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觉期的宝宝哄睡难、作息乱,调整方法并不难,掌握3A管理是关键

很多妈妈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原本睡眠比较规律的宝宝突然变得不规律了,哄睡特别困难,睡眠信号也很难捕捉,明明已经很困了,但是就是哄不睡,原来早上10点就需要睡觉了,但是现在居然怎么都睡不着了,妈妈完全get不到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想睡,什么时候不想睡,真是焦头烂额,无从下手,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宝宝要“并觉”咯,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跟不上宝宝变化的节奏,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迷茫和无助。

并觉期的宝宝哄睡难、作息乱,调整方法并不难,掌握3A管理是关键

什么是并觉呢?

并觉通常是指把白天的小觉次数进行合并,宝宝睡眠的总体规律是“每日睡眠总时长越来越短,白天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新生儿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白天小觉次数会达到5次之多,所以在我们大人看来,宝宝基本上醒来一个多小时就要睡觉了。

随着宝宝月龄增加,他们的需求不再只是单调的吃与睡,而是需要更多清醒的时间来满足感官发展、运动发展的需求,白天的小觉次数是会越来越少的,两次小觉之间的清醒时间会越来越长,那么这个减少的过程就是并觉的过程了。

并觉的月龄规律

根据国际婴幼儿睡眠标准来看,宝宝白天的小觉次数为:

并觉期的宝宝哄睡难、作息乱,调整方法并不难,掌握3A管理是关键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

每个宝宝睡眠是有差异的,但小觉次数减少是不变的规律,差别在于什么时候减少,比如有的宝宝在0-3个月的时候白天小觉次数只有3次,那么到4-5个月的时候,会并觉为2次,等到6-12个月的时候直接并成1觉,感觉比别的宝宝提前并觉,但其实是本身这个宝宝期初的小觉次数就比较少。

并觉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大运动导致的睡眠倒退,比如4-5个月的翻身大运动倒退、6-12个月的爬行大运动倒退、13-24个月的学步期大运动倒退。

并觉期的宝宝哄睡难、作息乱,调整方法并不难,掌握3A管理是关键

家长如何发现宝宝是不是在并觉

1、首先,我们可以从宝宝的表现上来看

并觉发生的时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和之前的睡眠规律不一样了,原本固定睡觉的时间突然都凌乱了,该睡的时候宝宝反而不睡,哄睡难度也提升了,宝宝入睡变得非常困难,妈妈感觉无从下手 ,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再固定,今天这个点睡,明天那个点睡。

并且这种混乱并不是偶尔出现一两天,而是持续了一周以上。

2、其次,我们可以参考国际睡眠数据标准

按照上述表格可以看到大部分宝宝的并觉规律,大部分宝宝都会经历4次并觉,只不过有的宝宝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有的比较晚而已。

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家长需要具备这样一个睡眠常识:宝宝的白天小觉次数是会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要求一个4个月的宝宝执行2个月的睡眠标准,也不能让一个5个月的宝宝提前执行8个月的睡眠标准,当宝宝突然持续出现波动的时候,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在并觉。

并觉期的宝宝哄睡难、作息乱,调整方法并不难,掌握3A管理是关键

影响宝宝顺利并觉的因素

宝宝并觉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减少了1次小睡次数而已,那就让宝宝少睡一次呗,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么?

实际上,宝宝并觉并不是减少次数这么简单,并觉要牵扯到睡眠模式的改变、睡眠能力的提高、作息规律的调整,下列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宝宝的并觉:

1、宝宝的感官发展和大运动发展

并觉的本质其实是宝宝在白天的睡眠需求减少了,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玩”,来满足感官发展需求、比起躺在床上睡觉,他们更想要到处看一看、摸一摸、这个精彩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才刚刚拉开帷幕,比起总是被家长抱着,他们更想要自己学会控制身体,翻身、爬行、走路、坐起来,体现自己的意志。

但是睡眠需求减少并不是完全不需要睡眠需求,让宝宝白天一直玩呗,玩到high,玩到精疲力尽,这样就会造成宝宝过困更难以哄睡。

产生睡眠需求的前提是宝宝的消耗,这个消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大运动的发展水平,如果宝宝不运动,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耗,睡眠需求就不足,到了该睡睡觉的时候就很难入睡。

2、宝宝的作息规律调整

通常并觉的时候,宝宝的作息规律就会发生变化,原来的那个吃了睡,睡了吃的作息安排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需要了,宝宝想要改变,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啊,不知道如何做,而家长也没有帮助宝宝建立新的作息规律,科学安排宝宝的活动,那宝宝这个并觉渡过起来就会比较长、比较折腾。

并觉期的宝宝哄睡难、作息乱,调整方法并不难,掌握3A管理是关键

如何帮助宝宝快速、顺利的渡过并觉

当宝宝出现并觉的时候,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快速的调整状态,建立新的适合宝宝的作息规律,如果家长能够坚持执行改善方案,有的宝宝适应的非常快,一周左右就可以完成并觉,重新回到规律的轨道上来,具体做法如下:

1、家长列出宝宝24小时非常详细的作息规律流水

建立新的作息规律的前提是要知道宝宝现在的作息规律是什么样的,然后依据宝宝现有的规律进行调整,而不是家长想当然的觉得宝宝“应该在几点睡觉,应该在几点起来”。

作息规律流水是指从宝宝早上睁眼那一刻开始,接下来24小时的“吃、玩、睡”详细数据,包括:几点吃、几点开始哄睡、几点睡着、几点醒来、几点出去遛弯、如何遛弯、遛弯多长时间、几点开始大运动、运动方式、运动时间。

举个案例,下图是1个4个月的宝宝的作息数据,这个宝宝正处在并觉期:

并觉期的宝宝哄睡难、作息乱,调整方法并不难,掌握3A管理是关键

这个数据是妈妈记录的大概数据,不是非常准确,但是能看到的是:

2、分析作息数据,找到可以合并的小觉次数

对于4个月的宝宝,并觉需要达到3次小觉,一般建议这3次小觉的安排规律为:

当某个小觉时间很短只有20分钟左右,或者某个小觉次数非常接近正常小觉次数,那就可以考虑把这个小觉次数合并掉,通常也是最好合并的。

因为这种类型的小觉睡眠效率并不高,宝宝因无聊、无事可做、房间光线昏暗也会产生困意,家长也能哄睡成功,但往往由于睡眠需求并不足,而睡的很短,俗称“狗眨眼觉”。

因此,这个宝宝的并觉可以考虑为:将小觉1和小觉2逐渐合并,将小觉3和小觉4逐渐合并,并腾出黄昏觉。

并觉期的宝宝哄睡难、作息乱,调整方法并不难,掌握3A管理是关键

3、制定科学的3A作息计划

前面说到,并觉并不是单纯的减少一个次数,而是通过合理的安排宝宝的作息规律逐渐完成并觉,也就是说,把宝宝清醒时候的活动尽量安排丰富,让他有足够的消耗,然后自然产生睡眠需求,提高睡眠质量。

这里就需要用到科学的3A作息管理,“A”是指“activity活动”,这个活动包括感官刺激、大运动发展,活动安排的时间在每两个小觉之间。

所以,如果要实施这个宝宝的并觉方案,就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宝宝不会立刻有改善,可能第一天、第二天依然会小睡4次,这都是正常的,家长只要紧抓每个A的活动质量即可,只有运动的时间拉长了,内容丰富了,宝宝那些过短的小睡次数才能被合并掉,所有的小睡次数才能逐渐规律起来。

该案例中的宝宝在执行方案后一周就完成了并觉,在执行方案第三天学会了翻身,哄睡也变得容易了。

并觉期的宝宝哄睡难、作息乱,调整方法并不难,掌握3A管理是关键

4、家长不要过度接觉

当宝宝睡起来的时候,即使只睡了20分钟左右,但是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平稳,并没有哭闹,家长就不要给宝宝接觉,因为过度频繁的接觉会打乱宝宝自身的睡眠规律,宝宝不想继续睡但家长觉得还需要再睡一会,时间长了,宝宝就会混乱,正所谓“有种困叫你妈觉得你困”。

如果宝宝睡起来情绪非常糟糕、哭闹,八成是没睡够,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尝试接觉,但如果宝宝很难哄睡,重新入眠,就可以选择让宝宝清醒起来,抱起来在窗户边走一走,安抚宝宝的情绪,等他平稳情绪后,安排一些柔和的活动,比如看绘本、玩玩具之类的,等待下一次小睡来临。

5、家长不要把宝宝拖到过困

在并觉期的时候,宝宝本身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作息规律,家长也很难抓到宝宝的睡眠信号,所以很容易就造成过困的情况,很多家长会陷入一个睡眠误区:不如让他玩的久一点,累一点,就自然睡着了。这种“拉锯战”的方法对于小宝宝来说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只会越玩越兴奋、越兴奋越难入睡、越难入睡哭闹越厉害,这和他们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善有关系。

因此,只要宝宝有困意,安静下来,发呆的时候,就是哄睡的好时机了。

并觉期的宝宝哄睡难、作息乱,调整方法并不难,掌握3A管理是关键

综上所述,宝宝出现并觉时候的作息混乱并不可怕,家长需要做的是科学的分析宝宝的作息数据,有针对性的帮助宝宝进行调整,然后快速的度过这个阶段,宝宝睡得好,妈妈不烦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宝宝   都会   午觉   感官   黄昏   睡眠   白天   规律   次数   家长   需求   关键   妈妈   小时   时间   方法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