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家里的《金瓶梅》要不要藏起来?


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小区里的猫猫狗狗们,仿佛还留恋着这个美好的季节。隔三差五地,总能看到它们在月光里,在树荫下,坦坦荡荡,旁若无人地咬脖颈,叠罗汉。

这时儿子会跟我说:

妈妈,你知道吗?这两只猫是在mating(交配)啊。


妈妈,你知道吗?动物如果不mating(交配)是不会有小猫的。


妈妈,你知道吗?前阵子母猫的叫声那么吓人,其实是在求婚,她们找到老公就不会叫了。


每次他讲这些的时候,我都像是穿越回到了初中时代的生理卫生课上。老师口若悬河,巴拉巴拉地讲,学生在台下又是尴尬又是害臊,想笑又不敢笑。

我总是一边听着,一边感叹他的单纯。他怎么也不想想,一个有过操作经验的老司机,难道还需要听一个驾照没有的新手,来讲解交通规则吗?

然而,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我还是睁大了眼睛,装出了一副多谢老师指教,本人醍醐灌顶的傻白甜样子。


02

我把儿子给我当《动物世界》解说员的事情,告诉了孩子爸爸。他并不觉得好玩,反倒是皱起了眉头,一副如临大敌的拉屎面孔。

“孩子现在有点懂了,你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书,可以收一收了。给他看到就不大好了。

那个什么《金瓶梅》啊!还有那本《中国古代房内考》,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书。你要么扔掉,要么带到公司去。”

我望着眼前的这个男人严肃古板样子,又想到他年轻时的各种奔放欢脱,只觉得恍如隔世,仿佛这个一起睡了十来年的老相好,突然变得陌生了起来。


孩子大了,家里的《金瓶梅》要不要藏起来?


我就不相信他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看过偷看过几本禁书,没有和小伙伴一起聚众看过几盘“录像带”。

他后来变成色胚了吗?并没有,人到中年,反倒越发保守和传统起来。不仅基本业务水平没有半点进步,连家里积灰十来年的《金瓶梅》,都要驱逐出境了。

中年男人假正经实在不讨喜,还不如坦坦荡荡地不正经。


03

那么问题来了,要不要听从爸爸的意见,把家里那些少儿不宜的书,都雪藏起来呢?

我的想法是——没必要。

首先,少年人的好奇心一旦点燃了,靠藏掉家里的几本书,能管什么用?家里没资源,外面有的是啊。

我们青春期那会儿,资讯还没那么发达。那时候十八禁的奇珍异宝,都不算太难搞,更何况是现在这种网络社会。

关键字一搜,什么主题的都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活的死的,没有找不到,只怕想不到。

没收手机,锁掉电脑?不合理。孩子总要查点资料吧;孩子总要有点网络社交吧。因为担心这些就封锁整个网络世界,无异于因噎废食。


孩子大了,家里的《金瓶梅》要不要藏起来?


其次,哪些书该藏,哪些书不该藏,也很成问题。

《金瓶梅》藏了,那么《三言二拍》藏不藏?《十日谈》藏了,《聊斋志异》藏不藏?

不要觉得奇怪,《聊斋志异》又不是什么禁书,有什么值得藏的。只要你看过完整版,你会就知道,这真是一本奇书。

当年我冲着鬼怪故事去看的,愣是被蒲松龄老先生,打开了一扇情色世界的新大门。不仅性别不是障碍,甚至物种都不是界限。

群众喜闻乐见的四大名著里,也只有三国演义干净点,《西游记》,《红楼梦》,《水浒》多多少少都沾点荤腥。

水至清则无鱼,书至察则无读。讲真,就算是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也不见得百分百干净的。


04


有不少父母,都想给孩子打造一个雪白的干净世界。

从小时候开始,他们就谨小慎微,他们怕脏,怕病菌,所以不会让孩子到处爬,一看到小孩吃手就抓狂,总觉得孩子生病了,要完蛋了。

等孩子大了以后,他们又担心孩子学坏。不是高大上,伟光正的东西,完全不敢让孩子靠近,各种严防死守。

恕我直言,没有用的。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孩子大了,他们迟早要接触到这个有杂质的世界。

我当年家里有很多雪米莉的书,风格有点像现在的爽文,都是我爸搞来的宝贝。书里不可描述的内容也挺多的。


孩子大了,家里的《金瓶梅》要不要藏起来?


刚开始看的时候很刺激,后来越看越无聊,搞来搞去都是老一套。既没有美感,又没有意境。

有些内容就像垃圾食品一样,闻着挺香,吃不到会嘴馋,但要是顿顿摆上,不吃到吐才怪了。

不用过于担心孩子看到一些出格的文字,就会欲罢不能,朝思暮想,情难自已。少见才会多怪,看多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05

做家长的,常常会担心孩子面对不良读物,会失去判断力,失去控制力。但大家会忽略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孩子的阅读能力问题。

就比如说《金瓶梅》,这书放家里,真不用太担心,因为它的阅读门槛着实不低。

那些诗句里的半明半昧的指代,那些句子里“之乎者也”的虚词,都需要词汇量打底,知识量支撑。

小孩就算想看古人耍流氓,也不是一件轻轻松松,随随便便的事儿。

一想到之前教儿子小古文,鸡得那叫一个费劲。再看看《金瓶梅》里那些拗口的半文半白的句子,我忍不住为孩子捏一把汗啊。

人们的大多数担忧,常常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但那些不确定的事情,并不总会发生,更不会马上发生。

小时候纠结到底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成年了考虑中了1000万该怎么花,孩子大了又担心他读家里的《金瓶梅》。

唉,真的都是想多了。


孩子大了,家里的《金瓶梅》要不要藏起来?


读禁书不可怕,

没文化才可怕。


为了让爸爸的担忧早日实现,或许我应该给小孩多补补小古文,再给他准备一本

《古汉语词典》


老母亲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金瓶梅   聊斋志异   半文半白   家里   孩子   禁书   古文   句子   干净   小孩   爸爸   儿子   担心   妈妈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