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着脑袋的治病民间中医,是时候给个名分了

最近我接到一个通知,觉得挺高兴的,2021年北京这边会给医疗类非遗传承人发放医师资格证。

我这快70岁的人了,都说人到70古来稀,对一切都会看淡看轻,但老祖宗留下的医技因为规则无法更好的传承下去就是我心里的大石头。

好在,中医非遗传承人可以为病人做健康咨询,并鼓励传承发展。我一直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我要我的孩子上了中医药大学考取医师资格证,我招收一批又一批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有医师资格证的孩子为徒弟,倾尽所有的教授技艺。

我也是希望能够和规则友好相处,行医几十年,突然说我不符合规定,那我就不行医,我给病患看一看,断一断,建议我有证的徒弟们如何治疗。所以这些年虽然战战兢兢,但总算合规合法。

提着脑袋的治病民间中医,是时候给个名分了

去年看到芒针七代传承人韩永海伪造资格证被处罚的新闻,虽心生惋惜,但也觉得其可恨,一人败坏了一个师门,甚至影响整个非遗中医人的生存环境。

哎!毕竟他还年轻,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弥补,也可以正当考取证书。现在国家要逐步放开政策,真是好事情。

这些年来,要是说没有过退缩,那是不可能的,有时路真挺难走的。

第一难:

技艺如何合规合法化符合现代的医疗卫生标准,而且要保证效果。

我就十多年如一日地和祖传的小竹罐杠上,不断改进,让反复使用的竹罐变成一次性(当然成本会增加,患者经济压力变大)自己发明了高压注药入罐的方法,自己发明了玻璃弹针,还有各类专有的一次性器材创新设计,不是发明家的大夫,不是好的非遗人。

第二难:

技艺传承进步难,难不过与政策不符。北京卫视报道、养生堂做节目、海外媒体报道、这个非遗参观,那个海外医疗团队学习。

可以看看人家给我的称呼,民间高人、游医。说游医就游医吧,我不觉得我在骨科方面比那些专家差,我甚至给北京卫视提出过再录节目,我可以设擂台做挑战。

倒真不是我争强好胜,“王氏脊椎疗法”传承了清顺治和乾隆年间御医专门供奉于皇室贵族的,现在临床针对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面,已治愈 8千余例,一点也不比手术差。

第三难:

前面说的难,都不算难,最难是啥?是变了味的医疗,是变了味的医者心!很不容易。我过去在医院里边儿承包科室,刚开始在一家西医院,院里很高兴,有一个治颈椎的好方法,能树立一个品牌。一年以后,院长找了我,说兴治你得走了。

提着脑袋的治病民间中医,是时候给个名分了


我说为什么走啊?

他说不是你不行,你要再待下去,我这院长干不成了。为什么呀?每年我这儿五六百例手术,今年不到一百例啊。

你说我少挣多少钱啊?后来换中医院吧,它不做手术啊,去了以后,一开始医院也很看重,引进了一个新技术,老百姓都说好。到了一年,又待不下去了。我在那儿,按摩科和针灸科的病人见少了,别的科拔罐的更不成。

我当时也没办法,人家让咱承包科室,咱也不能说给人添麻烦,就琢磨着要不我做个其它病,也就是这个时候添加了脑血栓后遗症,效果还不错算是意外收获。不过最后还是没呆长久,那些年竟换医院了,都是一开始挺好的,后来影响医院其它科室收入不能不走。

提着脑袋的治病民间中医,是时候给个名分了


如果说人人都是以减轻患者痛苦出发?别人到医院看病,你用更简单快速的方法看好,这不是做大夫的本分吗?还要一环套着一环,就许多骨病光一个片子就能看清楚的,你非要人家核共振,检查完这个,检查那个,我不让我当时科室的大夫乱开检查,这也影响医院收入,说实话这事人人都做,你不做,别人觉的你傻还好,大部分人觉得你挡财路。

后来我就不在医院干了,儿子也毕业了有证了,我的徒弟也都学成了,我们自己干,自己开中医馆,大家各凭本事,让老百姓口碑说话。

说到医院这点,我想到一件事,我有位朋友,是公立二甲医院的院长,十多年前找我看病,他跟我说他怕吃西药,更不想做意义不大的手术,他也跟我聊过,自己家的人得病,从来不让输液,也尽量不吃西药。可见当大夫的都明白西药对人体的危害。

当时他开车无法侧身,倒车时不能扭头看后车窗,完全依靠反光镜移库、倒车,病症造成行动极不方便。

此外,手合谷下陷,吃饭不能拿筷子,拿勺也不稳,走路发飘如踩上棉花,诊断为椎管狭窄,后来治疗了3个疗程就好了,脖子能动了,腰腿爽利了,走路稳了,但是他不是很兴奋,毕竟人家是院长懂颈腰椎病的病因,放着自己医院骨科不去,来我这里我挺开心的。

其实我有很多医生朋友,包括西医朋友,毕竟是在医疗圈子里,真心的他们反而不像社会上的一些人,那么反对和轻视中医,许多是不让自己孩子吃西药的,不少自己在家给孩子按摩推拿退烧,自己做零食消食,领着孩子和家人在家做八段锦和导引术。医学这事越了解越敬畏。

我相信中医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中国不会再有一次“新文化运动的废医”事件。中西医已经争论了一个多世纪,前有有中国各大中医院校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除名,后有《北京市中医药条例》关于诋毁、污蔑中医违法的法律提案的事件发生。

提着脑袋的治病民间中医,是时候给个名分了

医学是治病为本,怎么争论都离不开效果,我对互相攻伐没有兴趣,对我不深度了解的学科,我也不说太多,那些网络的中医黑,我只能忠告一句“千金方4300多个方子,你看完了有根有据的再开口”。

中医发展的大环境在变好,我也希望我们这些老一代的民间中医,我们这些确有效果,确有技能的行医行了大半辈子的老伙计们,有一个名分,有一个认可。

我们都会努力倾尽所学的将我们的技能教给晚辈,一起推动中医医术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椎管   中医   游医   科室   西药   技艺   徒弟   北京   大夫   资格证   院长   脑袋   民间   效果   孩子   医疗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