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怎么样教育孩子会更好?

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双减政策”下,怎么样教育孩子会更好?

对于人类的幸福来说,自主权可能是最重要的元素了,因为每个人都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孩子也是如此,所以两岁大的孩子会说:“我自己来!”四岁大的孩子会说:“凭什么要听你的,”而12岁的孩子会说:“我就不!”

叛逆总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我们有时会疑惑,我们明明对孩子那么好,他却越来越恨我们呢?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做错了,我们确实是在为他好,只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感受不到我们的这种好而已。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也都不一样,有的严厉,有的宽松,有的基本上不管,而有的什么都管。当然,这些教育方式都取决于父母,我们也不能判断某一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因为有严厉的父母,教出了上进,懂事的孩子;也有接受相同教育,孩子却叛逆,甚至是犯罪的。放养式的教育也同样是如此。

各种各样的新闻五花八门,告诉我们这样教育孩子是错的,那样也是错的,怎么样才是好的呢?

其实没有最好的教育方式,只有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双减政策”下,怎么样教育孩子会更好?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他们必须坐在自己没法选择的班级里,必须听被随机分配来的老师授课,还要和恰好被分配进同一个班里的孩子相处;他们必须整齐列队、服从安排,有序就餐。试想一下学校跟坐牢有什么区别?

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青少年,我们就要遵守纪律,否则出了社会如何会遵纪守法呢?

但是,我们想想,如果回到家,孩子还要被父母监督着学习,做自己不想做的作业,看自己不想看的书,并且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睡觉,在规定的时间起床,这样日复一日,孩子不仅不会感觉到父母是为他好,反而认为父母是看管他们的“狱警”。

现在,无论谈及学习,还是其它,更多的父母都谈及“自驱力”,自驱力可以让孩子对待学习充满主动性,回首20年的疫情,因为基本上所有人都需要在家上网课,这个时候,自驱力强的孩子不管有没有父母教,他们都会学,而自驱力弱的孩子,有没有父母教都一样,他们都不会学。

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

而现在双减政策落地,家长没有了补习班的压力,孩子也没有了补课的压力,本来是大好事,但升学的压力还在,高考的压力还在,现在他们更需要得到帮助,成为自驱型成长的孩子。

“双减政策”下,怎么样教育孩子会更好?

这样孩子既不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掌控, 还能自主学习,可以说这是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了。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做,孩子就能自己搞好学习,孩子高兴我们也轻松,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作为成年人,我们其实并不是要迫使孩子走上我们为之定下的道路,而是要帮助他们成长,进而让他们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在时候的人生中,凭借一己之力修正这条路的方向。

“双减政策”下,怎么样教育孩子会更好?


如果你面对孩子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并且苦苦找不到破解之法, 那么你可以点我头像私信我,我会把我走过的路,给你分享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教育孩子   都会   狱警   作业   不成方圆   自主权   叛逆   严厉   分配   道路   父母   压力   方式   政策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