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睡太长并非好事,出现这几个状况,家长需注意,缩短时长要抓紧

昨天有位妈妈在线紧急求助我说:宝宝从下午五点开始睡觉,一直睡到了晚上七点还没有醒,怎么办?要不要叫醒宝宝,而且白天已经睡了快4个小时了,感觉他今晚要起来high了。

我问她为啥宝宝的黄昏觉能睡这么久?妈妈说是因为今天爸爸带宝宝,从下午四点开始就把卧室窗帘拉的黑黑的,然后和宝宝一起睡了,一直睡到这个点。

em.......爸爸是猪队友没错了。

其实我也能理解爸爸,因为带宝宝真的很累,特别希望宝宝赶紧睡吧,睡着以后呢终于松了口气,祈祷宝宝能睡多久就睡多久,但是妈妈就不乐意了,因为晚上陪睡的人是妈妈啊,宝宝半夜起来不睡觉折腾的可不是爸爸。

白天小睡对于宝宝来说确实很重要,但这个小睡也是有规律的,睡得少了不行,睡得多了也不行。

小睡太长并非好事,出现这几个状况,家长需注意,缩短时长要抓紧

如果宝宝白天睡太多,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1、首先会直接影响到当天夜晚的睡眠

宝宝白天呼呼大睡不起来,当下家长一定觉得很开心,因为自己可以美美的刷手机,不用伺候这个小祖宗,但是好景不长啊,到了晚上,家长就要糟心了:

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是因为白天睡眠过多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降低了宝宝夜间的睡眠需求

2、其次会挤占太多的清醒时间来发展大运动、感官、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过多的睡眠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快速成长,所谓的成长不仅仅是长大的意思,还意味着宝宝在生理、精神和情绪各方面全面成长,发展自己的潜力------摘自《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婴幼儿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比较长,比如一个2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的睡眠总时长是15-18个小时,每次清醒的时间在1.5h左右,宝宝清醒的时候并不是只需要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或者被家长抱着,而是要抓紧时间练习俯趴、翻身、抚触按摩、感官发展等一系列事情,最后还要空出一段时间来消化,为下一次小觉哄睡做准备。

所以,其实能利用起来的运动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婴儿睡的太多,势必会挤占掉部分清醒的时间,那就意味着宝宝发展上述能力的机会被缩减了。

睡眠的最终目的是让宝宝在清醒的时候保持充沛的体力、稳定的情绪来发展各项能力

那说到这家长们肯定就会郁闷了,之前说睡得少不行,现在又说睡得多不行,到底睡多少才行?

小睡太长并非好事,出现这几个状况,家长需注意,缩短时长要抓紧

宝宝白天究竟该睡多久?

我们提倡不强迫宝宝睡眠,不训练宝宝睡眠,要基于宝宝的个体需求,实际操作层面,就是在参考大数据的标准下结合自家宝宝的个体差异。

因为每个爸妈都是新手爸妈,从第一次接触宝宝开始以后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完全没有经验的,哪怕是二胎妈妈,也不一定完全得心应手,因为老大老二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老大是天使宝宝,老二有可能就是个睡渣宝宝,是个“王炸”!

那么该怎么办?不急,咱先看大规律,绝大多数宝宝都被包含在这个范围中。

1、根据婴幼儿国际睡眠标准来看

可以看到,即使是国际标准,在小睡次数和时长上基本都是“大约数值”或者给出了一个区间范围,而并不是规定的死死的,比如两个月龄都是6个月的宝宝,一个有可能是白天睡3次,另一个有可能是白天睡2次。

了解这些大数据的目的就是:当你自己不知道宝宝该睡多少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这些数值,而不是自我觉得宝宝睡的多还是睡的少,改善宝宝睡眠问题的时候,也是基于上述标准,让宝宝不断向大数据靠拢。

2、接下来,就需要观察宝宝夜间的睡眠是否出现波动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要考虑白天是不是睡太多,改善这几个问题也可以从减少白天睡眠时间入手。

当然,睡眠是具有遗传性的,有的宝宝就是很喜欢睡觉,即使白天睡的比标准多,夜晚睡眠也没有受到影响,各方面能力发展也没落下,那就不用担心宝宝睡太多的问题。

所以建议家长记录一下宝宝的小睡时长,然后观察晚上的睡眠状态,最后确定出适合自家宝宝的小睡标准。


小睡太长并非好事,出现这几个状况,家长需注意,缩短时长要抓紧

哪些因素会造成宝宝睡太多

睡眠也是人的一项基本生理需求,本应该睡够了自然就会醒来,睡眠不足的自然就要补回来(只是婴幼儿需要借助大人的帮助哄睡而已),但是有很多外在的因素会导致我们睡得更多或者更久。

举个例子,你坐在一个暖烘烘的房子里,没有人陪你说话,也没有手机玩,不多一会儿,你就能睡着了,尽管你中午已经睡过午觉了。

又或者还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给你一本书,你或许翻了几页以后就开始打哈欠了。

因为太无聊!没事可做,瞌睡虫就来找你了。

同样的,婴幼儿有时候睡太多并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被迫呼呼大睡

所以,如果宝宝睡太多,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育儿方式有没有出现偏差,如果有,就需要进行调整。

小睡太长并非好事,出现这几个状况,家长需注意,缩短时长要抓紧

如何避免/调整宝宝白天睡太多的问题

1、按照婴幼儿睡眠国际标准合理安排宝宝作息规律

首先家长先确定宝宝的月龄标准范围,看看自家宝宝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长的标准,然后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规律,这个作息规律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比较好用的育儿模式就是“吃-玩-睡”,即宝宝每次睡醒来以后先吃奶,然后再好好玩(俯趴、翻身、爬行、游泳等活动)起来,也就是运动起来,最后再入睡。

坚持这样的模式至少2-3周,通过记录数据你就可以找到宝宝的作息规律,然后一家人都按照这个规律来安排宝宝的吃、玩、睡,就能很好的避免睡太多的情况出现。

需要特殊说明是1-2个月的足月宝宝,因为吸吮能力还不足,所以实际操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吃着奶睡着了,这点不必太过较真,我们只要保证到每个短暂的清醒时间做一些俯趴翻身训练即可。

2、保持正确的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对睡眠的影响是非常直观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声音、光线、空间、床品等因素,我们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应该做到:

小睡太长并非好事,出现这几个状况,家长需注意,缩短时长要抓紧

3、不刻意给宝宝接觉

宝宝有没有睡好,有没有睡够是由自己决定的,而不是家长的主观以为,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宝宝的状态来分辨他们有没有睡够:

当妈妈觉得自己还很困,没有精力应付已经清醒的宝宝的时候,果断求助其他家人,让其他家人帮忙带孩子,然后自己补一会觉,如果让宝宝和自己继续睡下去,当下是轻松了,但是晚上的烦恼又会出现,其实有点得不偿失。

4、必要时候提前唤醒

当家长发现宝宝这白天的某次小觉已经睡了很久,超过了平时的正常时间,不要犹豫,果断叫醒,但是需要讲究叫醒的方式,不要直接上去把宝宝晃醒,如果宝宝在深睡眠的时候,是很难叫醒的,即使叫醒来了也会让宝宝很不开心。

正确的方式是在宝宝浅睡眠的时候,也就是快速眼动睡眠期的时候,发出一些声响让宝宝自然醒来,比如开关门的声音、大声说话的声音。

如果有的宝宝确实白天睡太多,并且已经影响到了夜晚睡眠,但是白天叫醒宝宝的时候,宝宝非常不开心会哭闹,那我们可以选择循序渐进的方式,挑最长的那个小觉,每次提前15分钟唤醒,等到宝宝适应了这个时间点,再提前15分钟。

不要太激进的直接将3个小时的小睡突然缩短到1.5个小时。

举个例子,5个月的宝宝的黄昏觉从下午5点开始睡,原本只需要睡40min即可,但是宝宝已经睡到了18:30,时长达到了近1.5个小时,那就需要着手唤醒了,如果不唤醒,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所以,家长要有预警的意识,必要时提前唤醒宝宝哦。


我是婴幼儿睡眠顾问墨仔妈妈育儿,专注分享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知识,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及转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月龄   家长   午觉   婴幼儿   睡眠   好事   清醒   白天   夜晚   规律   状况   晚上   妈妈   小时   宝宝   时间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