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奶睡?早预防、慢戒除,避免临时抱佛脚宝宝闹妈妈哭

在这篇文章开头,我们先来投个票吧。


你家宝宝是奶睡么 单选 00%00% 不是

我猜一定有超过半数的妈妈都是选择用奶睡来撂倒自家宝宝的吧,我自己也不例外,大家提到奶睡都觉得是件麻烦事,身边的新手妈妈多半都很害怕给宝宝养成奶睡的习惯,其实只要预防得当,奶睡很容易就避免了,即使真的是奶睡,也有办法能让宝宝顺利戒除。

什么是奶睡

奶睡,顾名思义,就是吃着奶或含着nainai睡着,没有奶,宝宝就不睡觉,哄睡的时候不给奶,宝宝就哭闹打挺很难安抚下来进入睡眠。

总结四个字就是“无奶不睡”

但是需要仔细分辨这两种情况:

◆宝宝睡前要吃奶,吃完奶以后主动吐出nainai转过身睡过去,睡着的这一刻是脱离nainai的,这种情况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奶睡,他只是习惯睡前吃顿奶而已。

◆宝宝吃着奶入睡,睡着的时候嘴里含着nainai,如果拔出来他会醒来哭闹,只有把nainai重新塞回去他才会继续睡着,直到他睡的很深沉了才能彻底拔出nainai,这种情况就属于奶睡。


如何应对奶睡?早预防、慢戒除,避免临时抱佛脚宝宝闹妈妈哭

为什么会出现奶睡呢

出现奶睡的根本原因在于宝宝的睡眠联想过于单一,只有“吸吮吃奶”这一个联想而已

家长也许理解不了,怎么睡个觉还需要“联想”,这有什么可联想的呢?困了就睡呗。这是因为大部分婴儿天生是不会自己入睡的,需要家长的辅助和哄睡才能进入睡眠,其实虽然我们不知道睡眠联想这个专业名词,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做这个事情了,比如自然而然的抱着宝宝摇啊、走啊,这种“抱、摇”的动作就是睡眠联想啊。

睡眠联想是指帮宝宝联想起入睡和醒来后再次入睡的人、物或者事,宝宝醒来以后如果没有相同的睡眠联想,他们就不会轻易的再次入睡---------摘自《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其实我们成人也是有睡眠联想的,比如睡前习惯泡个脚、看会书、听音乐,做完这些事情以后,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上床睡觉,我们在睡觉前都会说:洗洗睡吧,这个洗漱也是一种睡眠联想,半夜醒来以后也不会因为没有睡眠联想而睡不着。

但是婴幼儿就不同了,他们不仅需要睡眠联想来提醒自己该进入睡眠模式,还需要在睡眠周期转换清醒的时候保持同样的睡眠联想不变

所以如果宝宝是奶睡,那么在睡眠周期转换带来的短暂觉醒期间,发现自己嘴里没有nainai,而且还被放到了床上,这个睡眠联想发生了变化,不安和焦虑就会让他们立刻清醒过来,哭闹着想要维持原状。

奶睡的形成非常快,如果连续一周用奶哄睡,宝宝就会形成“吃奶=睡觉”的睡眠联想,而一旦形成奶睡,戒除起来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如何应对奶睡?早预防、慢戒除,避免临时抱佛脚宝宝闹妈妈哭

虽然听起来奶睡有点可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奶睡都是需要戒除的:

1、小月龄宝宝的奶睡是正常的,不需要戒除

0-3个月的宝宝经常都是吃着睡着,尤其是月子里的宝宝,吸吮能力有限,吃奶又是个力气活,吃完以后宝宝已经是满头大汗,精疲力尽,自然就睡着了,所以吃吃睡睡几乎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

此外,吸吮本身就是一种安抚技巧,能够让宝宝放松下来进入睡眠。

著名的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说:吸吮能刺激神经系统释放有镇静作用的荷尔蒙,随着荷尔蒙的不断释放,宝宝会放松、发困,最终进入睡眠状态,在又暖和、又舒服、又安全的父母的怀抱里,吸吮的催眠作用最强。

所以,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出现奶睡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宝宝出现吸吮能力不足,奶睡更是家常便饭,我们能做的是提前介入一些“预防手段”(下文会说到)。

2、妈妈并不觉得奶睡是负担

奶睡其实是妈妈和宝宝之间共同的事情,有的妈妈很喜欢奶睡,因为奶睡很方便,不用费太大力气去哄睡,有的妈妈很享受奶睡的过程,看着宝宝依偎在自己怀里吃着nainai,特别有爱。

宝宝就更不用说了,奶睡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

如果妈妈自己并不觉得奶睡是种负担,那就不需要戒除,当然身边可能会有人提出质疑声:宝宝这么大了还奶睡?奶睡小心龋齿?balabala。。。。。。

作为一个“资深奶睡宝宝(2岁才戒除奶睡)”的妈妈,我建议妈妈自己拿主意,不必在意他人的想法,因为我自己就很享受边奶睡边刷手机的轻松时光,我从不觉得奶睡有多恐怖,至于奶睡会不会造成上述不良影响,我会另起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如何应对奶睡?早预防、慢戒除,避免临时抱佛脚宝宝闹妈妈哭

奶睡重在预防,早做铺垫

奶睡其实重在预防,但实际上很多妈妈都是在形成顽固的奶睡以后才着急忙火的想要戒除奶睡,而奶睡也是众多睡眠问题中改善难度最大的,因为耗时长、效果慢、还需要妈妈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如果看这篇文章的你正在孕期或者才生完宝宝不久,建议给宝宝的哄睡开个好头,避免日后麻烦。

虽然前面说到小月龄的宝宝奶睡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依旧要早早的介于预防奶睡的工作中,首先需要给宝宝“磨耳朵”,想一句简短的话,比如:吃饱啦该睡觉咯。在每一次宝宝吃饱以后,也就是大口有节奏的吞咽声结束,开始慢慢嘬的时候,说给宝宝听。

虽然宝宝听不懂,但是请记住,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持之以恒的给一个信号,这个条件反射就是:吃饱了--妈妈要移出nainai--宝宝要睡觉了,信号就是妈妈说的这句话。

举个真实的例子,有个妈妈的宝宝3个月,依赖奶睡,有一次宝宝睡着了含着nainai不松口,妈妈很着急问我怎么办,我告诉她说这句话再移出nainai,妈妈尝试了一下果然成功了,宝宝竟然松口了,松口以后竟然没有醒来!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要低估了宝宝的接受力。

2)在宝宝迷糊的时候移出nainai,保持睡眠联想一致

前面说到睡眠联想,其实就是在宝宝睡着的那一刻和中途醒来的那一刻要保持一致,所以我们需要在宝宝吃饱犯迷糊的时候移出nainai,而且要快、准、稳。

这里面包含两个技巧:

◆准确判断宝宝什么时候吃饱

纯母乳宝宝吃饱的信号很容易判断出来,最开始宝宝吃奶是有节奏的大口吞咽,那就是饥饿状态下的吃奶模式,等到宝宝吃饱以后,吸吮就会变得慢下来,听不到吞咽声,宝宝就在慢慢的嘬,这个时候就是在求安抚准备入睡。

观察宝宝基本不怎么吸吮了,快睡着了,就是移出nainai的时机了。

快速、稳当的移出nainai

移出nainai的时候不要硬拔出来,这样会惊醒宝宝,妈妈可以用提前洗干净的小拇指(剪掉指甲)指腹从宝宝嘴角划入,让空气进入宝宝嘴里降低负压,nainai就会很容易拔出来。

这个移出的过程可能不会一次性就顺利,大部分情况是刚拔出来宝宝就醒来了,这个时候分两种情况应对:

换成轻拍、嘘声、或者走动来安抚宝宝,看他是否能被安抚下来。

如果安抚不下来,可以再次塞入nainai直到宝宝睡着拔出来,下次继续尝试。

这个在宝宝犯迷糊的时候移出nainai的技巧需要多次练习宝宝才能适应,如果失败了一次两次,妈妈不要轻易放弃,多尝试几次即可。

如何应对奶睡?早预防、慢戒除,避免临时抱佛脚宝宝闹妈妈哭

3)引入不同的哄睡方式,打破单一睡眠联想

如果妈妈可以经常使用不同的哄睡方式,让宝宝多一些尝试和选择,这样就不会单一的认为只有妈妈和吃奶才能让我睡着,这些不同包含:

不同的人哄睡

大部分妈妈都是自己一人承担哄睡的任务,所以宝宝就会只认妈妈,换成其他人哄睡就不行了,因此,建议如果家里有其他人帮忙,可以让其他人在每天的小睡阶段承担哄睡,让宝宝适应其他人哄睡,这点对于6个月后要上班的妈妈来说非常重要。

不同的方式哄睡

除了奶睡,妈妈还可以选择5S安抚法哄睡、抚摸、轻拍、音乐、白噪音这些方式,当然这些前提是前期大量的日复一日的重复引入,才能让宝宝接受,至少应该是和奶睡并行的,比如放着音乐+奶睡,轻拍+奶睡,白噪音+奶睡,这样并行的好处是,不奶睡的时候能有替代方案实施。

以上几点是我们在小月龄宝宝阶段要着手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接下来的吃睡分离做准备,也为以后戒除奶睡打下基础。

4)坚持执行吃睡分离,建立科学作息模式

从3个月开始,妈妈们就要有意识的做好“吃睡分离”,吃睡分离是指将“吃奶”和“睡觉”这两个事情分离开来,切断联结。

实现吃睡分离的模式是“吃-玩-睡”,这是一种科学作息管理模式,是指让宝宝睡起来以后先吃奶,然后运动(俯趴、翻身、爬行、抚触等),最后哄睡,每一天都是如此模式良性循环下去。

能看到,这个模式的特点在于把吃和睡隔开,在他两中间安排了很多丰富的活动,这样宝宝就不会总在睡前惦记着吃。3个月的宝宝吃奶的能力基本上已经很成熟了,可能10分钟左右就能吃饱,不会再像3个月前的宝宝吃得很费劲,最后累睡着。

如果这个阶段开始吃睡分离,并且执行的比较好,奶睡就不会形成,而如果没有这个阶段的铺垫,妈妈执行的是“玩-吃-睡”,奶睡自然而然就固定下来了。


如何应对奶睡?早预防、慢戒除,避免临时抱佛脚宝宝闹妈妈哭


已经形成的奶睡该如何戒除

如果已经形成了奶睡,想要戒除该怎么办?这里分两种情况来说:

1、如果哄睡人一直是妈妈,然后妈妈要重返职场

很多妈妈都是在宝宝6个月后重新返回职场,然后在5个月的时候才开始着手要戒除奶睡,说实话,有点仓促,因为这个时间点非常特殊,一个是奶睡已经顽固形成,一个是宝宝的分离焦虑即将到来。

这个时候戒除奶睡纯属“火烧眉毛”,而且戒除起来避免不了“宝宝哭闹”,因为对于宝宝来说,一直都习惯的是妈妈来哄睡和妈妈用奶哄睡,这个时间段长达5个月,现在突然让宝宝在短短的1个月内接受其他人的哄睡,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

因此,这个时候戒除奶睡,妈妈不仅要考虑进食方式、哄睡方式的改变,还要考虑宝宝的分离焦虑的情绪安抚,具体方法是:

◆其他带养人至少提前1个月参与到日常育儿活动中,和宝宝建立高质量的陪伴关系,以便白天妈妈不在的时候,宝宝也能获得安全感,这点尤为重要,比戒除奶睡更重要。

◆等宝宝熟悉其他带养人以后,妈妈把白天的小睡交给其他带养人负责,此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其他人能把宝宝哄睡着即可,他们可以使用抱着摇着走着都行,不要期望宝宝直接从奶睡降低为床拍,这是不太可能的。

◆妈妈下班回来以后,多关注宝宝,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并且做好夜间宝宝多次醒来吃奶求安抚求关注的心理准备,夜间安抚入睡酌情使用奶睡,不必太过苛刻,因为宝宝白天见不到妈妈,夜间必定需要奶睡来安抚。

关于这个情况,我经历过的一个真实案例是:宝宝4个月,一直奶睡,妈妈还有半个月要上班,戒除奶睡迫在眉睫,而爷爷奶奶之前从来没有哄睡过,因此后来戒除奶睡的时候,按照上面的步骤实施,宝宝最开始非常抗拒,也会哭闹,爷爷奶奶抱着走着摇着才能睡着,但是这个宝宝适应能力比较强,大概3天左右,白天小睡就不再需要奶睡了,妈妈下班回来以后给予高质量的陪伴来保证宝宝的安全感。

所以,如果是这种匆忙介入的奶睡戒除方式,对宝宝和妈妈来说可能都会受到“哭闹”的煎熬,实属无奈之举,这也是我建议职场妈妈要早做准备的原因,不要临时抱佛脚。

如何应对奶睡?早预防、慢戒除,避免临时抱佛脚宝宝闹妈妈哭

2、如果妈妈不上班,是全职育儿

如果妈妈全职带孩子出现奶睡的情况,就不需要那么着急,我们可以使用温和的方法来逐渐替代奶睡。

同样的,准备戒除奶睡需要提前开始,给与宝宝充足的接受时间,至少提前一个月着手:

◆给宝宝准备一个安抚物,这个安抚物可以是材质安全的安抚物,每次睡觉的时候都需要把安抚物介绍给宝宝,告诉宝宝这个安抚物是陪宝宝睡觉的好朋友,每天的每一次睡觉都告诉宝宝,直到宝宝喜欢上这安抚物。

◆建立固定的睡前流程,不论是白天小睡还是夜晚入睡,比如提前半小时打开睡眠音乐、抱着安抚物读绘本、然后开始哄睡。

◆哄睡的时候可以先使用抚摸、轻拍或讲故事和奶睡并行一周左右,让宝宝逐渐接受和熟悉其他安抚入睡方式,然后逐渐缩短奶睡的时间,启动睡眠流程后,先使用抚摸、轻拍或讲故事安抚宝宝入睡,如果宝宝要吃奶,继续给奶,按照这个先新的安抚方式后奶睡的流程执行一周左右,再延长新的安抚方式的时间,缩短奶睡的时间,直到最后新的安抚方式替代奶睡。

◆如果是1.5岁以上的大宝宝戒除奶睡,可以利用好爸爸这个队友,哄睡的时候让爸爸上场,使用音乐、讲故事、轻拍等方式安抚宝宝,宝宝到最后要睡着的时候如果喊着要妈妈,妈妈这个时候再出现,可以继续奶睡,然后次日,依旧是爸爸哄睡,推迟妈妈出现的时间,如此循序渐进的让宝宝戒除奶睡。

这种循序渐进的替换方式是温和的,同时也是极大考验妈妈的耐性和毅力的,但是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破坏宝宝对妈妈的信任感和自身安全感的建立,我想每一个妈妈都不忍心看到宝宝因为不能奶睡而哭闹,也不愿意使用任何会哭闹的训练方法。

如何应对奶睡?早预防、慢戒除,避免临时抱佛脚宝宝闹妈妈哭

毕竟,奶睡并没有那么可怕。



我是婴幼儿睡眠顾问墨仔妈妈育儿,专注分享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知识,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及转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大口   月龄   妈妈   宝宝   养人   临时抱佛脚   条件反射   睡眠   其他人   白天   事情   阶段   模式   情况   方式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