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论语》,悟教育之一


初学《论语》,悟教育之一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迎,富贵却不骄傲自满,这样做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要不断的切磋它、琢磨它,做到精益求精。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

初学《论语》,悟教育之一

从中能得到关于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教育需要“赏识”

当子贡问礼于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时,孔子对子贡的回答其实并不很满意,但还是给予了肯定。他的评价是“可也”,并没有去否定子贡的回答。

对话的最后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对子贡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孔子对子贡的学习表现给予了非常高的赞美!

二、教育充满生长的气息

我们今天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不是看课堂多么活跃,多么热闹,而是看一堂课上下来,学生有多少变化,多少发展。(《教育常识》)

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到底有了哪些收获?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发生的变化和发展即为生长。

子贡对“贫”和“富”的理解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孔子在此基础上对“贫”和“富”的看待更进一步拓展:“贫而乐,富而好礼”。

通过对“贫富”问题的探讨,子贡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便借助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对话可以看出:孔子点拨学生,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得以再现及生长。我们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的推进感和生长感。

初学《论语》,悟教育之一

三、学习需要举一反三

孔子最后说:“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即是对子贡良好表现的一种肯定和褒奖,也是对子贡在学习方法上的一种点拨。我们通常说“学习是个反复的过程”。是的,这种反复不仅仅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初学《论语》,悟教育之一

《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教育的论述,如果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感悟,肯定会启迪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教学智慧。

(图片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论语   如切如磋   简单机械   实实在   孔子   富贵   骄傲自满   触类旁通   诗经   启迪   来者   贫穷   生长   评价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