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再坐,爬够自然走?我用儿子300h的爬行经验告诉你:没毛病

墨仔10个月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他在小区的水泥地上练习爬行,碰到一个老奶奶,她对墨仔的爬行给予了高度的赞扬,然后感叹到自己的孙子当时没有经历爬行,直接学习走路,现在幼儿园里练习正步走,他总是同手同脚,左右不协调,老奶奶说:孩子就是要多爬,真好啊,你看你家宝宝爬的多快。

其实,关于宝宝爬行这个事情,现在很多家长都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一些,但是,对于爬行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会有不同的声音:

先爬再坐,爬够自然走?我用儿子300h的爬行经验告诉你:没毛病

孩子到底要不要爬行,爬行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到底有什么积极作用呢?

爬行对于宝宝来说,是大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在很多早教机构都会把爬行作为一个重点训练的目标,爬行带给宝宝的积极意义在于:

1、促进大脑发育、刺激神经连接

在宝宝学会爬行之前,如果想要移动改变方位,大部分是需要借助大人的力量抱着宝宝,俯趴、翻身这些大运动的活动范围也是有限的,宝宝不可能从卧室一路翻滚到客厅,但是学会爬行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可以自由支配了,大脑此时开始发挥高级的指挥功能,向身体四肢发出移动的命令,眼睛、耳朵也要肩负起配合的责任。

想去哪里、眼睛就看到哪里、手脚开始协调前进爬向哪里,这个过程,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协调能力都得到刺激和锻炼,共同协作完成爬行的任务。

2、促进视觉能力的快速提升

视觉能力不仅仅是视力的提升,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双灵动的眼眸能更好的完成视觉采集的工作,在爬行的过程中,宝宝会用眼睛去寻找目标,然后锁定这个目标,把这个信息反馈给大脑,再由电脑下命令调动身体各个部件跟随眼睛爬到这个目标跟前。

宝宝的眼睛开始训练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距离去观看,从而使眼睛调整远近焦距的能力得到快速发展,眼睛肌肉得到锻炼,最终提升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才能做到“眼疾手快”。

3、锻炼宝宝的空间感和方向感

爬行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宝宝随心所欲的活动,探索每一个不同的空间,在家里爬行的时候,每个房间的布局就会呈现不一样的空间感,在户外爬行的时候,广阔的户外环境又会给宝宝带来特别的感受。

在爬行的过程中,宝宝钻来钻去、体验大的、小的、宽的、窄的等不同的空间感觉,由此产生出关于空间的概念,对于未来辨别方向、走路、学习立体几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空间感能够给宝宝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因为他知道自己在空间的什么位置、知道自己不会跌倒、安全感充足的宝宝才会更加自信。

先爬再坐,爬够自然走?我用儿子300h的爬行经验告诉你:没毛病

4、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的发展

宝宝从出生以后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掌握与地心引力的关系,掌握平衡。如果宝宝无法掌握平衡,坐不稳、站不牢、总是摔跤,则基本生存都会成为问题。

平衡能力涉及到人体的大脑、前庭觉、本体觉、四肢协调等方方面面,当人的头部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身体各部就要快速响应,保持平衡,这个能力是需要不断的练习与磨合才能逐渐掌握的。

爬行就是宝宝初期锻炼平衡能力最好的方式,不仅可以发展背部、四肢的肌肉力量,还能锻炼控制和调整头部位置的能力。

5、为独立行走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育儿经验中,会把宝宝学习走路做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以前会用到学步车,现在则会用到助步带、助步车,但是大多数家长还是会采用弯着腰手扶着宝宝腋下教宝宝走路的方式。

其实这样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走路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充足的脊柱力量和四肢力量、完善的生理弯曲、足够强大的平衡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视觉能力等等,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具备这些生理基础,再去让孩子学习走路。

充足的爬行可以让孩子形成这些生理基础,从扶站到扶走、再到松手独立行走,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完全不需要外力干预辅助。

英国著名的神经学专家萨利戈达德布莱斯指出:爬行就其本身而言具有整合功能,它训练手眼协调,其视力距离恰恰是孩子几年后学习读写所需要的,爬行以一种与重力之间新的关系来训练平衡技能,它帮助脊柱最上节和最下节(耻骨)之间的整合,预备孩子直立和走路,结合身体左右两侧、上下两个部分的协调动作,爬行需要用到四肢的协调,使之保持平衡和一定的节奏,反映出大脑两个半球之间的沟通状况。

先爬再坐,爬够自然走?我用儿子300h的爬行经验告诉你:没毛病

道理说了千万遍,不如眼见为实更有说服力,希望我儿子墨仔的爬行经历能够带给各位家长积极的影响。

其实在墨仔学习爬行之前,我对爬行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在给家人科普的过程中,大家的感受并没有多么深刻,身边的朋友也没有爬行的经验可以提供,所以,我对于爬行的作用并没有非常坚定的认知。

直到墨仔完成了大约300多个小时(每天爬行1-2小时左右)的爬行经历以后,我才能非常肯定的告诉周围的亲戚朋友:让孩子好好爬行吧,是真的有用!

1、最明显的效果就是不用教走路

墨仔从7个月开始爬行,一直爬到12个月,周岁刚过没几天,墨仔站起来独立走出了人生的第一小段路,从厨房的门口慢慢的走到了正在做饭的奶奶身边,大约有2米的距离,虽然走路姿势略显生硬,但是能看到他走的很稳,身体没有左右前后摇晃,两个胳膊举起来努力保持这平衡,一步一个脚印。

接下来几天,墨仔像一个战士,走路、摔倒、爬起来继续走,再摔倒、再爬起来继续走,大概一个多星期,他就已经走得非常稳当 ,很少摔跤了。

很多人会害怕宝宝学走路摔倒后仰磕到后脑勺,但据我观察,墨仔摔倒的时候基本上都会用胳膊撑起自己,保护自己,并且是向前摔倒而不是后仰,我想这个和平衡能力是分不开的。反观其他被扶着走路的宝宝,摔跤的时候几乎是四脚朝天的样子,很少能做到自我保护。

2、走路稳当、平衡能力很好

小区的老人看到墨仔走路的样子,都说他走的非常稳当,以为墨仔至少学了半年,但实际上我们只走了一两个月而已。

在墨仔走路的时候,我发现他能够轻松准确的绕过障碍物,这说明他的目测距离的能力发育的不错,遇到难度较小的上下坡、上下台阶,他也可以保持住平衡,独立完成,不需要我帮忙。

先爬再坐,爬够自然走?我用儿子300h的爬行经验告诉你:没毛病

3、站的端、坐的直

我并没有刻意教墨仔学习独坐,除了吃辅食必须靠坐在餐椅上以外,只要清醒着,墨仔就是爬行的状态。

在爬行之前,墨仔独坐的时候明显能看到背部呈现弯曲的“C”型,感觉下一秒就要栽倒了,但是爬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墨仔的脊柱力量明显强大了很多,坐起来又直又稳。

虽然说传统育儿观念是“三翻六坐九爬爬”,要让宝宝先学会独坐,但是如果让孩子多俯趴多爬行,先爬行后独坐,他们会坐的很直很稳当,因为他们爬着爬着屁股自然歪向一边就坐起来了。

其实坐立也是不需要家长刻意训练的,宝宝学会坐立的最佳时间是6个月到1岁之间,在婴儿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可以防止自己跌倒之后才可以学习独坐,这个反射动作与姿势变化时的视觉调整能力密切相关。

墨仔站立的时候,也是抬头挺胸的样子,体态很端正,坐在桌子旁画画的时候,坐姿也很标准,俨然一副小学生的样子。

这几点都是肉眼可见的爬行带来的好处,而对于大脑、智力的促进,我相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然,我不想神话爬行,没有爬行过的宝宝不一定就是笨孩子,爬行过的宝宝也不一定聪明绝顶,智力超群,但是,爬行对于宝宝的运动能力、平衡能力、身姿体态的影响确实是积极的,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单就不用弯腰驼背的扶着宝宝学习走路这一点,足够证明让宝宝多爬行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先爬再坐,爬够自然走?我用儿子300h的爬行经验告诉你:没毛病

国际著名早教专家玛格丽特萨瑟对爬行的描述是:大脑的发育水平与遗传基因和后期经历有关,早期的经历对于大脑的发育尤其重要,宝宝匍匐爬行则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之一,

手膝爬行对于刺激感官、促进肌肉和视觉的发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

爬行是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应该要遵循规律,不要跳级发展,越过爬行直奔走路。

爬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在为下个阶段做准备打基础

大部分的宝宝爬行会经历这2个阶段:

1、匍匐爬行

最初宝宝学会的爬行动作是匍匐爬行,大概是在5个月左右(有的宝宝晚一些,有个体差异),宝宝肚子是贴在地面上的,依靠大拇脚趾蹬地与手部的配合让自己左右左右匍匐前进。

这个阶段最开始的时候,宝宝的动作总会不协调,不知道如何手脚配合,只会用一侧肢体动作,然后再换到另一侧,看起来就是同手同脚的样子,这个时期叫做鳄鱼爬,如果家长帮助推爬练习,宝宝很快就能学会交叉式匍匐爬行,即左臂和右腿同时移动,然后右臂和左腿同时移动。

2、手膝爬行

匍匐爬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大概是在8个月左右(这个时间和宝宝前期俯趴训练和肌肉张力训练的程度有关),宝宝的肚子会离开地面,呈跪着的姿势,使用膝盖和手掌进行爬行。

手膝爬行比匍匐爬行更为高级,是一个非常重要发展感觉运动能力的时期,宝宝要逐渐学会交替运动两侧身体达到平衡,左膝和右手同时运动,右膝和左手同时运动。

接下来,宝宝要开始学会爬梯子,爬梯子的时候,宝宝抓握梯子横杆的手势(拇指在下,其他四指在上)为以后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打下基础,同时爬梯子的时候,宝宝的脚需要放在合适的位置,这一个过程可以锻炼宝宝膝盖肌肉的协调性,为以后屈膝颠动和跳跃做准备。

所以你看,宝宝的大运动发展并不是随意的,一定有一个既定的发展规律,一个环节套着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发展都在为下一个环节的发展做准备。

先爬再坐,爬够自然走?我用儿子300h的爬行经验告诉你:没毛病

为什么有的宝宝会爬行,有的宝宝不会爬行呢

有的家长会说:我知道爬行很重要啊,但是我家宝宝就是学不会啊,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其实宝宝爬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会爬的宝宝一般会是这几个原因造成的:

1、生理因素

1)前期俯趴训练太少,迷路反射没有很好的被抑制

在众多原始反射中,有一个反射叫做迷路发射,这个反射典型的表现就是“飞机手和飞机脚”,宝宝在俯趴的时候手脚不能一直保持落地的姿势,总是时不时的抬起来一下,而匍匐爬行需要宝宝的腿部着地,脚丫子内侧贴着地面,大拇脚趾蹬地发力,所以,宝宝无法做出匍匐爬行的正确姿势。

这个反射要被抑制,需要前期大量的俯趴训练,没有足够的俯趴,就会阻碍宝宝学习爬行。

2)卷土重来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在宝宝出生后存在少数几天,然后逐渐减弱,但是在宝宝6-9个月的时候会重新出现,其目的是为了赶上宝宝学习怎样把自己从地板上推起来,为手膝爬行做准备。

这个姿势反射的表现是:当宝宝头抬起来的时候,手臂就会伸直,双腿弯曲,当头折曲的时候,手臂弯曲,下本身伸展。只要这个反射一直存在,宝宝就无法有效整合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功能,做到可以爬行但不用拖着屁股在后面,宝宝会出现前后摇摆的状态。

要抑制STNR,就需要多练习爬行。

先爬再坐,爬够自然走?我用儿子300h的爬行经验告诉你:没毛病

2、人为因素

这个因素恐怕是宝宝学不会爬行的关键所在了,上述的生理因素几乎是每个宝宝都会存在的,但影响有多大、有多远就是人为因素来决定的了。

如果家长很重视爬行,那么在初期就会加强对宝宝的俯趴训练,帮助宝宝抑制原始反射。如果家长掌握了正确的手法,就能帮助宝宝学习爬行。

也就是说,爬行并不是每个宝宝天生都会的,大部分宝宝是需要家长教的。

此外,过早的让宝宝学习独坐、站立、行走都会影响宝宝对爬行的兴趣,毕竟站着比爬着的视野更高更宽阔,而一旦学会走路的宝宝不会再愿意爬行。

因此,爬行对于宝宝来说,就那么几个月的时间,非常宝贵,错过了,真的就错过了。

如何帮助宝宝学会爬行呢

1、前期做好俯趴训练

前面说到充足的俯趴能够有效的抑制影响爬行的原始反射,锻炼宝宝脊柱和四肢力量,因此,家长要加强对宝宝的俯趴训练,每天在宝宝清醒的时候,采用各种有趣的游戏逗引宝宝俯趴,具体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宝宝一趴就哭,别怪他懒,责任在你身上,这10种方法帮你勤快起来

把俯趴这个基础打牢靠,后面在练习爬行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

2、每天至少30分钟的抚触按摩

受原始反射的影响,宝宝的肌肉会变得很紧张,你会发现在给宝宝推爬的时候,他的腿部绷的非常直,根本无法弯曲,所以,家长要坚持给宝宝做抚触按摩,帮助宝宝放松肌肉。

此外,在每次爬行以后,也要给宝宝进行抚触按摩,放松身体,每天至少坚持30分钟的抚触按摩,你会发现宝宝不肯弯曲的腿部会慢慢弯曲,脚踝也不再紧绷。

先爬再坐,爬够自然走?我用儿子300h的爬行经验告诉你:没毛病

3、掌握专业的手法帮助宝宝爬行

在宝宝学习爬行的时候,家长需要使用正确的手法帮助宝宝掌握爬行的姿势,主要有这两个方法:

家长先将宝宝的右腿摆成直角弯曲的姿势(大腿与小腿呈直角弯曲),确保宝宝的脚丫子内侧贴地,大拇脚趾贴地,然后家长用自己的手掌心抵住宝宝的脚心,抵住即可不需要用力推,紧接着在宝宝左手前方(确保宝宝稍微一爬就能够到的距离)放一个玩具。

做好这些准备以后,先碰碰宝宝的左手,再碰碰玩具,告诉宝宝用这只手够玩具,然后抵住宝宝脚丫子的那只手轻轻动一下,让宝宝自己发力蹬脚把自己推出去,如果宝宝不动,家长可以推一推宝宝的屁股,示意宝宝向前爬。

推爬完这一侧,再换右手和左腿即可。

手膝爬行需要宝宝的膝盖和手掌同时用力,家长需要使用一个毛巾,穿过宝宝肚子把宝宝托起来,其高度要保证宝宝的膝盖和手掌刚好着地。

另一个家长一手握住宝宝的左前臂,一手握住宝宝的右膝盖窝,同时向前移动,然后再换右前臂和左膝盖窝。

其实,只要宝宝有充足的匍匐爬行阶段,手膝爬行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但是如果有的宝宝没有经历匍匐爬行,那么就需要人为的教宝宝手膝爬行了。

4、变着花样让宝宝爬行

在宝宝学习爬行的时候,建议提供广阔的空间,首先不要使用围栏把宝宝圈起来,而是移除一些危险的家具腾出大片的场地让宝宝自由爬行,各个房间都可以爬行,其次可以带着宝宝在户外爬行,比如商场,相对比较干净,空间也很大,非常适合宝宝爬行。

另外,家长可以买一些小梯子、隧道、箱子之类的设备,或者设置一些爬行障碍,比如放一些枕头、让宝宝体验不同的爬行难度,变着花样爬行才能让宝宝爬的更开心,爬行的时间也会更长。

先爬再坐,爬够自然走?我用儿子300h的爬行经验告诉你:没毛病

爬行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且长远的影响,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这个大运动,让宝宝抓住这一短暂又宝贵的爬行机会。

最后引用西尔斯的一段话:想象一下宝宝在学习爬行的过程中开发出的学习能力吧,他会尝试各种不同的姿势,找到一种最好用的,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和因果联系-----“我的脚如果这样动的话,我会爬得更快”,宝宝也学会了自我激励,他爬的越多,越有可能拿到玩具,也越有动力发展自己的运动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都会   弯曲   膝盖   反射   肌肉   生理   毛病   姿势   大脑   儿子   家长   视觉   眼睛   身体   阶段   能力   自然   宝宝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