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突然夜醒8次,原因让妈妈很心疼,重返职场后别忽略分离焦虑

前两天看到一个妈妈的留言,大概是说之前宝宝睡眠非常正常,有时候晚上能一口气睡5-6个小时的大觉,但是就在最近几天宝宝突然开始夜醒频繁,几乎是一个小时醒一次,一晚上能醒7、8回,每次醒来如果抱着哄是行不通的,必须吃奶,但是吃奶又不好好吃,只是嘬两口就睡着了,实在太折磨人了,妈妈一晚上都在哄睡和喂奶中度过,困倦不堪。

我和妈妈仔细的分析了影响夜间睡眠的各方面原因后,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后来妈妈着急的说了句:我还有十几天就要上班了,这可怎么办呢!

听到妈妈这么说,我终于明白了宝宝为什么这么反常了。

原因只有一个:宝宝的分离焦虑

后来和其他职场妈妈求证发现,很多宝宝都会在妈妈上班之前的那段时间里突然出现睡眠问题。

宝宝突然夜醒8次,原因让妈妈很心疼,重返职场后别忽略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婴儿情感和认知发展的里程碑,反映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妈妈分开时产生的焦虑、不安以及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婴幼儿6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现,10-18个月的时候达到顶峰。

分离焦虑从字面上就能够解读出宝宝的情感需求,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在妈妈的肚子里,出生以后一直和妈妈形影不离,当突然发现要和妈妈分离的时候,对于弱小无助的宝宝来说,当然是无法坦然接受的事情。

此时,宝宝会表现出以下典型的行为:

所以我们能发现之前宝宝还能和陌生人微笑、让其他人抱抱,但是在分离焦虑期的时候,宝宝会认生,拒绝离开妈妈的怀抱。

宝宝突然夜醒8次,原因让妈妈很心疼,重返职场后别忽略分离焦虑

婴幼儿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

1、客体永久性概念还没有形成

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理解物体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虽然“自己”不能感知到,但是他们仍然是存在的,这个概念会在宝宝18-24个月的时候彻底形成。-------摘自《透视0-3岁婴幼儿心理世界》

因为宝宝还不知道暂时看不到的东西其实是存在的,所以当妈妈进入另一个房间短暂离开的时候,当妈妈在宝宝6个月重返职场,早上出门晚上回来的时候,当宝宝看到妈妈消失在那扇门后面的时候,宝宝就会以为妈妈不见了,消失了。

宝宝焦虑、不安、哭闹就可以理解了。

2、安全母婴依恋关系发展的需要

婴儿和父母,尤其是妈妈在生物上具有先天的互相依恋的倾向,对婴儿而言,依恋能确保他们的心理社会和生理需要被满足。-------摘自《发展心理学》

当宝宝出现分离焦虑的时候,他会通过哭闹等行为来表达需求,以此获得妈妈的关注从而缓解自己的情绪,妈妈感受到宝宝的分离焦虑,会通过拥抱、亲吻、抚摸等方式和宝宝互动。

这种有效、有爱的互动最终影响到母婴依恋关系的发展是否安全健康。

宝宝突然夜醒8次,原因让妈妈很心疼,重返职场后别忽略分离焦虑

婴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对睡眠的影响

很多家长都知道灯光、声音、温度、身体健康、运动这些看的见摸得着的因素会影响宝宝的睡眠,但其实情绪也能是影响宝宝睡眠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会让宝宝产生焦躁、不安、害怕的情绪,进而表现出哭闹的行为,一个哭闹的宝宝又怎么能够安静的进入睡眠,一个心里总惦记着妈妈在不在的宝宝又怎么能睡得安稳。

下面这几个状况是分离焦虑对睡眠影响的典型表现:

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宝宝害怕自己睡着以后妈妈就不见了,消失了,所以在每个睡眠周期转换的时候,醒过来确定妈妈在不在身边,而吃奶就是确认妈妈的最直接的手段。

所以为什么很多职场妈妈在准备上班之前会发现宝宝变成了“睡渣”,因为宝宝能够感觉到妈妈即将离开自己,而妈妈离开宝宝本身也会表现出不舍和焦虑,这种情绪传导给宝宝,再加上确实在白天没有看到妈妈的事实,宝宝会积攒到夜间妈妈回来的时候,刷存在感。

妈妈只顾着抱怨宝宝为啥醒这么多次,吃这么多次的奶,而忽略了宝宝的情感需求。

宝宝突然夜醒8次,原因让妈妈很心疼,重返职场后别忽略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为什么会导致睡眠问题的出现

在童年早期,分离忧虑是引起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睡眠障碍频发与分离忧虑的出现有关系,分离忧虑在这一时期是正常的。

诸如妈妈在产假之后重返工作,宝宝有了新的看护者,宝宝被送去幼儿园之类的感觉,或者预示着分离及新的适应的任何改变,会频繁的以严重的睡眠障碍的形式立即表现出来。------摘自《像婴儿一样的睡眠》

1、改变了宝宝熟悉的睡眠环境

以前宝宝睡觉,是在妈妈温暖柔软的怀里,还能闻到阵阵奶香,这个睡眠环境是宝宝熟悉的、喜欢的,也是充满安全感的,但是妈妈上班以后,白天的哄睡工作换成了其他家人,没有了妈妈的味道、温度、声音,这种变化会影响宝宝的睡眠。

或许之前妈妈使用的是奶睡,然后在没有平稳转换的情况下突然改变为其他人的边走边摇的抱睡,就会出现哄睡困难、抗拒哄睡、哭闹难以安抚或者小睡时间很短的情况。

2、宝宝焦虑不安的情绪影响睡眠

达到入睡的一个条件就是宝宝的情绪是要平稳平和的,在哭闹、亢奋、激动、害怕和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下,宝宝是没有办法放松着入睡。

因为客体永存概念还未形成的关系,宝宝看不到妈妈会认为妈妈消失了,心里非常焦虑和担忧,他们虽然不会说,但依然会想妈妈哪里去了,妈妈怎么不见了?

当妈妈下班回来以后,宝宝再次看到妈妈会非常高兴,可是另一方面仍在担心当自己睡着了妈妈是不是又不见了,于是在夜晚频繁醒来确认妈妈的存在,最典型的就是吃夜奶刷存在感。

宝宝突然夜醒8次,原因让妈妈很心疼,重返职场后别忽略分离焦虑

如何缓解分离焦虑对宝宝睡眠的影响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有些睡眠问题分离焦虑导致的,那我们的解决办法也应该是从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入手,我们需要从两个方向一起努力:

妈妈本人

分离焦虑本质上是宝宝和妈妈(也有可能是其他带养人,比如出生以后一直是奶奶带养)之间的一种情感分离,所以,妈妈首先要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并使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

1、提前着手准备重返职场的事情

文章开头那个例子其实很普遍,很多妈妈都属于临时抱佛脚的方式,下个月要上班了,这个月才着急宝宝的带养交接问题,或者是奶睡戒除问题。

对于宝宝来说,就是打了个措手不及,尤其是妈妈独自带孩子,很少有其他带养人参与育儿的情况,宝宝的分离焦虑会更严重。

所以,建议妈妈至少要提前一个月的时间开始计划让其他带养人来熟悉宝宝,有条不紊的进行交接。

2、帮助宝宝发展客体永存概念

妈妈可以在宝宝3、4个月开始的时候,就帮助宝宝发展客体永存的概念,让宝宝知道妈妈不见了只是短暂的,一定会回来,玩具滚到沙发下面了也不是消失不见了,妈妈可以用这几个游戏来实现:

扔东西能够帮助宝宝发展空间感,并建立一个概念:东西从手里掉在地上,滚到桌子下面,其实还是存在的,他们会渐渐学会循着物体掉落的轨迹来确认最后的位置。

妈妈每天可以不定时的和宝宝玩躲猫猫游戏,拿一块纱巾挡住自己的脸,然后再表情夸张的拿掉纱巾,对宝宝说:妈妈在这里呢,妈妈没有消失哦。

逐渐延长躲在纱巾后面的时间,比如开始时候躲2秒钟,然后延长到5秒钟,再延长到8秒钟。如果宝宝会爬行了,还可以躲起来用声音引导宝宝来找你。

躲猫猫游戏是每个宝宝都喜欢的游戏之一,多大的孩子玩起来都乐此不疲。

宝宝突然夜醒8次,原因让妈妈很心疼,重返职场后别忽略分离焦虑

3、不要偷偷摸摸离开家

当妈妈短暂出门的时候,宝宝或许会哭,但是不能因为宝宝会哭就选择偷偷摸摸的离开,其实在你离开之后,宝宝会不停的寻找妈妈,找不到的时候还是会哭。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告诉宝宝自己要出门了,什么时候就会回来,然后拥抱宝宝、亲一亲宝宝,说再见。然后当着宝宝的面关门出去。

我知道在关门的那一刻,门外的妈妈听到宝宝的哭声会很心疼,但是请相信宝宝,很快他们就会明白妈妈始终是会回来的。

对于分离焦虑情绪比较严重的宝宝,妈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离开,每天练习一次,从离开1-2分钟,延长到离开5、10分钟,再延长到离开1-2个小时,实现逐步分离。

4、给宝宝引入一个安抚物

宝宝最终要实现不依赖家长的安抚自主入睡,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给她找一个好朋友陪她睡觉,就像佩奇的入睡伙伴是小熊,乔治的入睡伙伴是恐龙一样。

妈妈可以选择一个材质安全的毛绒玩具,每天哄睡的时候告诉宝宝,这个是你的好朋友哦,如果妈妈出门了,他会代替妈妈陪宝宝呢。

等宝宝熟悉这个安抚物以后,就会从安抚物上寻求情感支持。

5、不要吝啬给宝宝吃夜奶

前面说到分离焦虑期的宝宝夜奶增多是很正常的情况,是宝宝寻求关注的一种方式,妈妈不要太过于上纲上线,觉得给宝宝夜奶会不会形成依赖,以后都会变成每天醒来7、8次。

相反,只有满足了宝宝这个阶段的夜奶需求,才能达到安抚宝宝的目的,让他安下心来,逐渐知道妈妈虽然白天不在家,但是依然是爱自己的。

这个时候的减少夜奶的根本方法不在于坚持底线不给宝宝吃,而是有其他的安抚方式替代夜奶,比如抚摸、轻拍、摇晃。

宝宝突然夜醒8次,原因让妈妈很心疼,重返职场后别忽略分离焦虑

其他带养人

与其说分离焦虑主要应归因于分离本身,还不如说归因于替补照料的质量,当替代者是温暖的,积极回应宝宝需求,宝宝能和多个照料者建立情感联结。

1、至少一个月开始熟悉宝宝作息规律

建议负责接班的带养人提前一个月和宝宝建立感情,熟悉宝宝的作息习惯、饮食、性格、日常育儿注意事项等,保证妈妈在上班以后,宝宝的各项作息流程都没有发生变化,不破坏宝宝的秩序安全感。

因为宝宝的睡眠和运动、饮食、感官发育等多项能力有关系的,所以在妈妈上班之后,其他带养人需要按照妈妈平时的做法严格执行,什么时候哄睡、什么时候运动、什么时候吃奶。

常见的现象是其他带养人无法准确捕捉宝宝的睡眠信号而导致宝宝过困,或者因为自己本身存在着错误的睡眠认知而破坏了宝宝的作息规律,比如:宝宝不睡是因为不够困,白天不睡晚上才能睡的多。

建议妈妈可以将宝宝的作息规律写在大白纸上贴上墙,起到提示的作用。

2、尽可能的提供和妈妈一样的高质量陪伴

如果其他带养人能够和妈妈一样,给宝宝很多的关注和爱,积极回应宝宝的需求,让宝宝知道除了妈妈,还有其他人的陪伴,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一直是和姥姥、姥爷一起带孩子,姥姥是一位与时俱进的老人,经常学习新的育儿知识,并且比我朋友还有耐心,孩子和姥姥之间的互动更多,所以,在她决定断奶的时候,姥姥采取的办法是带着孩子出去旅行了,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孩子从头到尾没有哭闹过,晚上睡觉没有奶也睡着了,玩的非常开心。

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其他带养人的陪伴质量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的,也能弥补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安全感。

宝宝突然夜醒8次,原因让妈妈很心疼,重返职场后别忽略分离焦虑

写在最后:

很多家长在谈及分离焦虑导致的夜奶增多的现象都会一刀切的认为:直接断夜奶或者直接断奶就好了,断了这个念想就不会醒来了,诚然,确实有很多宝宝在断夜奶以后开始睡整觉,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真的是宝宝需要的么?

其实在睡眠问题这个事情上,我更建议的是不要把关注点停留在“如何解决问题”的表象上,而更应该关注“引起这些睡眠问题的真正原因”上,解决睡眠问题绝不是仅仅延长睡眠时间、睡整觉、早点睡这么简单。

就如同分离焦虑引起的这些夜奶增多、夜醒增多的睡眠问题一样,说实话,都是暂时的,出现这些问题其实是宝宝在表达一个需求:妈妈,我不想和你分离,我很害怕,我需要你。

所以,在这个阶段要给宝宝更多的爱和关注,夜奶多几次又如何?夜醒多几次又如何?当满足宝宝的需求以后,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分离焦虑引起的夜醒和夜奶问题不攻自破了。



我是婴幼儿睡眠顾问墨仔妈妈育儿,专注分享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知识,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及转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焦虑   妈妈   宝宝   养人   纱巾   客体   婴幼儿   睡眠   情绪   熟悉   需求   原因   方式   发现   孩子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