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一章重难点笔记(1)

以下是小葵为大家整理的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 的内容

1、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简答题、论述题)

(1)从研究对象看,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学前教育现象,特别是学前儿童。

(2)从研究过程看,学前教育研究是理解学前教育现象及规律的认识过程,以揭示和发现学前教育领域内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进而用于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3)从研究内容看,狭义的学前教育研究的范畴是幼儿园里幼儿的行为活动和教师的行为活动。

(4)从研究的学科性质看,学前教育不单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注重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早期儿童教育。

2、学前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

广义的研究方法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方法论、一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高层次为方法论。(选择题)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广义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就是指方法论、一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整个方法体系。狭义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指的是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名词解释)

依据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学前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和行动研究五种类型。

基础研究属于纯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注重于一般知识、普通原理和原则的建立。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未知,发现普遍规律,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例如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论”(选择题);应用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得出的一般原理和原则,针对某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深入考察某一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即将一般原理情境化、具体化,然后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用理论和方法,例如“促进幼儿早期阅读研究”;(名词解释、选择题)开发研究是根据学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能够直接运就用的教育产品,具有可实际操作即“拿来就用”的特点;(名词解释)评价研究是对学前教育机构、课程、教育计划方案等的价值作出评定判断而展开的研究,是为政策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行动研究是学前教育研究者深入幼儿园或其他社会托幼机构,以改进实际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名词解释)

4、行动研究的特点(简答题)

(1)研究主体为幼儿园教师或其他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研究方式适合其工作实际。

(2)研究问题具有针对性,而且可以即时运用于实践工作的改进。

(3)通过研究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技能的提高,增强科学育儿的自觉性。

5、具体方法的分类方式(选择题)

(1)依据研究有无控制性,将方法分为两类,即经验法与实验法。

(2)依据研究场所的不同,将方法分为实验室研究和自然研究。

(3)依据研究所描述的状态,将方法分为三类,即历史法、描述法和实验法。

(4)依据收集事实材料的途径,将方法分为历史法(或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学前教育   方法论   目的   方法   狭义   名词解释   选择题   学前   难点   层次   规律   幼儿   原理   现象   体系   基础   笔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