生字词的推测能力,是必修课。

如今小学的阅读理解测试,就经常有结合上下文某一个词的意思是什么的题目。

最后谁对得多,说明谁上下文联系水平高,也就是阅读能力强。

孩子不认字瞎读是坏毛病?这是阅读能力提升契机,早把握早受益

瞎读到底该不该管

既然瞎读不是孩子的态度问题,甚至还是阅读能力的一种体现,是不是我们就顺其自然了呢?

非也。

瞎读虽不是坏毛病,但它反映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不足——识字量不够。

在当下阶段,孩子能通过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进行解决,是因为低龄读物多是故事性、生活化的内容。

当孩子再大一些,需要读经典、读名著、读科学等等专业领域或难度提升的读物时,一字多义、一字多音、一语双关等等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就会成为孩子阅读兴趣的拦路虎,到时候再补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我们要接纳“瞎读是孩子阅读能力发展的标志,不急于阻止和批评,更要重视这个信号,把握契机引领孩子跨到新的高度。

孩子不认字瞎读是坏毛病?这是阅读能力提升契机,早把握早受益

3种方式,带孩子告别瞎读

当我们看到孩子瞎读时,到底如何做,孩子才能更好的突破生字大关呢?

1、跳出阅读,平时积累

瞎读的原因是不认识,突破的方式就是创造契机,认识更多的字。所以,不少家长会选择买注音书籍,让孩子遇到不会的就拼一下,以此作为积累。

前面我们已经提过,这种方法会导致阅读断断续续,速度远低于大脑运行速度,非常影响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

所以,对于刚开始独立阅读的孩子,我更主张在阅读外多增加一些识字的活动,帮助孩子储备弹药,这样打仗时才更得心应手。

作为小学生,可以多鼓励孩子学以致用的识字方式,比如广告店招识字、路标识字、超市购物识字等,让孩子当我们的小帮手,请他帮忙看牌子、找东西,当孩子拿不准时,我们可以慢慢的跟着孩子说一遍,很多时候这种体验中的识字一遍就能记住。

孩子不认字瞎读是坏毛病?这是阅读能力提升契机,早把握早受益

2、留心标记,专项攻克

刚开始独立读书的孩子,我们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陪伴。目的是我们从中了解孩子认识或不认识的字大体范围,记录下来专项攻克。

攻克时,要注意:当时不打断,事后不批评。不要让孩子因为错了而感受压力,要把注意力引导错了如何学上。

比如,孩子读完一本科普书,我们发现里面一些相关专业词汇孩子都比较生疏,那么,就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专项的学习活动。

我们可以说:

“”刚才和你读的那本书,我发现有好多专业的词汇,我都没听过呢,比如……”用自己的好奇心与学习欲望,带动孩子,一起研究读音,探讨意思,交流适用范围。

我们还可以说:

“刚才我听你读了一个词,好像和我听过的不太一样呢。”通过分歧,引发关注,引导孩子验证。这一点要注意,我们可以故意找些容易错但孩子没错的,让孩子有会的成就感,也有不会的学习迫切度。

孩子不认字瞎读是坏毛病?这是阅读能力提升契机,早把握早受益

3、游戏阅读,互动突破

也有些孩子,自我阅读的速度比较低,本身读书自信就不足,这时候如果直接用上面的方法,或许孩子会排斥。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入互动的游戏阅读,依托亲子关系的魅力打破瓶颈。

推荐一个和帮儿子突破自我阅读障碍的小游戏——阅读接龙。

【基础规则】自己和孩子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轮流阅读。

比如“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可以一人一字轮流读,可以按词分割读,也可以一人一句读。

【提升策略】按照孩子的掌握程度,每次加大一点难度。

提升策略的设计,我建议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每次给孩子设计一个跳一跳能够到的高度,这样孩子达到后的兴奋感,会促进大脑产生“多巴胺”,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并持续坚持下去。

比如,我是按照“留给孩子能读的——示范孩子不会的——让孩子尝试新学的——让孩子展示新学会“的这样的进展逐步提高难度的。

【衍生方式】让互动多样化,常变常新

任何游戏,做的多了,都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作为阅读接龙这种简单的游戏更是如此。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换其他的游戏,但也可以对展现形式做一些调整,让这个游戏重新鲜活起来。

有一次和儿子《千字文》(枯燥读不懂的识字经典,幼儿园作业),儿子实在坐不住了,很敷衍的读了一个字,我本想用手指快速的点向要读的字,吸引他的注意力,却不小心错读成他要读的下一个字了,没想到这下歪打正着,儿子笑的前仰后合。

接下来,我俩开始了接龙速度、语调和动作上的各种变化。最后,不但成功完成了阅读任务,还研究出了如何预判对方行为做出快速反应的一套攻略。

孩子不认字瞎读是坏毛病?这是阅读能力提升契机,早把握早受益

发现问题,是成长的契机

孩子瞎读,是成长过程中千万小问题的一个。孩子展现问题,是在向我们发出成长帮助的信号。

当每个问题来临时,作为父母,只要我们把它当做成长的契机,孩子就能在我们的爱与智慧中不断成长。

我是@娴聊成长,欢迎关注我,一起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契机   能力   孩子   汉字   都会   生字   生词   上下文   接龙   专项   大脑   儿子   家长   方式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