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4岁的琪琪今天和妈妈讨论了一下关于自己要嫁人的事情,母女俩的对话非常温馨:

“妈妈,我长大以后要嫁给爸爸!”

“为什么要嫁给爸爸啊?”

“因为我爱爸爸呀!”

“哈哈,你爸爸一定很开心!”

“妈妈,那我是不是可以穿婚纱了?”

“当然可以,妈妈可以帮你选你喜欢的婚纱。”

同样是关于结婚的话题,瞳瞳妈妈可不是这么想的,瞳瞳5岁了,最近在幼儿园很喜欢和珊珊玩,这一天放学回家,瞳瞳给妈妈说自己很喜欢珊珊,要和珊珊结婚,妈妈一听立刻皱起眉头,琢磨着这孩子怎么能说出这么早熟的话,说到:你知道什么是结婚么?胡说八道,珊珊是你的好朋友而已,

家长们对这两个例子一定不陌生,说不定自己的孩子也这么跟自己说过,一定会有家长是这么想的:

其实呢,家长这么想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我们都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谁还没个早恋了?但是4、5岁孩子嘴里的爱与喜欢和家长所认为的“早恋”并不是一个性质的,而是众多敏感期中的一个:婚姻敏感期

当我给老公说到“婚姻敏感期”这个词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婚姻?这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婚姻?婚姻还有啥敏感的?同样,身边的很多朋友在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的表情,表示从没有听过婚姻还有什么敏感期,这和4岁的孩子有什么关系?让他们太早知道结婚这个事情不太合适吧?

看来,是时候一起学习一下这个听起来有点“早熟”的敏感期了。

什么是婚姻敏感期

婚姻敏感期是在人际关系敏感期过后出现的,孩子们会在这个敏感期里探索异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婚姻关系的本质和核心,知道婚姻关系是彼此相爱的,互爱是结婚的基础。

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婚姻敏感期的发展过程

和其他敏感期一样,婚姻敏感期也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和孩子们的年龄段和认知发展息息相关,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孩子探索人际关系的需求:

1、我要和爸爸/妈妈结婚

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4岁以后,有的孩子可能会早一点,在3岁多就进入了,最开始的表现是对自己父母的喜欢,男孩会说和自己的妈妈结婚,女孩会说和自己的爸爸结婚。

这是因为,孩子对于异性的最初理解就是对自己爸爸妈妈的理解

2、一厢情愿的和同龄人结婚

随着孩子对婚姻认知的发展,他会发现,结婚是同龄人之间的事情,如果和爸爸妈妈结婚,年龄差距太大了,于是,孩子就会在小朋友中间选择一个结婚对象了

但这个时候的选择大多是一厢情愿的,通常的表现会是:男孩子喊着要当某个女孩子的王子,女孩子要当某个男孩子的公主,而且,对方不能拒绝哦,我必须是你的王子,不过对方小朋友有可能会不领情说:哼,我才不要你当我的王子呢!

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3、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你

当孩子发现一厢情愿是没有用的时候,就会懂得使用一些技巧和方法讨好爱慕的伙伴,比如,给对方带好吃的,好玩的,主动帮助对方,但是,孩子只会用自己认为是好吃的或者好玩的东西来哄对方,所有,有时候可能会拿错东西被对方拒绝,而且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拒绝。

这个阶段与成人追求异性的方法是不是很相似?成人追求心上人的时候无非也是送花送礼物请吃饭帮对方解决问题。

4、因为喜欢而痛苦却也能掌握婚姻的真理

等到孩子5、6岁的时候,会出现因为喜欢而痛苦的心情,比如我喜欢你,你却不喜欢我,这个时候的状态和成人“失恋”的感觉有点像,会难过、伤心、痛苦,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大人引导正确,孩子将会很快认识到一个真理:喜欢是相互的,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

而有的成人却无法达到这样的思想高度。

所以,从婚姻敏感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成人婚姻的一些缩影,没想到啊,大人以为成年以后才能接触到关于婚姻、爱慕的事情居然在自己这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虽然现在想不起来自己曾经爱慕过哪一个小朋友,但是关于婚姻的心理活动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自己的择偶过程。

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如果孩子们从婚姻敏感期中能得到正确的启发,那他未来的择偶、婚姻关系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1、彼此喜欢、彼此欣赏才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前提

在婚姻敏感期第二个阶段,孩子们会一厢情愿的要和对方结婚,而不管对方是否喜欢自己,以为结婚是一个单方面的行为,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但后来会发现,只有互相喜欢的人才可以在一起,就像爸爸妈妈结婚也是因为互相喜欢才在一起的一样。

2、自己有选择别人的权利,也有被人选择的权利

如果在一厢情愿的阶段,家长和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告诉孩子,你在很多的小朋友中选择了一个你喜欢的,同样的,对方也可以在很多小朋友中间选择一个她喜欢的,这是公平的,不是你想要喜欢谁,对方就必须要喜欢你。

3、自己被拒绝了,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那个才不要你当她的王子的小朋友拒绝了自己,这是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好才被拒绝的,你依旧是王子。

如果对方选择了另外一个人,也不是你不如这个人,只是他们更合适而已。

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4、自己拥有重新选择的空间和权利

当孩子被爱慕的小伙伴拒绝以后,并不是就此结束自己的交友,而是可以重新选择,找到另一个喜欢自己,自己也喜欢的小伙伴。

这四条启发是不是有种直击灵魂的感觉?这不就是我们成人的恋爱箴言么?

著名的教育家孙瑞雪在解释婚姻敏感期的时候感叹过:孩子们对婚姻关系的发现真是太接近真理了,他们通过几个月来发展完成的事情,可能成人10年或者一生都没有办法解决。

成人总是被各种感情问题困扰,倍感煎熬,痛苦难受之后一蹶不振,如果恋爱观和婚姻观畸形了,可能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

被追求者泼硫酸毁容的妙龄女孩周岩。

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仅仅是因为不喜欢对方拒绝了对方而已,就遭此横祸,施暴者的心态正是”得不到你就毁了你”。

20岁女孩失恋要跳楼。

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因为无法承受失恋的痛苦,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失恋了以后自己就没有活着的意义了么?

或许,这些因为感情问题而做出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人还有别的消极心理因素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是错误的、畸形的,如果他们从小接受了良性的正确的婚姻关系的教育,也许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那些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对孩子的婚姻观教育不是哗众取宠的事情,孩子从婚姻敏感期中得到的启发是积极正面的。

1、为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

就像孩子们领悟的那样,因为互相喜欢欣赏才能在一起,而因为其他原因在一起的婚姻也许不会长久,多少成年人为了结束单身而结婚,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而结婚,他们婚后的生活是否幸福呢?那些虐的不要不要的电视剧,不都是拿这种相爱的人一定要在一起作为剧情灵魂么?

如果孩子从小就知道两个人在一起的感情基础是彼此爱慕,那么在以后择偶的过程中更能遵从自己的内心。

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2、让孩子建立正确的更好的关于“爱”的观念

孩子总有一天要去爱一个人,要选择一个人作为终身的伴侣,爱就是一颗树的种子埋在孩子心里,在某一天发芽,我们要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别让这颗树长歪了。别让孩子长大以后在恋爱失败后幡然醒悟如何爱一个人。

健康的爱应该是懂得爱自己、爱别人以及用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去爱,爱是平等的,每个人都需要有所付出

看看我们这些成人的恋爱:有的人爱的很卑微完全失去自我,有的人爱的很自私完全不顾及对方,有的人不知道如何表达爱。

如果问一个平稳度过婚姻敏感期的孩子,你喜欢的小男孩不喜欢你怎么办?她会回答你:那我就找一个喜欢我的,我也喜欢的呗。

你看,有时候我们成人还不如一个孩子洒脱呢。

3、让孩子正确认识性别、异性和自我

婚姻关系的本质是异性关系,两性关系。如何看待异性,如何和异性相处都将是孩子们要学习的人生经验。与其让他们通过不可控的途径知晓,不如像看教科书一样,大大方方的告知孩子,孩子们得到的就会是正确的,良好的知识。

有的男生和女生对视说话就会脸红结巴,看起来特别害羞,那他或许经历了一段被限制和女孩子玩耍的童年时光,造成了他对女孩子的认识的局限性,影响了正常的社交,以后在择偶过程中也会出现被动,无法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如何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婚姻敏感期

1、首先,端正思想,这不是“早恋”

不要因为有“婚姻”两个字而想象力过于丰富,甚至判定为“早恋”,这样想实在太鲁莽了,也不需要有如临大敌的架势。

孩子们只是开始探索人际关系中的其中一种:两性关系,爸爸和妈妈为什么可以结婚?结婚是什么?

所以,当孩子笑嘻嘻的对你说:妈妈,我长大了要娶你的时候,你不需要大惊小怪,只要表现出甜蜜的样子笑着答应就好了。

2、正确引导孩子解决“情感”问题

在敏感期里,孩子始终都是在探索,会经历一些情感问题,大人这个时候要做好“情感咨询导师”的角色,比如,孩子告诉你被喜欢的小女孩拒绝了,问你为什么她不愿意和自己在一起,这时就是告诉孩子只有互相喜欢才可以在一起的好时机,同时引导孩子不要难过,可以重新选择一个小伙伴。

比如孩子最近总是给一个小伙伴送好吃的,可是突然有一天这个小伙伴不再接受他的食物,而是接受另外一个小伙伴的食物,孩子变得沮丧难过,大人这时候需要开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不是自己的问题,没必要沮丧难过,并且不需要过度干预,说不定过几天,孩子告诉你她两又和好了。

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3、引入隐私教育

这个时候引入隐私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身体最隐私的部位是不可以随便让人触碰的,而抱抱、亲亲这些亲昵的行为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做出来的,既然孩子已经有了性别意识,并且开始探索婚姻关系,那这些规则必须要给孩子树立起来。

关于性教育一直是成人们忌讳的话题,但性侵儿童、高中生产子等恶性事件正在撕开这层面纱,提醒着成年人不要逃避。

4、父母婚姻关系是孩子对于婚姻最真切的认识

孩子对异性和婚姻的认知最初来源于父母,我们经常听到成人说:我以后找老婆绝不找我妈这样的,我以后嫁老公就嫁我爸这样的,我们成人择偶或多或少夹杂了父母的因素。还有的人一直恐惧婚姻,因为从小目睹父母不幸的婚姻,从而觉得女性/男性很可怕。

所以,父母的婚姻关系不光是影响孩子在婚姻敏感期的认知,而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婚姻选择。

5岁的儿子恋爱了,妈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孩子20年以后的婚姻

如果想让孩子知道爱是互相的,父母之间首先是互爱的,每一方都是有付出的。

父母恩爱的样子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婚姻敏感期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婚姻   妈妈   孩子   可能会   早恋   小朋友   异性   成人   敏感   儿子   痛苦   爸爸   父母   事情   正确   恋爱   方式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